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北京规划建设》2006,(5):140-141
北京皇城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进一步深化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北京市规划院会同相关单位,于2002年1月~2003年4月,编制了本规划.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近五年规划实施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和主要职能的重要方面。因此,值此规划编制完成五年之际,通过对近几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梳理,提出了若干关键问题及策略思考,希望对推进未来的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京古村落保护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回顾近十年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重点在旧城,1999年底通过了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全部位于旧城区内;2002年,完成《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启动了第二批15片保护区,其中5片在旧城区,10片在远郊区,分别是:丰台区宛平城,石景山区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爨底下,延庆县榆林堡、岔道城、  相似文献   

4.
《北京规划建设》2004,(2):88-89
第一条为了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确保《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保护规划的实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各处室和各分局应当按照职责和权限分工,负责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的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2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出台不仅将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扩展到40片,而且明确提出北京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与文化遗产,应高度重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北京旧城区的更新与发展问题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总结以往北京旧城保护与建设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重在提出建立北京旧城新形象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至2002年10月,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规划院、市文物局、市规划委作为组织编制和组织协调单位,用近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项规划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延续和深化,是对历史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是建国以  相似文献   

7.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实践及其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步得到重视.1982年,北京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单独一章作出论述,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一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从整体上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尤其要从城市格局和宏观环境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许少亮 《规划师》2015,(1):67-70
漳州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背景之下,对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续工作进行思考,以进一步促进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认为,应以市域为研究范围,从更大的区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重新确定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实施动态的编制研究和规划保护,并通过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后的规划内容、加强文物普查与修复及加强历史文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三、梁思成的北京城规划及保护思想 (一)对北京城现状和发展及古城价值的分析梁思成认为北京城的规划应当基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分析:1.北京作为首都之特点和要求;2.北京旧城现状分析;3.北京作为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底,正值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老城危改项目暂停审批之际,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胡同保护规划研究>课题,委托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牵头组织研究,同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成立了"胡同保护规划研究"领导小组.该课题从胡同保护这个视角切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晖  万谦 《华中建筑》2008,26(3):160-163
该文对现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规划期限、审批程序、效力等方面的不够明晰之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图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关系.提出了涉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体系框架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南京在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从理性的立场加强了对历史地段的保护.本文重点介绍了南京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工作思路、方法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首都四大功能定位之一,其保护与发展是北京建设"文化之都"的必然要求和实施"人文北京"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北京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时期,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指导下,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十一五"时期,北京的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目标及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任务的提出,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名城保护力度更大、保护范围更广、保护水平更高,切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实施,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近年来成绩斐然.特别是2007年以来,在"改善、修缮、疏散"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实现了保护古部风貌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双赢.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又有了新发展,即将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工业遗产纳人了保护的视野,典型代表即焦化厂、首钢、798厂、751厂等,而其中保护工作比较深入、规模比较大的应该是北京焦化厂.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保护工作需要怎样认识和定位,如何开展名城保护工作,以及如何评价保护工作的成效,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本文希望以北京为例,结合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经验,提出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综合制度框架1。  相似文献   

17.
郑玲  陶勇 《福建建筑》2014,(8):8-11
结合漳州市绿道网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墙范围界定与城门节点恢复、护城河保护、街巷格局梳理、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推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绿道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结合,"以绿界城、以绿护城、以绿兴城"的保护思路及方法,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有机更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从区域统筹、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的视角,探讨济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济宁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以期为快速城市化时期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健  叶楠  辛萍 《城乡建设》2022,(1):19-21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北京市工作时强调,北京市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和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21年3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新版颁布实施。一、立法背景1982年,北京市被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保护内容、规划编制、分类管控和有价值建筑保护等相关内容,自此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阶段。《条例》实施十余年,在深化保护理念、强化保护认识、拓展保护方式、提升保护内涵等诸多方面切实规范和指导了名城保护工作实践。但整体来看,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清;保护对象缺少统一认定与常态化管理;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缺乏法规保障;只会保不会用等老大难问题仍然长期困绕名城保护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立的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15片中有9片为郊区历史村落(镇)。自2003年起,北京相继有五个村(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又有9个需要亟待保护的传统村落在市规划委的组织下,编制了保护规划。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在旧城和中心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