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关键环节。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多种物理、化学因素制约。光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以赤潮代表性藻类-硅藻中的针杆藻为实验对象,在不同光强作用下研究它的光响应动力学。指出针杆藻在光照周期中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2.
对改性钢渣在机械搅拌条件下的除藻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改性钢渣预处理与混凝联用工艺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和协同作用.实验表明,钢渣经改性后,既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藻类,又能降低藻的光合活性,抑制藻的生长;高温活化改性钢渣预处理与混凝联用工艺对藻类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对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达91.4%,远高于单纯的钢渣预处理和混凝工艺.这暗示了两者之间在除藻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抗坏血酸对UV-C氧化降解蓝藻叶绿素的催灭效果,探讨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浓度下对UV-C的催灭效果。UV-C对鱼腥藻PCC 7120具有很强的氧化杀灭能力,在反应温度为25℃,紫外光光照强度0.430 mW/cm2,pH为6.8,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受试藻种的杀灭率在5天后可以达到75%以上。但是,在加入抗坏血酸的条件下,鱼腥藻PCC 7120在5天后的杀灭率仅能达到35%以下,抗坏血酸对紫外线杀伤力的减弱效果明显,可以减弱叶绿素降解的速度,对紫外线灭藻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胜利油田耿井水库预沉池,输水渠及水库的水样进行AGP试验,考察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羊角月牙藻增长的影响,确定耿井水库浮游植物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及其质量浓度限制范围.为该地区水库富营养化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水样采用高压锅灭菌并过滤和过滤两种预处理方法,外加氮磷营养元素,用羊角月牙藻进行AGP试验.结果高压锅灭菌并过滤预处理的水样浮游植物增长潜力明显比过滤预处理水样高出两倍.浮游植物的增长主要依靠磷的质量浓度,对浮游植物增长限制的磷的限制质量浓度是0.025~0.05mg/L.结论磷是胜利油田耿井水库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在控制和治理富营养化方面应首先考虑控制和削减总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有机磷农药乙酰甲胺磷污染对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态毒性试验,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对斜生栅藻96 h急性毒性效应,并在急性试验基础上进行慢性试验,分析了斜生栅藻连续染毒14 d的叶绿素质量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丙二醛( 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的96 h EC50为482.9 mg/L,属低毒农药,但在1 mg/L低质量浓度下可促进藻细胞生长;乙酰甲胺磷对栅藻光合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干扰藻细胞代谢活动和引起膜脂过氧化反应,对斜生栅藻产生毒性作用;可溶蛋白和MDA可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农药引起的毒性做出评价.研究结果可为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的保护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总生物量相同的情况下,运用活性污泥与小球藻混合组成菌-藻系统处理废水,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菌-藻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为中性条件NO-3-N、PO3-4-P、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7%、94%、89%;叶绿素a含量和OD值结果表明,中性条件更有利于系统中小球藻生长。偏酸性和偏碱性条件下,对菌-藻系统处理污染物产生较大影响,不利于菌-藻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讨论了弹性和塑性变形对表面衍射谱的不同影响后,研究了激光衍射谱变化测量金属塑性变形的表面光反射率方法,并对不同光路布置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最佳光路布置。对45~#钢、40CrNiMoA合金钢、LY12-CZ和LD10铝合金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测量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是可行的;提出用光强比—对数应变曲线的拐点作为材料是否产生塑性变形的判据;为用表面光学特征表征金属材料的塑性损伤做了测试方法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9.
