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漳诏高温公路软基试验路段路基主要是分布在闽南龙海平原地带,一般路段的软基设计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法处理;位于软基路段桥台背一定范围内,涵洞、通道基底的软基,采用预应反开槽后复合地基粉煤灰碎石桩加固处理。软基观测内容主要包括路堤中线、路肩沉降、分层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本文通过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分析,提出了软土路基超预压材料卸载的具体指标,及时进行软基路段的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2.
公路软基的有效处理和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增强路基的稳固性,为高质高效的建成公路工程创造条件。基于此,结合工程案例,着重分析公路软基处理及其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希望对建设公路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梁彬 《四川建材》2015,(2):174-175
公路建设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利民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成熟。路基处理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步骤,而软基作为路基的一种,由于其土质的松软特性,如处理不善就会造成路面变形甚至坍塌,从而影响公路质量。文章从水泥深层搅拌桩在路基软基处理施工前、施工过程中、竣工后三个角度的应用,进行分析,浅谈路基软基建设中水泥深层搅拌桩的应用,以了解路基软基的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雪健 《广东建材》2013,29(5):67-69
公路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公路建设的程序中,一般来说路基施工是第一步,施工后的路基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桥梁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尤其对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及桥头软基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路基处理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步骤,而软基作为路基的一种,由于其土质的松软特性,如处理不善就会造成路面变形甚至坍塌,从而影响公路质量.所以本文从水泥深层搅拌桩在路基软基处理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依次分析其技术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水泥深层搅拌桩在路基软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因此,对于公路软基的处理一直是工程施工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公路软基处理中,粉喷桩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也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结合粉喷桩的特点,对其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我国的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公路道路建设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软基问题,加强软基处理就显得比较关键。就公路软基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的原理以及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准备简要阐述,然后就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要点以及施工的方法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为实际施工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成因,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公路路基沉降段的施工技术要点,具体包含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路基软基处理措施、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桥涵台背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帮助施工单位更加有效的把控公路路基沉降段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徐洪磊  王辉 《山西建筑》2009,35(26):93-95
以某公路软基为实例,用碎石桩与CFG桩组合型桩对该软基进行处理。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符合高速公路路基规范要求,表明该处理方法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罗建平 《山西建筑》2013,(3):130-132
针对山西省已通车高速路路基沉降的质量通病,分析了路基沉降的原因,分别介绍了八种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并对软基处理施工中应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具体说明,对保证公路正常运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因素以及钻孔灌注桩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 ,提出了设计计算的原则 ,此外 ,还介绍了桩底、桩侧注浆工艺。介绍了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实践证明在圆砾地基中压浆对提高钻孔桩的承载力十分有效 ,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天然沉积砾性土场地液化是一个超出现有认识与现有规范的新问题,其触发条件至关重要,从震害现场调查提炼出相关认识最为可靠,是后续研究的基础和导引。鉴于2008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规模远超以往,以其调查结果为主,综合历史砾性土液化全部资料,提出砾性土层液化的触发条件。现有资料分析表明:0.15g应为触发天然沉积砾性土层液化的地表最低地震强度,大规模砾性土层液化发生则需要0.2g~0.4g(Ⅷ度区)的地震强度;松散和接近松散状态是天然砾性土层液化的基本条件,液化砾性土密实度可随地震强度增大而增高但仍以稍密状态为上限;液化砾性土含砾量可达85%及更大,并且不随地震强度减弱而降低;高剪切波速天然砾性土层会发生液化,砾性土与砂土密实程度的剪切波速分界线相差悬殊,砂土液化判别公式不适于砾性土层;上覆渗透性差非液化土层(帽子)的存在是地下砾性土层可发生液化的必要条件,可称为帽子效应,此厚度至少应为0.5 m;地下水位与帽子间不能有过厚的可排水层间隙也是下卧砾性土层可发生液化的必要条件,可称为间隙效应,此间隙上限可取为2.0 m;区别于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砾性土液化判别需要埋藏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否则容易出现误判。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饱和碎石土地基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峡库区表层是第四系松散堆积体 ,碎、砾石含量一般在 3 0 %~ 70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 ,原来在天然状态下的碎石土地基将会受到水的浸泡而饱和 ,从而导致其承载力下降 ,但现行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 2 4 85 )并没有给出饱和状态下碎石土地基的承载力 ,这给蓄水后碎石土地基的承载力的复核与评估带来了极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对库区典型的碎石土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了碎石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变化规律。依据试验结果 ,采用碎石土地基承载力的经典计算公式 ,即地基极限承载力的Bell解 ,对桥基饱水后承载力进行折减 ,结合规范给出了饱和碎石土地基的承载力值 ,为蓄水后公路与桥梁的碎石土地基的承载力复核与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soils within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Port Harcourt—Enugu expressway consist of (1) concretionary laterite gravels (2) non-lateritic tropical sandy/clayey soils which are gravelly in some places and (3) silty to fat clays formed from shale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plasticity of the majority of the soils indicate that by standar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they are unsuitable for base materials. Field compac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ve compaction of 95–100% can be easily achieved in the field using 10–12 ton vibratory rollers. Although the pavement materials used for the expressway are inferior under conventional standards, mostly isolated rather than widespread pavement failures have so far occurred. Such failures are presumed to be more related to poor field compaction rather than the inferior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here the troublesome weathered shale forms the subgrade, severe pavement failure usually occurs.  相似文献   

15.
