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车身零件的功能评估方法,提出尺寸样车的尺寸质量评估问题。针对现有质量评估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测点偏差程度以及测点的功能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估模型。通过实例应用,详细地阐述了基于功能的尺寸样车的白车身尺寸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车身尺寸均以合格率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车身合格率高但整车质量缺陷较多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车身尺寸综合评估方法。这一方法通过建立评估因数矩阵、模糊函数矩阵和评分体系矩阵,以分数对车身尺寸进行评估,能够考虑偏差量、测点功能等的影响,进而全面客观地评估车身尺寸。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析了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一些常用参数特点,以及提高这些参数的方法,然后针对车身拼装特点介绍了车身零件传统的顺序匹配检查法(Sequential Production Match Check,SPMC)其缺点,最后结合在上海通用汽车公司201车型的车身功能评估(Functional Evaluation,FE)实际过程和经验,介绍了一种先进的车身零部件尺寸评估方法。井提出了一种评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白车身尺寸控制提出了以关键功能测点及功能尺寸报警为基础,跨区域快速响应及建立相关知识库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整车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公差设计,为达到设定的质量目标,高效准确的偏差分析控制成为公差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三维偏差分析采用的算法、虚拟样车偏差分析模型建立开发流程、尺寸项目开发中的公差分配设计方法;并结合国内自主开发项目多个实际案例,列举了关键区域三维偏差分析理论计算数值与实际生产数据置信度对比;证明可以通过建立了虚拟工程样车系统,完成车身装配的匹配优化、公差设计,可以减少为实现尺寸匹配而进行多轮物理螺钉车制造活动,节约项目开发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6.
功能尺寸是为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工艺设计要求、制造过程控制要求等各种产品目标或过程目标而制定的一组相同功能的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要求。在设计阶段提出功能尺寸要求,明确产品设计以及工艺设计目标,驱动产品以及工艺设计;同时在监控过程中简化数据分析,更准确、更快速、更直观地分析出质量缺陷的根本原因,从而明确改进方向和确定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白车身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制造质量对汽车的整车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尺寸精度是白车身制造质量的关键技术,因此控制白车身的尺寸精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车身车间生产工作中,采用三坐标测量数据,提出基于三坐标测量的汽车白车身尺寸控制策略,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车型门槛与车身的匹配间隙分析,介绍了采用线性尺寸链计算长条状塑料零件与车身尺寸匹配公差的方法。通过对门槛尺寸链特征的阐述,提出了测量环境温度对门槛尺寸的影响,提供了一些优化尺寸链的方案,可为改善门槛制造精度及装车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样本的车身装配尺寸质量动态高精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汽车车身的装配质量是反映汽车整体生产水平的关键要素,白车身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外观、密封性及空气动力学特性。目前国内汽车车身制造中存在大批量生产、小样本检测的特点,对白车身装配尺寸质量难以给出及时准确的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应用经验贝叶斯理论,基于小样本检测对车身装配尺寸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历史稳定生产状态的数据,综合当前的小样本检测信息,对产品尺寸质量进行准确的估计,同时能够实现对车身尺寸质量及时有效的动态监测,为装配尺寸偏差的及时发现和控制提供了依据。给出了一个白车身测量数据的计算实例。仿真计算和实际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轿车开发过程中的公差设计和结构优化分析是实现其制造精致性的必需手段。介绍了评估制造装配公差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同时将尺寸工程设计的每一步工作跟轿车开发同步,阐述了功能尺寸分析和感知质量评价在同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三坐标测量设备和在线测量设备的特点介绍以及白车身尺寸控制的需求分析,并结合近年来在车身现场的研究及应用,从测量系统报警、测点设置、三坐标测量频次优化、数据分析过程和尺寸系统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用三坐标测量系统和在线测量系统进行白车身尺寸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对制造过程装配精度监控、诊断等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车身质量检测系统下数据流的特点,总结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装配精度控制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潜结构建模的车身多工位装配偏差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对多元检测数据主向量的提取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构建,实现了现有车身产品检测条件下的装配质量预测与控制。将该方法应用于车身前纵梁装配总成的质量控制案例,通过偏差数据流的偏最小二乘建模,实现总成关键特征的质量合格率预测与零部件质量的优化控制。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工艺优化后,总成测点波动6σ值平均下降了2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线测量技术是白车身尺寸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白车身焊装尺寸测量技术的特点的分析,针对一汽-大众轿车二厂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中白车身的尺寸控制问题,结合在白车身生产现场的研究,提出了白车身生产中在线测量技术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尺寸工程匹配阶段实物评估方法,并通过三厢车后脸实物评估应用案例,阐述匹配实物评估过程中如何识别尺寸和非尺寸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规范化的实物验证采集数据与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使后脸尺寸匹配能满足设计的各种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车身焊装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志广  陈杰  胡彩旗  李忠学 《机械》2003,30(3):6-8,22
目前常用的轿车车身焊装质量评价方法有CⅡ指数、AUDIT扣分和Pass Rate等三种,它们分别从车身尺寸标准差的波动、车身表面缺陷、车身测点尺寸在公差带范围内的通过率等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车身焊装质量;本文阐述了各评价方法的原理,并结合车身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各评价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各车身焊装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帅  陈丽  门平 《中国机械》2014,(18):69-69
本文介绍了汽车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控制,包括了车身尺寸控制类型、车身尺寸公差的制定和车身尺寸的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及本单位实际生产过程中重型卡车驾驶室尺寸检测控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车身装配尺寸链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误差分析中装配函数的构造在装配体尺寸质量评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尺寸链的形成过程反映了装配函数的核心内容。针对柔性零件的装配连接特征,首先建立了车身装配尺寸链信息模型,通过路径搜索算法,提出车身装配体尺寸链的实现和生成方法。所生成的尺寸链综合考虑了设计要求、装配工艺(顺序)、接头形式等因素,为设计方案的优化评价提供了误差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车身制造尺寸的重要性,对车身制造尺寸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研究制造尺寸品质的评价方法及系统的分析方法,为提高车身的制造尺寸提供了策略和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矩阵的工艺尺寸链解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平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8):1568-1570,1602
采用尺寸式法原理,统一用矩阵方程解算机加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尺寸及公差,用MATLAB编制计算机程序,提高了尺寸链解算的速度和质量,系统完整地解决了机加工尺寸链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白车身(Bady in White,BIW)宽度尺寸一致性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内外饰美观度、风噪声以及安全性。对白车身宽度尺寸一致性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零件实效尺寸机理,分析了白车身宽度尺寸机理,提出了偏公差设计方法、DESIGN GAP设计方法和零件搭接结构设计方法等控制策略。以某车型侧围与下车体的Y向搭接为例,介绍了其控制策略的应用,为后续新车型白车身尺寸的稳健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