以环境工程中心污质分离器中的好氧污泥为研究对象,经预处理及厌氧处理甲烷氯化物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作为监测对象,用生物降解法处理工业废水,对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9.3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8.6g/L,COD为300mg/L的好氧污泥125mL与50mL经预处理及厌氧处理的甲烷氯化物废水于烧杯中,定时取样,测定COD值.在低浓度条件下,利用劳伦斯麦卡蒂方程,用整体速率常数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通过计算反应级数、最大比降解速率和饱和常数来研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废水中三氯甲烷的降解需要诱导酶来完成,将好氧污泥中的微生物看作一个整体.甲烷氯化物好氧微生物降解动力学中,底物利用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在整个浓度区间上都是连续的,反应级数为0.642 6,最大比降解速率为3.8,饱和常数为305.4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叶绿素在强光照射下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所得结果和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结果吻合。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取台湾海峡南部近岸上升流区表层海水,开展现场船基围隔实验.按照上升流区底层无机形态氮、磷和硅的浓度及比例,设置围隔袋中营养盐浓度,研究上升流输入的营养盐可能对海区表层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合群体方法与单细胞酶标记荧光技术,检测浮游植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指示海区浮游植物的磷营养生理状态.结果表明,营养盐的补充导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cia pungens)等硅藻成为优势种,并形成藻华.随环境中营养盐的耗尽,硅藻藻华迅速消退.上升流的形成及其减弱、消失,造成表层海水营养盐水平的改变,是导致此次硅藻藻华生消的主因.通过上升流补充的磷源不足以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求,海区浮游植物的生长遭受磷胁迫,磷成为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以针杆藻(Synedra sp.)为研究对象,考察了NaClO与KMnO4在不同投量和不同pH条件下对针杆藻的灭活特点以及对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mg/L投加范围内,NaClO对针杆藻的灭活效果随剂量的增大而提高,投加量为3mg/L是抑制藻活性的最佳投量,并且在酸性条件下NaClO能更好的发挥其氧化降解的作用;KMnO4对针杆藻的降解效果不明显,说明投加KMnO4(≤5mg/L)对针杆藻没有很好的灭活效果。氯化对针杆藻灭活效果好,但是会造成细胞解体,引起藻内有机物的释放,危及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深刻认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体力学响应的加载速率效应,是科学界定实际工作面推进最优速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平煤矿区煤岩初始地应力环境,定量分析了千米级赋存深度煤岩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应力演化特征,展开更为符合真实应力状态的不同加载速率下煤岩体力学行为实验模拟,同时与未考虑采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强度受加载速率影响较小,在1~4 MPa/min时并无明显变化,达到5 MPa/min时强度才有明显的上升,约为115 MPa。(2)随加载速率增加,采动过程中煤岩体强度呈现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1 MPa/min和4 MPa/min加载速率下煤岩体强度达到最大,其峰值应力约为64 MPa,较3 MPa/min提高了12%。(3)低加载速率下试件内部的微小裂隙可以充分发育、扩展,试样裂隙密度随加载速率增加呈减小趋势,其中1 MPa/min约为5 MPa/min的1.61倍,适当降低开采速度可提高瓦斯抽采效率。(4)不同开采速度煤岩在整个采动过程中体积应变不仅出现了相对初始状态的压缩现象,还出现了破坏阶段的体积膨胀,可将其作为采动特征,明显区别于未考虑采动下的体积压缩,且采动下煤岩强度明显偏小,破损程度更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开展保护层开采设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总生物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活性污泥与小球藻混合组成菌-藻和纯藻系统分别处理废水,研究两种系统在光暗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菌-藻光照组在实验第5d时对COD、NO3--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99%、99%.形成了良好的菌-藻共生体.叶绿素A含量和OD值结果表明,光照...  相似文献   

15.
化学氧化法除藻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从臭氧、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硫酸铜以及次氯酸钠这5种除藻剂中,筛选出一种适宜的灭藻剂,并确定5种灭藻剂最佳投加量.方法以叶绿素a法作为检测方法,选取一种除藻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除藻剂浓度对藻类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臭氧最佳投加量为4mg/L,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为2mg/L,高锰酸钾最佳投加量为0.8mg/L,硫酸铜最佳投加量为1.5mg/L,次氯酸钠最佳投加量为3mg/L.结论通过除藻效果的比较,得出5种除藻剂的优劣程度从优到劣顺序为:次氯酸钠〉臭氧〉二氧化氯〉硫酸铜〉高锰酸钾.次氯酸钠除藻效果显著,可达79.07%.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透明光网络交叉连接过程中交叉点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耦合干扰的研究方法,模拟了合法信号和干扰源耦合的工作方式,分析了不同信号传输速率、不同干扰功率比耦合方式下干扰源对合法信号的影响,并量化了通信系统传输信号的质量.对此方法进行多次光网络通信系统实验验证后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检查光网络通信系统是否存在干扰源,并可有效预防干扰源对合法信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自制脉冲电场(Pulsedelectricfield:PEF)装置,研究了不同脉冲频率和电场强度预处理对马铃薯片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设计了3因素(脉冲频率、电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2指标(脱水速率和厚度比)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 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PEF预处理后马铃薯片微波干燥动力学方程和2指标回归方程.结果证明,经 PEF预处理后马铃薯片微波干燥速率快于未经预处理的马铃薯样品;马铃薯微波干燥方程分段适用 Page模型;试验验证了干燥动力学方程和回归方程的预测性都较好(p<0.05).采用 MATLAB软件对2指标回归方程进行综合优化,得到可供参考的脉冲电场预处理马铃薯片微波干燥工艺参数,即脉冲频率、电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分别为30Hz、1.0kV/cm、1.0W/g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U71Mn钢在水蒸气介质下高温氧化动力学规律,对重轨钢进行了780,900,950,1 180℃等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恒温180 min氧化,分别绘制了上述温度下的氧化增重曲线,并计算出不同实验温度下U71Mn钢的氧化速率.结果表明,重轨钢在上述温度条件下的氧化增重曲线遵循线性规律,氧化速率随温度的变化遵循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一个考虑Logistic增长和cell-cell传播的动力学模型。运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对模型进行全局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