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为了提高细粒煤磁选脱硫降灰的效率,利用江苏旌凯中科超导高技术有限公司JS102型立式超导磁选实验机对细粒煤进行了湿法超导磁选脱硫降灰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磨矿细度、磁感应强度、矿浆流速、矿浆浓度和分散剂用量对细粒煤脱硫降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磨矿细度、磁感应强度、矿浆流速、矿浆浓度和分散剂用量对细粒煤分选有较大影响,当磨矿粒度为-0.074μm含量占50%、磁感应强度为5.5T、矿浆流速为2.5cm/s、矿浆浓度为15%以及分散剂用量为4kg/t时为分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细粒煤进行一次分选,在精煤产率为85.66%时,脱硫率和脱灰率分别达到50.29%和22.65%。  相似文献   

2.
采用NdFeB材料自制了永磁振动高梯度磁选机,对洛阳某矿生产的高硫煤进行了干法分选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振动频率、分选次数和煤粉粒度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脱硫率和脱灰率的提高是以精煤产率损失为代价的,在振动频率为50Hz时,经过三次分选,0.074~0.15mm煤粉的脱硫率和脱灰率分别为28.02%和22.43%,对应的精煤产率为80.79%。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山东鲁村矿选煤厂跳汰粗精煤硫含量和灰分,在最佳浮选和磁选试验条件基础上,采用浮选、磨矿-浮选、磨矿-磁选、先磁选后浮选、先浮选后磁选、两段磁选工艺对粗精煤脱硫降灰效果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分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煤样破碎至<0.5 mm后,在矿浆浓度为110 g/L、抑制剂用量为1.75 kg/t、捕收剂用量为600 g/t、起泡剂用量为68 g/t、浮选时间为2 min的条件下,浮选脱硫降灰效果较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为88.48%,灰分为3.02%,硫含量为1.78%,降灰率为48.40%,精煤脱硫率为31.26%,硫化铁硫脱除率为54.89%。  相似文献   

4.
采用NdFeB材料自制了对极式永磁高梯度磁选机,采用不锈钢板网作为聚磁介质,对平顶山庚组高硫煤进行了干法分选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振动频率、分选次数和煤粉粒度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脱硫率和脱灰率的提高是以精煤产率损失为代价的,在振动频率为50Hz时,经过5次分选的0.15~0.074mm煤粉脱硫率和脱灰率分别为30.51%和29.87%,对应的精煤产率为96.57%。  相似文献   

5.
针对眉县红柱石矿石的特点,采用重选-强磁选、重磁选精矿酸浸、反浮选-强磁选工艺进行选矿试验,推荐采用反浮选-强磁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65%~70%-0.071mm条件下,获得精矿产率57%,精矿品位58%,Al2O3回收率62%的选矿技术指标,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采用高梯度磁选脱除神东矿区微细粒低硫原煤硫分的思路。分析了神东矿区原煤中硫分的赋存,并进行不同背景场强的高梯度磁选试验。结果表明:硫分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嵌布尺寸以100μm为主,解离较充分;背景场强5 000 Gs时,获得了尾矿产率82.90%、灰分11.00%、硫分0.36%、脱硫率60.21%,降灰率49.37%的良好指标,说明采用高梯度磁选可实现微细颗粒的脱硫降灰,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微粉煤摩擦电选脱硫降灰的效果,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微粉煤进行预处理,并使用旋转摩擦电选机对其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改性剂选用煤油、改性剂用量为10169 g/t以及改性时间为5s时,微粉煤旋转摩擦电选效果最佳,可燃体回收率、脱灰率以及脱硫率分别为44.16%、80.96%和73.36%,表面改性后精煤产率提高了约5%、精煤灰分降低了约3%、精煤硫分降低了约0.4%。分析对比改性前后电选效果认为,表面改性能显著强化微粉煤旋转摩擦静电分选的脱硫降灰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某铁尾矿进行再选可行性研究,依据工艺矿物学分析,开展了磨矿粒度、预先脱泥再磨、磁选流程、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粒度-500目含量75%、磁场高度为1000GS时,通过磁选试验,精矿品位和精矿产率达到最佳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燃煤微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沈阳红阳三矿煤样中各种硫分、灰分和主要矿物的含量, 研究了分别用培养基、不同驯化菌液进行脱硫时, 脱硫率和脱灰率与药量用量的关系, 指出无论是用培养基还是各种菌液脱硫, 对本试验煤样, 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2 号油的用量的最适宜值分别为121 g/t 和32 g/t。  相似文献   

