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油田老区已全面进入高含水期,二类油层注聚技术逐步开始工业化推广,为了监测和评价二类油层聚驱效果,摸索二类油层聚驱规律,在二类油层试验区内不同阶段录取了大量的测试资料.在对二类油层试验区测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评价聚驱效果,总结聚驱规律,可为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的全面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聚驱最佳调整时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油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决定了其聚驱动态特征与主力油层有较大差别,二类油层笼统注聚过程中,层间开采矛盾依然较突出,薄差层动用程度低,厚层突进现象严重,聚驱整体技术经济效果不理想。为明确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不同注采类型井组的聚驱调整时机,达到最佳的聚驱效果,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4种典型的矿场注采类型,建立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薄采、薄注厚采4种注采类型井组,通过开展4种注采类型模型等压聚合物驱油实验,得到厚注厚采、厚注薄采、薄注厚采、薄注薄采最佳调整时机聚合物用量分别为740 PV·mg/L、780 PV·mg/L、810 PV·mg/L和860 PV·mg/L。各井组在最佳调整时机时吨聚增油量最大,提高采收率值最高,应在最佳调整时机停止注聚合物,同时应在注聚过程中及时采取跟踪调整措施,最大限度地达到不同注采类型井组技术经济界限注入量,提高聚合物驱效率和效果。通过对比厚注薄采与薄注厚采聚合物驱效果,得到了平面非均质地层开采时,高渗带注入、低渗带采出的注采模式驱替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北部水驱井补孔完善聚驱注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庆油田北部区块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聚合物驱油具有波及面积大、驱油效率高的特点,在聚驱井网注采系统不完善的部位适当补开水驱井可完善聚驱注采关系,驱油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利用水驱井补孔完善葡一组聚驱注采关系的做法,也可以推广到二类油层聚驱开发调整井中.  相似文献   

4.
改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通过对已开展的二类油层注聚试验区和工业化区块的动态反映特征分析,指出二类油层在聚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注入能力差、产液能力低、见效含水低值期短、聚驱平面矛盾突出等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改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主要途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通过严格控制注聚对象,可以减少层间差异;通过采取细分层系、缩小井距、完善注采系统以及优化注聚方案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机械分层注聚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秀芬  刘伟 《特种油气藏》2007,14(4):13-16,25
大庆长垣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三次采油自1991年开始进入工业性矿场试验以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聚驱对象由主力油层转变为二类油层,并开展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先导性试验。聚合物驱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层间矛盾,必须进行分层注入,以改善聚驱效果,为此,大庆油田最早发展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管柱。随着聚驱对象的转变,渗透率降低,分注层段数增加,为适应不同时期聚驱开发的需要,聚驱分注技术以提高注聚效果和降低成本为目的,发展应用了双泵双管分注工艺、单泵双管分注工艺、单管同心环形降压槽分注技术、单管桥式偏心分注技术、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对聚驱注入剖面调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试验效果及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随着主力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潜力的减小,需要在二类油层开展注聚和三元复合驱以实现产量接替。在矿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井网井距、注入参数,对其见效特征有了明确认识,并形成了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配套的增产、增注措施技术。实践表明,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是可行的,可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接替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的不断深入,分注层段逐渐增多,形成了改进型梭形杆、梭形杆及流线型环形降压槽3种分注工艺。为形成统一标准,便于油田管理,从数值模拟分析、室内投捞成功率、水力特性对比试验3个方面对上述3种分注工艺进行了对比评价,流线型环形降压槽式聚驱分注工艺的综合性能最优。该工艺将成为大庆油田聚驱分注的主导技术,为提高二类油层动用程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二类油层与一类油层地质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聚合物驱动态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研究二类油层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基于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和聚合物驱开采的特点,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对大庆喇嘛甸油田3个二类油层注聚合物区块的动态开发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压力与累计注聚孔隙体积倍数呈对数关系;注采压差与注入压力呈线性关系;含水率与累计注聚孔隙体积倍数呈多项式关系;在开采一定时间后,累计产液量的对数与累计产油量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经过现场实际数据验证,各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能满足生产需要,均可实现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的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聚合物驱过程中开采对象物性变差、聚合物驱规律认识不深入的问题,文中在分析大庆油田55个工业化区块聚合物驱实践基础上,明确了聚合物驱全过程不同阶段的划分标准,定量描述了大庆油田一、二类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注入压力、视吸水指数、产液指数、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综合含水率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对比了一、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不同阶段产油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一、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各项开采指标均表现为前期变化快,后期随着注聚深入而变化趋于平缓的特点;综合含水率降到含水总降幅的2/3时,聚合物驱进入低值阶段;一类油层在含水低值期产量高,二类油层在含水回升期产量高。研究结果可对深化认识聚合物驱开发规律和及时有效的工艺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井含水率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油田利用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成熟配套技术,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总结试验区的动态开发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聚合物驱控制程度为核心,以限制聚合物驱对象、细分层系、缩小井距、优化聚合物驱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总体开发原则,通过工业化应用,深入研究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含水率变化特征,通过研究含水率曲线形态,将二类油层含水变化特征分为5种类型,其中圆底锅型含水率下降幅度较大,含水率下降了22.9个百分点,阶段提高采收率为7.4%,聚合物驱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一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二类油层注聚矿场经验,给出了在二类油层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方法:通过优化井网、井距提高对砂体的控制程度;考虑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浓度与油层的配伍性;注聚前整体调剖以提高聚合物的有效利用率;注聚期间进行配注方案跟踪调整.