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分析成型和硫化工序影响半钢子午线轮胎均匀性的因素。成型鼓、贴合鼓、硫化模具的精度,胎面、胎侧、胎体帘布、带束层、三角胶等的尺寸大小、材料均匀性、接头大小和分布,成型和硫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成型设备和硫化设备及其组件的工艺条件,定型和硫化后充气条件,轮辋的径向和侧向跳动是影响轮胎均匀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浦哲  李欧阳  边慧光 《轮胎工业》2016,36(6):368-371
研究成型接头工艺及结构设计的优化对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侧凹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胎体帘布层接头根数越多,胎侧凹陷发生的风险越大;胎体帘布层接头间距越小,胎侧凹陷发生的风险越大;胎侧厚度越大,胎侧凹陷发生的风险越小。通过合理设计胎体帘布层接头根数、接头间距以及增加胎侧厚度可以改善胎侧凹陷程度。  相似文献   

3.
陈传慧 《轮胎工业》2019,39(3):0175-0178
介绍全纤维农业子午线轮胎的成型工艺及施工设计特点(采用无胶囊反包装置、无带束层贴合鼓、无传递环的普通农业子午线轮胎成型机)。一段成型时帘线均匀伸张及胎圈部位的成型质量是保证二段胎坯充气后尺寸均匀性的关键;胎体帘布采用层贴法;气密层采用2层,总厚度为2~4 mm,成型时加以适当的张力以与成型鼓面贴紧,保证成型鼓面光洁度高;成型鼓直径与钢丝圈直径差值为60~80 mm,钢丝圈与三角胶粘合牢固,用包布固定最佳,三角胶硬度适当减小;使用胎圈护胶和胎圈包布,且胎圈护胶、胎侧胶、胎肩垫胶最好采用复合挤出、整块成型贴合;带束层贴合后应适当伸张后再滚压;胎面缠绕直径需要修正,实际值比理论值大5~12 mm。  相似文献   

4.
史睿  袁俐敏 《橡胶科技》2017,15(8):40-44
分析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均匀性影响因素,重点考察轮胎径向力波动(RFV)和侧向力波动(LFV)的影响因素,以及半成品部件接头定位角度分布和左右胎圈质量偏差对轮胎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RFV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半成品部件接头定位角度分布、成型机精度和稳定性;轮胎LFV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胎面尺寸偏差、半成品部件质量分布、成型压辊对称性和滚压参数;采取在成型鼓和辅鼓上标识各半成品部件接头位置、调整成型鼓限位行程开关、成型时对半成品胎圈进行称量并配对使用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轮胎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专利信息     
《中国橡胶》2007,23(16):30-30
一、轮胎产品名称: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申请(专利)号:200520036126.0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帘布层、钢丝圈。带束层位于胎面和帘布层之间,帘布层与帘布层反包层之间设有钢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工艺对轮胎径向力波动(RFV)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胎面接头位于胎面传递环上方、成型半部件接头定位角度均匀分布、胎面正常长度减小10 mm、胎面传递环瓦块尺寸与胎坯直径差异较小、在确保能夹紧胎面复合件的情况下降低胎面传递环瓦块夹持压力等措施,有利于减小轮胎RFV,提高轮胎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17.5-25 14PR TT L-3工程机械轮胎的施工设计。成型机头施设计:半芯轮式结构,机头直径800 mm,机头宽度892 mm。胎体施工设计:帘布层采用8层1840dtex/2锦纶6帘布,缓冲层采用4层930dtex/2锦纶66帘布和1层缓冲胶片,帘布裁断角度均为(30± 0.5)°。胎面施工设计:胎面采用四方五块结构,缓冲胶片热贴在胎面下部;胎圈施工设计:胎圈采用3-3-2结构,钢丝圈排列方式为9×9×2。加工工艺设计:胎体帘布和缓冲层帘布分别采用卧式和立式裁断机裁断,胎面采用分层挤出、机外复合工艺制备,胎坯采用套筒法在PU成型机上成型,轮胎采用自动定型单模硫化机硫化。成品轮胎外观合格率高,试验性能和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提高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均匀性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涛  穆太华  郭秀珍  于彬 《轮胎工业》2000,20(5):300-302
分析了挤出、裁断和成型工序中影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挤出工序,应严格控制胎冠、胎侧、胎户垫胶的尺寸偏差;在断裁工序,应避免胎体帘布宽度超出设计范围或出现大头小尾、接头错位现象;在成型工序,应严格控制各部件接头角度的定位偏差和胎侧反包高度偏差。  相似文献   