10.
对坑口褐铁矿的焙烧矿做了试验室未磨矿直接磁选和磨矿—磁选对比试验,从中发现铁精矿品位在60%左右徘徊,效果均不佳。另外,对我公司焙烧厂原矿在科研所进行了小型磁化焙烧试验,较佳试验结果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精矿产率75.45%,铁精矿品位62.02%,回收率91.23%。该结果和中南大学对我公司焙烧厂原矿所做结果基本相同。要说明的是这仅为试验室较佳指标,已完成的我公司焙烧矿磨矿-磁选工业试验指标和它比较相差甚远,实践证明,褐铁矿焙烧后采用磨矿-磁选工艺铁精矿品位提高幅度有限,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包钢选厂高硫磁选铁精矿反浮选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硫1.19%、硫化物以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为主的包钢选矿厂弱磁选铁精矿进行了系统的反浮选脱硫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JY-1为调整剂,异戊基钾黄药为硫化矿物的捕收剂,采用1粗2精3扫反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可以获得硫含量为0.48%、铁回收率为97.05%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2.
熊涛  谢美芳  苏卫 《矿冶工程》2014,34(1):51-53
采用湿式弱磁选-浮选脱硫流程对云南某钛磁铁矿进行了磁选提铁和精矿反浮选降硫等条件试验,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路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最佳试验流程和实验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7.04%和铁回收率45.98%的铁精矿, 铁精矿中硫品位可降至0.11%, 获得了优质的钛磁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13.
马崇振 《矿冶工程》2022,42(3):76-79
国外某高硫铁矿中铁主要赋存于磁铁矿中, 硫主要赋存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中。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 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获得高硫铁粗精矿, 进而采用反浮选脱硫工艺进一步提纯铁精矿。结果表明, 采用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 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铁精矿铁品位67.09%、铁回收率69.80%、硫含量0.047%、硫脱除率97.35%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钒钛磁铁矿精矿提铁降硫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美芳  文书明  郑海雷  陈宇 《金属矿山》2010,39(7):44-46,82
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精矿性质进行弱磁选提铁和精矿反浮选降硫等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磁铁矿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57.17%,铁回收率89.94%的铁精矿;该铁精矿通过反浮选降硫使含硫降至0.26%,最终获得优质的钒钛磁铁矿精矿。  相似文献   

15.
煤炭生物脱硫的白腐菌浮选和浸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对煤炭生物浮选和生物浸滤脱硫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白腐菌浮选可有效脱除煤中硫分,但产率偏低;浸滤法确实可行,电化学在线检测白腐菌脱硫氧化峰明显,还原峰回归正常;白腐菌在优化环境中,Fe2+和S2-消耗明显,代谢沉淀物显著,繁殖生长快速,白腐菌脱硫pH值与菌群浓度响应度高,有明显生化脱硫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阴离子捕收剂DTL-1是东北大学为悬浮焙烧—磁选铁精矿反浮选脱铝而研制的新型捕收剂,通过捕收剂DTL-1对三水铝石单矿物悬浮焙烧后的铝矿样以及铝矿样和赤铁矿单矿物悬浮焙烧—磁选后的铁矿样组成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试验,以检验捕收剂DTL-1的脱铝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DTL-1对铝矿样的捕收效果较好,当pH值为8.0时,单矿物浮选试验可获得Al2O3回收率91.21%的指标,人工混合矿(铁矿样与铝矿样的质量比为15.67∶1,Al2O3品位约为5.95%)浮选试验可获得TFe品位70.67%,TFe回收率76.11%,Al2O3品位1.93%,铝的脱除率为74.72%的选别指标。采用表面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对捕收剂与铝矿样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DTL-1与铝矿样之间存在着静电吸附、氢键吸附和化学吸附。这说明DTL-1是一种可用于悬浮焙烧—磁选铁精矿反浮选脱铝的新型常温阴离子捕收剂。  相似文献   

17.
郭晗曙  李萍军 《金属矿山》2011,40(10):96-98
新疆某铁矿选厂采用弱磁选-强磁选-重选工艺处理低品位混合型铁矿石,虽然铁精矿品位可达65%,但回收率仅50%左右。为此采用干式预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旨在提高回收率的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式预选可先抛弃占原矿约20%的废石,最终精矿铁品位为65.25%,回收率达69.28%,比现场生产指标提高了约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某含铜高硫磁铁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雪峰 《金属矿山》2011,40(4):162-165
针对某磁铁矿石中含铜且磁黄铁矿含量高的特点,采用弱磁选-弱磁选精矿反浮选脱硫-弱磁选尾矿浮铜工艺进行选矿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6.85%,铁回收率为67.82%,硫含量仅0.20%的铁精矿和铜品位为23.40%,铜回收率为64.06%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23.05%的附加产品硫精矿,实现了铁、铜、硫的综合回收。草酸对磁黄铁矿的选择性活化作用和新型捕收剂CYS对磁黄铁矿的强捕收能力是磁铁矿与磁黄铁矿得以高效分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某铁矿铁品位为35.65%,其中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矿石中锌、硫含量分别为1.12%、1.56%,主要以嵌布粒度较细的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形式存在.原矿中的锌、硫含量较高,易造成铁精矿产品锌硫含量超标,影响后续冶炼过程,故对该铁矿进行降锌脱硫工艺研究.原矿采用"1粗3精3扫"的浮选工艺,浮选尾矿采用多级低...  相似文献   

20.
某铅锌浮选尾矿含铁17.74%,其中磁铁矿和赤褐铁矿中铁分别占总铁的18.73%和59.58%。依据尾矿性质,采用"弱磁—强磁—强磁粗精矿再磨精选—浮选脱硫"联合工艺流程,最终得到了铁品位64.35%、含硫0.19%、回收率为65.68%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