陈群  段波 《岩土工程学报》2014,36(10):1802-1807
砾石土为高土石坝普遍采用的防渗材料。由于分层施工填筑或心墙拱效应,高土石坝的防渗心墙常会出现裂缝,对于含裂缝砾石土的反滤设计准则的研究成果缺乏。开展了不同含砾量的含裂缝砾石土在不同级配、不同密度的反滤料保护情况下的反滤试验研究。总结了现有的适用于砾石土的反滤设计准则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现有反滤准则都不能完全适用于含裂缝砾石土的反滤设计。基于试验和对比分析结果,同时考虑含裂缝砾石土及反滤料联合抗渗机理,提出了适用于含裂缝砾石土的反滤准则。用反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反滤准则适用于不同含砾量的含裂缝砾石土的反滤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北疆地区广泛存在的砾石土重建岸坡,开展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引入新型观测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岸坡冲刷破坏全过程进行观测,并详细分析获取的扫描数据。联合三维激光扫描和现场传统测量成果,依据不同阶段的破坏特征,将岸坡破坏划分为3个阶段,即冲刷破坏阶段、局部失稳阶段和整体失稳阶段,确定北疆地区砾石土岸坡的冲刷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模式。基于砾石土岸坡大比尺模型试验成果,推导建立砾石土岸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和局部失稳破坏高度预测公式,并建立砾石土岸坡冲刷破坏阶段和局部失稳阶段的有机联系,以深入揭示砾石土岸坡失稳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7.
凌华  王伟  王芳  傅华  韩华强 《岩土工程学报》2018,40(8):1444-1448
在改进的三轴仪上开展了两种不同级配砾石土心墙料的水力劈裂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砾石土心墙料的自身性质与围压是影响劈裂压力的关键性因素,水力劈裂破坏主要表现为击穿破坏;相同试验条件下,随围压、固结比和水压加荷速率的提高,水力劈裂试验的流量降低;对于砾石土心墙料,当粉粒与黏粒含量较高时,由于颗粒间的胶结力更强,相同围压、固结比和加载速率条件下试样的破坏劈裂应力要更高,但不同级配砾石土的劈裂压力随围压的增长幅度变化不大;固结比或轴向应力对砾石土心墙料的劈裂压力影响不大,在文中试验条件下,加荷速率对破坏劈裂压力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全球历史地震中砾性土液化实例不足10例,远远少于砂土液化的数量和规模,实际地震中砾性土液化的发生较为罕见,必然存在较为严格的发生条件,在土性条件、地震荷载、埋藏条件等均满足时才有可能发生。以2008年汶川地震大量砾性土液化为背景,详细分析了砾性土液化实例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渗透性能与排水边界条件,选取了典型砾性土液化场地并人工探坑获取砾性土试样,开展了试样直径为150 mm的动三轴和振动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橡皮膜嵌入效应可以忽略或者进行有效消除后,相同相对密实度下砾性土、砂土的抗液化强度较为接近;2采用Seed等的孔压计算模型,随着动应力水平的逐渐增大,归一化的砾性土残余孔压比向上突起,增长模型趋向于A型曲线;3全球其他历史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实例中,基本上存在砾性土渗透系数较低或者排水边界条件受阻的情况;4砾性土符合无黏性散粒土体(包括砂土)发生液化的一般机理解释,但是,砾性土产生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下降的现象,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1振动作用足以使砾性土的结构发生破坏而振密或土颗粒压碎,产生的剪应变只有大于门槛剪应变时(约0.02%),孔压才会进一步发展,剪应变只有大于一定程度时(约0.1%),孔压才有可能迅速增长直至达到上覆压力;2只有在不排水条件或排水通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砾性土场地才有可能发生液化。  相似文献   

19.
砂砾土的地震液化至今仍存较大的争议,相应的液化机理解释主要沿用传统的砂土液化分析思路和方法。利用动态圆柱扭剪仪开展了100 mm直径、3组典型级配(含砾量分别为37%,45%和60%)的饱和砂砾土试样循环动三轴实验。基于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率关系曲线,定义了反应饱和砂砾土流动性的平均流动系数和流动性水平。实验发现,初始动应力比对不同含砾量下的平均流动系数-孔压比关系曲线无影响;相对密度越大、含砾量越大,饱和砂砾土的流动性水平越低;有效固结压力对饱和砂砾土平均流动系数-孔压比关系曲线的影响与含砾量相关。推测饱和砂砾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流动性由其粗粒接触状态和数量决定;粗粒间的接触在高孔压状态下不能顺利解除是饱和砂砾土与饱和细粒土抗液化性能的本质区别。提出的基于流动性的饱和砂砾土液化机理较好地解释了以上现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力触探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力触探是针对砾性土力学性能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势。分别在成都平原和美国Utah地区选取典型砾性土场地,进行中美联合动力触探和有效锤击能量的测试与标定,结果表明:1在成都平原3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1321个重锤锤击能量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的平均值约为90%,标准差为7.7%,锤击数离散性受设备操作方法的影响较大;2在美国钻机上安装中国超重型动力触探标准探头,可以有效穿透选取的试验深度为20 m的砾性土场地,并进行分层、力学性能评价;3在美国Echo dam下游坝基上2个砾性土场地获取了美国动力触探1438个重锤锤击记录,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约为74%,标准差为8.7%,锤击数离散性受拉绳、钻杆摩擦力的影响较大;4对锤击数进行能量修正之后,以2008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为背景、以动力触探锤击数为基本指标的砾性土液化判别方法,具有国际通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