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小小输液袋的变革也会带来大变化:不仅能避免二次污染,还能为患者节省部分医疗费用。近日在"中国专利周"系列采访中,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美药业)知识产权部负责人给记者讲到了他们最新拿到的专利产品。莱美药业产权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莱美药业研发的"聚丙烯共混输液袋",兼具塑料瓶和软袋的优势,将于明年6月投入各大医院。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不少医院使用的输液塑料瓶由于回收率较低,具有二次污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输液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另拓新路。双鹤药业(600062)昨晚发布公告称,将向滨湖双鹤增资2500万元,用于新建年产1500万袋的非PVC软袋输液生产线。这是双鹤向“高端输液”转型的第一步实质性动作。  相似文献   

3.
《现代塑料》2011,(4):44-44,46
与传统玻璃包装相比,软塑输液袋(主要材质为PP、PVC和PE等塑料材料)在环保、成本、卫生安全及使用便利等几个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在欧美发达国家中,软塑输液容器已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尽管软塑输液袋和软塑输液瓶之间仍旧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注射剂包装软塑化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正>专利名称:聚丙烯共混输液软袋申请公布号:CN102397160B申请公布日:2014.01.08一种聚丙烯输液软袋,由袋体、与袋体一体化成型的灌装口部组成,所述袋体随药液的不断排出自袋体中间位置的方向先向内收缩变形,并逐渐分别向所述灌装口部和袋体底部方向延伸,其特点是该聚丙烯输液软袋的材质为一种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级乙烯与丙烯、丁烯的共聚物或药用级乙烯与丙烯、苯乙烯的共聚物与另一种聚丙烯混合构成,其中药用级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或药用级乙烯与丙烯、丁烯的共聚物或药用级乙烯与丙烯、苯乙烯的共聚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大容量注射剂(简称大输液)软袋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国内市场上主流的大输液软袋多为三层共挤出薄膜结构,采用原料主要为聚丙烯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共混物,用其制备的输液膜具有高透明、超柔软、药物相容性好、耐低温性强等特点,符合药用和环保要求,是输液包装材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塑料工业》2005,33(3):55-55
作为国际全新概念的全密闭静脉输液产品,非PVC的输液软包装袋在国内被鼓励生产和使用。协和医院对多种输液袋的研究结果表明:非PVC输液袋的安全性最好;玻璃瓶存在回流空气污染、细缝破损难检出等问题;PVC输液袋中增塑剂所含有的邻苯二甲酸DEHP疑有致癌作用。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对于输液袋需求近30亿个,但非PVC的输液软包装袋一年的产量仅为9000万袋;全国仅有相关生产企业28家,生产线35条。这一产品的投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聚丙烯(PP)共混物,作为三层共挤输液袋内层材料。对材料的介电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EAA添加到PP当中可以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当EAA质量分数为30%的时候,介电常数可以达到4.5,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0.22 MPa,维卡软化温度为121.8℃,同时60 s的焊接剥离强度可以达到44.20 N,基本满足了作为输液袋内层材料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敏 《河北化工》2007,30(8):29-31
传统使用的输液包装材料以玻璃瓶为主,而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新的适用于输液的化工产品不断出现,输液包装材料逐步由玻璃瓶向PVC、非PVC包装软袋过渡.其中,非PVC多层共挤膜成为医药化工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以SEBS和聚丙烯为原料进行共混改性聚丙烯,应用于输液包材聚丙烯输液袋的制造和生产,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输液袋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但是由于混料的均一性差异,生产过程中吹瓶和制袋的产品质量易出现缺陷。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法,制定对照品,并制定标准曲线,研究并测量不同的混料时间段,产品中SEBS含量的变化,来判断产品的混合均匀性。可以显著提高聚丙烯共混粒料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
地区:江西项目名称:非PVC软袋、聚丙烯输液生产线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周期:2008~2010年投资总额:6800万元审报方式:核准制进展阶段:开工在建关键设备:搅拌机、转鼓过滤器、渗取设备、焙烧窑、蒸发器、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内容:建设5条输液生产线,包括两条玻瓶,  相似文献   

11.
正新近,日本聚丙烯公司成功地确立了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新型高熔融张力聚丙烯(PP)生产技术。产品以商品名"WAYMAX"销售。"WAYMAX"产品是通过发泡转换成要求轻量化程度高的PP,预计它将作为注射成型用的树脂改性剂被广泛使用。公司计划到2020年"WAYMAX"的销售量能达到数万吨。该产品在水岛工厂生产能力10万t/a,与同是茂金属系的软  相似文献   