9.
蔡庆  耿新亭  张伟  李文东  洪宗跃 《轮胎工业》2009,29(12):719-722
介绍20.5R25L-3宽基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设计情况。结构设计:轮胎外直径1488mm,断面宽518mm,行驶面宽度443mm,弧度高19mm,胎圈着合直径630mm,胎圈着合宽度432mm,断面水平轴位置(H1/H2)0.8452,采用普通块状胎面花纹,花纹深度28.5mm,花纹饱和度54%。施工设计:胎面采用热缠绕方式成型;带束层采用4层帘布层,其中1#和2#帘布层采用3+9+15×0.22+0.15钢丝帘线,3#和4#帘布层采用3×4×0.22HE钢丝帘线;胎体帘布采用1层3+9+15×0.22+0.15钢丝帘布;钢丝圈采用Φ1.65mm胎圈钢丝;采用一次法两鼓成型机成型、液压式热板硫化机硫化。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轮胎充气外缘尺寸达到相关设计要求,物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信息     
《中国橡胶》2007,23(22):40-40
一、轮胎产品名称: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申请(专利)号:200520036126.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带束层、帘布层、钢丝圈。带束层位于胎面  相似文献   

11.
蒋先广  张传锋 《大氮肥》2014,(3):184-186
分析德士古气化装置灰水循环泵易发生故障的原因,阐述气蚀、轴向力、径向力对泵体产生损害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危银涛  刘哲  魏胜  蔡志兴  路波 《轮胎工业》2021,41(3):0167-0175
轮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结构、材料、质量分布等不均匀问题。汽车即使在平稳路面上行驶,轮胎的不均匀性也会引起轴力的波动,并且轴力的高阶谐波还可能引发车辆内部的噪声问题。本研究基于刚柔耦合环模型,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轮胎几何不均匀导致的动态响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径向尺寸偏差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垂向负荷下轮胎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和接地印痕长度,进而分析了轴头纵向力和径向力的波动,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轮胎几何不均匀性对其受力的影响,并预测低速时径向尺寸偏差对径向力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晓明  杨梅胜 《橡胶工业》2005,52(7):432-435
基于刚性转鼓加载传递、X-Y传感测力法,导出表征轮胎不均匀性的径向力和侧向力变化量的传递关系。介绍轮胎均匀性试验机检测核心装置及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核心装置由轮辋组件、转鼓组件和测力装置组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检测、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输出和过程控制模块等构成,IPC和PLC协调完成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杭柏林  赵明达 《橡胶工业》2011,58(3):146-150
通过设计均匀性试验,定性分析轮胎负荷及充气压力变化对径向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回归分析曲线,用来指导均匀性测试条件设定及均匀性参数预测。研究结果发现,径向力波动及其一次谐波不随负荷变化而变化,但充气压力对其有指数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将谐波齿轮传动原理引入齿轮泵领域,提出了一种高黏度齿轮泵,分析了高黏度齿轮泵的结构及其径向力平衡的原理,对高黏度齿轮泵的径向液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黏度齿轮泵有效地消除了齿轮泵的径向力,在下游阻力增加时,不会出现随着泵压力的增加而出现径向力变大的现象,高黏度齿轮泵的两个高压腔在一个转动周期内完成两次排料,提高了泵的输送效率和压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橡胶密封圈径向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试验测试法、工程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法3种密封圈径向力分析方法.根据工程计算法推导O形橡胶密封圈径向力计算公式,明确给出旋转油封的径向力计算公式和各参数含义,并采用3种方法对典型O形橡胶密封圈和旋转油封径向力进行测试和分析.工程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7.
丁炳成 《轮胎工业》1999,19(11):686-689
针对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影响轿车直线行驶跑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认为均匀性特性中的锥度效应力是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影响轿车直线行驶跑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生产工艺、检验、装配以及道路实验等几个方面将无内胎子午线轮胎的锥度效应力控制到最小,从而使轿车不易出现直线行驶跑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级泵轴向力未平衡所导致的事故,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破坏的平衡鼓重新设计,有效地解决了轴向力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双作用叶片泵原理引入齿轮泵领域,提出一种有两个进料腔和两个出料腔的双出口齿轮泵.新型齿轮泵从结构和原理上实现了径向力的平衡,可为提高齿轮泵的挤出压力提供保障,并可输出双倍流量,胶料均匀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