实践证明,该方法提高了喇嘛甸油田北东区块的开发效益,对类似储层实施注聚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庆油田聚驱对象已转向物性更差、层间矛盾更突出的二类油层,常规的聚合物分注技术面临着新的问题。聚合物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可实现对低渗透油层降低相对分子量和浓度,同时保证足够的注入速度;而对高渗透油层可起到控制注入压力,同时又要降低粘损率。现场试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证明该技术可满足二类油层聚驱分层注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历经12年,聚合物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油藏工程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对象逐步由主力油层转向二类油层,为了积极探索三类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大庆油田分别在萨南、萨中、萨北开发区,对葡萄花、萨尔图、高台子油层开展了三类油层聚合物驱现场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井距条件下,三类油层可以实现低分子量聚合物的连续注入;聚合物驱在三类油层中的应用,见到了一定的增油降水效果,中心井区综合含水平均下降幅度为5~7个百分点;聚合物驱过程中,表外储层没有得到有效动用,表内储层动用厚度没有明显增加;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注聚参数条件下的储层动用状况认为,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更适合采取低分子量、相对高浓度的注入方式;从各试验区的总体效果来看,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应用聚合物驱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油田长垣二类油层与葡I组主力油层地质特点差别较大,平面非均质和纵向非均质相当严重。在考虑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聚合物分子与油层的配伍性的基础上,引入聚驱控制程度这一重要概念,确定了二类油层注聚对象、渗透率下限、渗透率级差等技术标准,提出了二类油层注聚必须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观点;介绍了应用聚驱控制程度确定聚合物驱分子量和注入速度的方法;研究了油层渗透率级差和差油层厚度比例对最佳分层配注量的影响规律;对主力油层应用的聚合物驱分层配注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实践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分析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对大庆油田正在开展的三类油层注聚合物试验区开发状况分析,总结出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的主要做法:细分开采层系,严格控制注聚合物对象,减少层间差异,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三类油层聚合物驱需缩小注采井距至100m左右,以提高聚合物驱控制程度,完善井网注采关系。优选三类油层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需要考虑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考虑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油层配伍性以及低渗透油层黏土矿物膨胀对渗透率的影响。图3表5参8  相似文献   

16.
BEXD区块二类油层是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第一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区块,通过优化层系组合,实施注聚前深度调剖,建立全过程跟踪调整模式,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开采过程中油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压力系统和注采能力,阶段提高采收率16.43%,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可达19.50%,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通过对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开展后评价,认为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在萨北二类油层的工业化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萨北开发区的原油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现有驱油体系与油层匹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抗盐性差、黏度保留率低等问题,根据污水降黏机理,通过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结构上加入强极性侧基,抵制污水中高价阳离子对主链的破坏,进而提升抗盐性。同时引入具有新型杂环结构的强极性刚性单体,增强分子链在污水中的伸展程度,合成出DS1200新型抗盐聚合物,并评价了新体系的溶液性能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DS1200新型抗盐聚合物的增黏性、抗剪切性、稳定性、黏弹性及注入能力等均优于同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田正在使用的聚合物驱油剂。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显示,相同用量下的DS1200聚合物可以提高二类B油层的聚驱采收率18%以上,驱油效率显著高于其他聚合物驱油剂。研究成果可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提质提效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水同驱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驱过程中出现的同层段平面上聚驱和水驱共存的开发格局进行聚水同驱可行性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手段研究不同注入方式、不同接触关系、不同注入速度比等因素对聚水驱接触带开发效果的影响.采用萨北开发区北二西块二类油层聚水同驱单元建立实际模型,结果表明聚水同驱为最佳开发方式,在保证压力平衡的前提下聚水同驱不会影响聚驱效果,利用水驱井还可完善部分聚驱井点注采关系,改善区块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立秋 《岩性油气藏》2007,19(4):116-120
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潜力逐年减少, 二类油层开发技术还在试验完善阶段, 未能大面积实施于工业化区块。针对南二区东部二类油层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 小层数目增多, 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的储层特点。为了使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 通过研究确定二类油层的选层标准、油层沉积特征, 考虑层系组合的多项影响因素, 对该区块聚驱上返二类油层进行了合理的层系组合研究, 确定了上返层系厚度及注采井距, 为该区块聚驱上返层系组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相比一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砂体发育较差的特点,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聚合物驱油技术在二类油层上的开发效果,基于聚合物驱油墙聚并理论和流度控制理论,提出了变流度聚合物体系的梯次降黏、恒压提速的注入方式,即采用先高黏低速调堵高渗层、后降黏提速启动中低渗层的段塞式注入方式。该方式与交替注入对比实验结果和矿场应用效果表明:变流度聚合物梯次降黏注入的驱替前缘压力梯度大,可聚并形成高饱和度油墙,大幅度降低含水率,明显增加高渗透层流动阻力,后续低黏段塞以提速注入的方式依次匹配进入中低渗透层,明显扩大了中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改善了高、中、低渗层流度差异,在降低注聚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驱在非均质油藏的采收率。在梯次注入基础上提出的变流度聚合物驱新设计思路,指出了变流度聚合物驱设计参数关键在驱替段塞的数量和聚合物体系同油层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