12.
钱伯章 《橡胶科技》2016,14(8):28-28
正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输液管、输液袋用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聚丙烯(PP)弹性体专用料的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在深入研究阴离子聚合工艺控制技术及聚合物微观结构分布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专利技术,开发出医用热塑性弹性体SEBS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涉及的产品和技术获得6项授权中国发明  相似文献   

13.
官习鹏  许永昌  刘永焯  诸泉  蒋文真 《广东化工》2012,39(5):327-328,322
采用聚乙烯、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内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聚乙烯、弹性体对PP组合盖内盖材料机械性能及内盖穿刺力的影响,并测试了内盖材料的溶出物性能。结果表明弹性体用量对内盖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最显著,当弹性体用量从15份增加到30份,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高达40 kJ/m2,拉伸强度减小,内盖穿刺力减小,最小达45 N。溶出物测试显示内盖材料溶出物紫外吸收最高为0.011,易氧化物含量为0.4 mL,均低于国标限定值。  相似文献   

14.
赵江 《国外塑料》2009,27(7):44-45
压差法和等压法在输液袋阻隔性检测中部需要,但是两种设备需要两次投入,增加了企业和机构的负担.为此,兰光推出了集两种测试方法于一体的PERME-DM2/330双检法气体透过率测试仪,给药包系统、输液袋生产厂家的检测设备配置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PVC)输液袋具有质轻、不易破损、易于加工成型、阻隔性好等多种优点,然而PVC及其各种添加剂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存在很大的隐患。基于此,研究了可高频焊接的非PVC输液袋材料,根据外层和内层的材料要求,主要选取不同牌号和配比的聚烯烃弹性体(POE)/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共混物来作为三层共挤出输液袋的外层和中间层。通过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维卡软化温度测试以及X射线衍射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选取20%POE VM3000共混PPR作为外层材料,拉伸强度达22 MPa,断裂伸长率达850%,维卡软化点为121℃,基本满足外层材料对透明性、力学性能、耐121℃高温蒸煮试验的要求;选取80%POE VM3000共混PPR作为中间层材料,拉伸强度达17 MPa,断裂伸长率达850%,硬度为82,维卡软化点为71.1℃,基本满足了透明度、力学性能,更满足了输液器材料柔软性和中间层材料耐热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外盖材料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烯(PE)、弹性体及其他助剂增韧改性聚丙烯(PP),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制备塑料输液容器用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考察了弹性体、PE对PP组合盖(拉环式)外盖材料力学性能及外盖拉环开启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当弹性体用量从15份(质量份,下同)增加到3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高达35 kJ/m2,拉伸强度减小,外盖拉环开启力减小,最小达64 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当弹性体的用量小于25份时,弹性体在体系中分散均匀;综合考虑,满足外盖拉环开启力小、拉伸强度大和冲击强度大的最佳配方为PP 65份, PE 20份,弹性体25份,抗氧剂及其他助剂共5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现有三套聚丙烯(PP)生产装置和一套75 kg/h中试PP环管装置,聚丙烯总产量可达470 kt/a。其中,1#和2#聚丙烯装置是引进Lyondell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艺;3#聚丙烯装置工艺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的第二代环管工艺。三套  相似文献   

18.
江小雪 《广州化工》2022,(11):103-105
采用聚丙烯(PP)和聚甲醛(POM)塑料为实验样品,使用袋式法进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考察不同采样袋体积和取样量对VOC散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采样袋体积和散发空间下,改变样品的取样量,散发量和取样量相关系数大于0.7;等比例改变采样袋体积和取样量时,对各物质的散发浓度影响较小,相对偏差在30%以内;采用袋式法测试PP和POM塑料中VOC散发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PP)、玻璃纤维(GF)和弹性体(POE)作为原料,利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玻纤增强聚丙烯软触感材料.分别研究了 GF含量及POE/PP比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纤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硬度,随着GF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呈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而其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及硬度...  相似文献   

20.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三维弯管挤出吹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摄影技术研究了挤吹中型坯膨胀行为以及使用流变仪分别考察了聚丙烯(PP)、聚丙烯/短切玻纤(PP/SGF)的流变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PP基体中玻纤取向;通过"真空牵拉式三维吹塑设备"成型弯管,PP/SGF弯管比PP弯管在沿轴向方向和周向的壁厚更薄、更均匀.结果表明:PP经过玻纤增强后流变性能、型坯膨胀行为的改变及玻纤取向的方式,可使得其弯管壁厚更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