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豫西济源谭庄组河流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豫西济源晚三叠世谭庄组下段为河流体系沉积,其河道沉积可分出块状含砾砂岩相(Cm)、平行层理砂岩相(Sh)、块状砂岩相(Sm)、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1)及波纹层理砂岩相(Sr);河道间沉积可分出土黄色泥岩相(相1)、灰色泥岩夹煤线相(相2)、透镜状砂岩相(相3)与薄层粉砂岩相(相4)。据纵向相组合特征,可识别出高弯度(曲流)河流沉积体系与低弯度暂时性河流沉积体系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济源盆地谭庄组富有机质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介绍,对大量样品进行了含油率测定,表明含油率平均只有0.3%,最高的有1.68%,远远达不到油页岩的边界品位(3.5%).从地球化学角度对油页岩进行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腐泥(ⅡA)和腐泥-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济源盆地谭庄组油页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介绍,对大量样品进行了含油率测定,表明含油率平均只有0.3%,最高的有1.68%,远远达不到油页岩的边界品位(3.5%).从地球化学角度对油页岩进行研究发现有机质丰度高,其中有机碳含量平均达到4.68%,最高可达到11.63%;有机质类型多属于腐殖-腐泥(ⅡA)和腐泥-腐殖(ⅡB)型,是介于生油和生气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高成熟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
豫西济源盆地下侏罗统鞍腰组记录了一套发育于拉分盆地的湖相浊流沉积体系,其中丰富的物理成因沉积构造与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以及浊流沉积序列--鲍玛序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组地层系湖泊浊积扇不同相带反复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济源下侏罗统鞍腰组沉积构造特征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豫西济源盆地下侏罗统鞍腰组记录了一套发育于拉分盆地的湖相浊流沉积体系,其中丰富的物理成因沉积构造与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以及浊流沉积序列———鲍玛序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组地层系湖泊浊积扇不同相带反复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南中、新生代盆地地层进行旋回划分及统计,发现其旋回周期与米兰凯维奇事件的周期基本吻合,证实了这些盆地沉积过程中米兰凯维奇事件的存在;分析了这些盆地沉积过程中米兰凯维奇旋回的多样性;利用米兰凯维奇旋回进行了地层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7.
8.
依据露头、测井、岩芯资料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第6段地层是继长7段湖泊扩展之后的高位体系域沉积.长6段时期发育了3次小型湖泛事件.小型湖泛面将长6段地层分为4个小层序;各小层序内部都发育湖泊体系和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从东北向西南进积,湖泊位于探区西南部.长64、长63时期发育牛武三角洲,长62、长61时期发育直罗三角洲和牛武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情况控制了三角洲朵体的大小和位置.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外观测,作者讨论了油房庄组古土壤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认为该组古土壤发育于曲流河泛滥平原上暂时性湖沼泥质沉积以及滨湖粉砂岩沉积两种沉积微相中;与该地区晚三叠世谭庄组的古土壤进行对比后,认为油房庄组古土壤形成时期的古气候比谭庄组更趋于高温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观测,作者讨论了油房庄组古土壤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认为该组古土壤发育于曲流河泛滥平原上暂时性湖沼泥质沉积以及滨湖粉砂岩沉积两种沉积微相中;与该地区晚三叠世谭庄组的古土壤进行对比后,认为油房庄组古土壤形成时期的古气候比谭庄组更趋于高温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原油与油田水物理性质、原油与烃源岩族组成、饱和烃气相色谱以及萜烷与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多项地球化学指标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长8、长6、长4+5等油层组原油性质较为复杂,其成熟度、母源氧化-还原环境及母质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烃源岩评价也显示长9、长8、长7、长6、长4+5段的暗色泥岩有机质质量和类型有所差别,但均具备生排烃能力。油源对比结果进一步证明:成藏过程存在多套油源混源供油的成藏效应,其中长8油层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长8段烃源岩;长6油层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长6段烃源岩;长4+5油层组原油存在长7、长6及长4+5段多源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柯坪地区奥陶系地层及沉积特征,按1∶500的精度实测了柯坪水泥厂奥陶系剖面,厚度达673.7m。通过仔细观测露头和系统采样,分析了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层序界面特征、准层序叠置结构和三级层序划分。该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大湾沟组、萨尔干组、坎岭组和其浪组。可以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内部组成具有二分性,以TST-HST组合为特征。碳酸盐岩台地和浅海混积陆棚为该区奥陶系典型沉积,海平面升降是控制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0口钻井岩心的仔细观察和系统描述,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中发现遗迹化石21个遗迹属,26个遗迹种.根据这些遗迹化石的组成、分布及围岩特征, 可以划分出四个遗迹化石群落,即①Skolithos遗迹群落,主要由居住迹和进食迹组成,它们常被解释这形成于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滨湖、河道沉积和浊积扇的上扇部分; ②Mermoides遗迹群落,以牧食迹或觅食拖迹为主,常含少量消化迹,该遗迹群落可被解释为产出于半深湖沉积环境;③Semirotundichnus遗迹群落,主要由觅食拖迹和耕作迹组成,它们均产出于深湖沉积环境;④Macaronichnus遗迹群落,由觅食迹、居住迹和古植物根迹等组成,反映了中等能量和低能水体交替变化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40口钻井岩心的仔细观察和系统描述,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中发现遗迹化石21个遗迹属,26个遗迹种.根据这些遗迹化石的组成、分布及围岩特征,可以划分出四个遗迹化石群落,即①Skolithos遗迹群落,主要由居住迹和进食迹组成,它们常被解释这形成于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的滨湖、河道沉积和浊积扇的上扇部分;②Mermoides遗迹群落,以牧食迹或觅食拖迹为主,常含少量消化迹,该遗迹群落可被解释为产出于半深湖沉积环境;③Semirotundichnus遗迹群落,主要由觅食拖迹和耕作迹组成,它们均产出于深湖沉积环境;④Macaronichnus遗迹群落,由觅食迹、居住迹和古植物根迹等组成,反映了中等能量和低能水体交替变化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取芯的方法,详细地观察磨心坡勘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岩性、生物化石及沉积构造特征,并应用沉积环境分析与聚煤规律的理论,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本区龙潭组成煤沼泽直接发育在潮坪上,煤层厚度不大,但层位稳定,且分布广,易于对比,可采煤层多为高灰、中高-高硫煤.研究表明,该区共经历了10次海侵和11次海退沉积,泻湖-潮坪-台地环境交替出现,主要系海陆交互相含煤构造,属局限海碳酸盐岩台地泥炭坪聚煤环境.研究成果可为磨心坡煤矿开展接替资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焦作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的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分析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家沟组主要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可划分为潮坪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及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开阔台地3个沉积亚相;其沉积演化特征显示出7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变化从潮间带(潮上带)沉积开始,海水逐渐加深变为潮下开阔台地沉积,然后海水逐渐变浅,过渡到潮间带沉积,总体上反映了马家沟组沉积期经历了7次较完整的海平面变化过程.研究云台山与青龙峡景区马家沟组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对于恢复该区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和丰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信息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志留系柯坪塔格是两北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但沉积相认识不足制约着该区的勘探步伐.在岩石学特征研究基础上,认为此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结合沉积构造背景、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孔渗资料评价,认为中-下临滨和涨潮三角洲砂体总体物性相对较好,形成了本区主要储集砂体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