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鄂尔多斯20+10项目是一次集群设计,用地范围约120ha,为不规则狭长地块。其长边约3km,宽边约400m。项目为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南侧为排洪沟,名为昆独龙川,东北侧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基地从城市干道方向开始向排洪沟方向的地势呈下坡走向,高差约30m,靠近排洪沟的一侧坡度较为平缓,而靠近道路一侧则较陡,呈丘陵地貌地势的复杂多变。项目规划总平面将用地分成60块办公用地,按照地形不同,用地分为"山顶"地形,"山坡"地形及"平滩"地形三种类型。该方案设计的地块有两个,T10地块属于  相似文献   

2.
山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探讨——以广州市林海山庄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宇  段斌 《规划师》2007,23(6):48-50
山地住区建设已逐渐成为我国许多城市住宅用地拓展的重要方式.广州市林海山庄规划用地原始地形大部分为山体,地势起伏较大,高差变化复杂.其规划提出整合设计的原则,即将居住区置于城市自然环境文脉中进行设计,从总体布局、建筑边界、道路交通、绿化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9,(4)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拓展与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对于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的山地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更为重要。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汇水线、保护范围、地铁线等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运用ArcGIS工具的空间分析以及叠加分析功能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案例研究结果定量化反映了各块城市用地的建设适宜性,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地形的分析入手,结合地质灾害的用地评价,以重庆市涪陵区沙背沱地块控制性规划为例,通过构建基于复杂山地地形的研究框架,阐述了如何构建规划区的各个系统,得出复杂地形山地城市控规应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规划用地的场地独特性出发,以城市水文格局和雨洪管理作为前期规划依据,应用Info Works ICM软件,提出城市用地的"总体设计—分区设计—用地控制"3个层面的空间层级策略,并以珲春敬信为例,基于场地的地形特征、水文状态和功能需求等,对规划用地的控制率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海绵城市设计对水文环境适宜性的层级策略指引,探索适应降水过程的城市用地规划设计的协同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思考 --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分析厦门市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探讨影响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和本质原因,参照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分析和确定,并提出了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体系中的强制性内容,对于如何管理利用好非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山地城市地形环境、空间布局和设施分布特点,以促进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可持续规划建设为前提,以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节省城市建设用地与节约城市建设管理投资为目的,提出山地城市综合管廊优化布局和选线的规划方法与建议,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开展综合管廊布局选线规划实证分析,以期为其他山地城市综合管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珂  巫昊燕 《室内设计》2013,28(4):61-65
地形复杂、生态敏感以及多地缘移民的社会融合是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云阳县城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云阳县城迁建十余年来城市建设所出现问题的全面解析,以"生态维护与培育"为第一要义,综合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方法,探索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地和谐的三峡库区移民新城建设的生态规划途径,构建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契合的城市生态图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低丘缓坡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区域,低丘缓坡区地形较为复杂,生态敏感性较高,在规划中尤其需要注意尊重并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合理布局各类用地。以弥渡县海坝庄现代农业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基于Arc GIS软件对土地利用、高程、坡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实现了研究区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模拟,为研究区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规划实践证明,Arc Map二维图形处理和Arc Scene三维可视化协同辅助规划是低丘缓坡区用地规划中非常有效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建设中节约用地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现就青岛的建设实践,对合理利用各种地形条件进行城市居民区的建筑布置和道路网的规划建设,提出一些不够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7,(4)
文章针对山地城市地形环境、空间布局和设施分布特点,以促进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可持续规划建设为前提,以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节省城市建设用地与节约城市建设管理投资为目的,提出山地城市综合管廊优化布局和选线的规划方法与建议,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开展综合管廊布局选线规划实证分析,以期为其他山地城市综合管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廊道处于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间能量交换的前沿,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对于生态廊道用地空间传统的被动保护无法保证生态廊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为此,立足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保护性开发为导向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策略,并以广州番禺片区生态廊道规划①实践为例,从廊道空间架构、保护性开发土地利用分级与控制、生态保护优先的产业布局及具较强可操作性的廊道生态用地空间导引等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以遵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山地城市分布广泛,普遍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遥感,GIS为技术平台,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等6要素,进行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重点提出综合功能选择、组团空间布局、循序开发时序等山地利用策略,为我国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治清  何宗  胡艳  黄潇莹  陈静 《规划师》2010,26(3):31-36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定量评估体系,从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项目实施评估、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和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等五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重庆市永川区的评估实践证明,该方法科学有效,对于中小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山地城市分布广泛,普遍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遥感、GIS为技术平台,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等6要素,进行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重点提出综合功能选择、组团空间布局、循序开发时序等山地利用策略,为我国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的城市,因其发展性质,用地环境,以及175m蓄水淹没后形成新的岸线关系等因素,对城市用地布局产生特殊的效果提供了客观条件。三峡内以风景旅游性质为主的城市,更应利用新的地形环境,水库岩线与湖面,以小巧灵活,适应地形变化,展示城市景观的规划思想为指导,扬长避短,塑造个性,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李霞  沈越 《规划师》2012,28(Z2)
广西作为一个多山省份,面临着城市发展用地紧张的问题.研究以合山市为例,综合地形高程、坡度、洪水淹没线及基本农田等要素,进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城市转型过程中,以提高集约利用程度为前提的废弃工矿用地再利用、建设集中组团城市、实现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和明确开发建设时序等土地集约利用策略,为国内其他山地工矿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总体设计结合地形、用地充分,集中紧凑方案投标阶段.设计包括综合楼及190多户住宅在内的整个用地的规划设计。用地位于西宁市黄河路、西关大街交汇地带.地处市中心.东侧为黄川河和儿童公园城市绿化带.地形西南高.东北低.边界呈不规划形状。结合使用特点.及周边环境综合楼于东北角临街布置.多层住宅西、南围合综合楼设置。为节约用地综合楼采用集中式.主楼在北、裙楼在南.均为南北向布局.且争取临街与东侧良好的景观条件。  相似文献   

19.
熊健 《四川建筑》2003,23(2):37-38
1 项目概况  泸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泸州一中、泸州教育学院及泸州技术学校等几个院校合并成立 ,规划用地包括原教育学院和一中校园及新征土地总面积 2 6 6公顷 ,位于泸州市西部新城区的东南面。规划用地呈不规则梯形 ,南北最长边约370m ,东西向长约 810m。南侧现状为 7m宽滨江路 ,近期将拓宽为 2 4m ,俯瞰长江 ,其余三面临规划道路。用地西侧为泸州化工学院用地 ,北侧为规划城市居住区。校区内地形为浅丘陵地形 ,起伏不大 ,用地西北部较高 ,东南部较低 ,向长江一侧降低 ,相对高差约 30m。近期规划在校生规模为 70 0 0人。2 制约条…  相似文献   

20.
王瑞  姚建勇 《规划师》2006,22(12):39-41
常德市常德大道两侧用地地势平坦,经常受水涝困扰.规划提出进行水体整合和地形重塑,以改善场地的水文条件,并以水和船两个要素来延续当地特色,营造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