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对Cu(Ⅱ)的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树脂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pH5—6时,树脂对Cu(Ⅱ)的吸附量较高;Cu(Ⅱ)在交联壳聚糖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吸附速率常数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0.702kJ/mol.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的壳聚糖树脂生成装置,采用改进的滴加成球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交联剂,合成新型壳聚糖交联树脂.研究树脂对Pb(Ⅱ)的吸附效果,探讨了溶液pH、吸附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pH对树脂吸附Pb(Ⅱ)的影响较大;在pH=6,温度30℃,吸附4.5 h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05.0 mg/g;用Temkin等温线模型和Pseudo 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对树脂的吸附过程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5和0.992 6,表明新型交联树脂对Pb(Ⅱ)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辐射下制备的黄原酸化交联壳聚糖树脂(XCCTS)来吸附水溶液中的Ag(Ⅰ),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XCCTS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和XRD对XCCTS吸附Ag(Ⅰ)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CCTS可有效吸附水中的银离子,pH值和温度对XCCTS吸附Ag(Ⅰ)有显著影响,在pH=4.0和50℃时XCCTS可获得最大吸附量.采用Lagergren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XCCTS吸附Ag(Ⅰ)的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吸附过程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处理,并计算了Ag(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实验数据既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又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但用Langmuir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相对更大.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交联壳聚糖对汞(Ⅱ)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水不溶性的交联壳聚糖;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水中痕量汞(Ⅱ)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的条件下,以KI为络合剂,交联壳聚糖对汞(Ⅱ)的吸附率在96%以上,饱和吸附容量17.6mg/g.吸附汞后交联壳聚糖不用解吸,可以直接用冷原子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该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0倍,线性范围为0.01—0.50μg/L;对0.1μg/L的汞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4%(n=11),方法的检出限为2ng/L.用于分析实际水样时,回收率可以达到92%-108%。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的反应机理,在实验条件下分别用朗格缪尔(Langmiur)和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D001树脂对铁离子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显示:Langmuir方程有更高的相关性,能够更好地拟合树脂吸附铁离子的过程.热力学函数ΔG<0表明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过程能够自发进行;ΔH>0表明离子交换过程为吸热过程,ΔS>0表明吸附过程的熵变是增大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拟合D001树脂吸附铁离子的过程并且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树脂对铁离子的吸附过程主要速率控制过程为颗粒扩散. 相似文献
6.
交联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少英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4):34-36
以甲醛、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交联壳聚糖.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Cu2+、Zn2+、Cr3+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用量及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交联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对Cu2+、Zn2+、Cr3+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交联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收条件进行研究,探索脱乙酰度、粒度大小,溶液的pH值和镍离子(Ⅱ)起始浓度等方面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镍离子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征,其吸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0%,镍离子(Ⅱ)溶液pH值为7.5-8.0。 相似文献
8.
蛭石吸附Pb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讨论了溶液pH值、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考察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调节溶液pH=6.0,吸附时间30min,蛭石对浓度为10~160 mg/L Pb2 的吸附率超过99.0%,室温(10℃)下最大吸附容量为87.72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甚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9。蛭石对Pb2 的吸附等温线明显分为两段,在Pb2 浓度为200~500 mg/L范围内,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室温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2和0.998。温度升高,吸附平衡量增大,表明该吸附反应是吸热反应,求出反应的焓变ΔH=4.02 kJ/mol,熵变ΔS=27.41 J/(mol.K),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分别为-3.74(10℃)-、4.46(35℃)-、5.01(60℃)、-5.72(80℃)kJ/mol。 相似文献
9.
FCC废催化剂对硫化物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试验,研究了FCC废催化剂对水中硫化物的等温吸附规律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ich模式和Langmuir模式较好模拟,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吸附较易进行,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Bangham动力学模式和Langmuir动力学模式较好地描述,吸附传质速度由颗粒的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试验,研究了FCC废催化剂对水中硫化物的等温吸附规律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式和Langmuir模式较好地模拟,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吸附较易进行。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Bangham动力学模式和Langmuir动力学模式较好地描述,吸附传质速度由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铜离子浓度、壳聚糖的加入量以及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螯合吸附铜离子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铜离子浓度约在0.0085M左右时可以达到最大吸附百分率。吸附百分率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脱乙酰度值约60%左右,超过此值吸附百分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离子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特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298K温度下,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内扩散过程为吸附的主要控速步骤.在实验温度下,D001大孔树脂吸附Co2 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焓变ΔHθ=11.643kJ/mol,熵变ΔSθ=0.093 kJ/(mol.K),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θ随温度升高向负方向增加.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和自发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XAD-4树脂对水相中邻氨基苯酚(OPA)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动力学实验表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拟用准一级动力学处理.并测定不同温度下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吸附的表观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测得吸附热ΔH为-22.0 kJ/mol,说明树脂对邻氨基苯酚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且ΔH〈40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同时测得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吸附质从溶液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298、308 K和318 K温度下的平衡吸附实验和298 K下的动力学实验,考察了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热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得到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对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描述(相关系数大于0.992),吸附为不均匀表面的多分子层吸附.负的热力学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证实反应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负的熵变说明吸附后体系的混乱度降低.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吸附为快速过程.通过拟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可知,HPD-100吸附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过程遵循拟二级吸附动力学(相关系数大于0.99)规律.吸附速率随异黄酮初始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丁二酸酐酰化、氯化钙交联后对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出吸附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好的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并研究了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时间为60 min、pH值为6.0。在吸附过程中,ΔG~θ值在13.58~11.28 kJ·mol~(-1)之间,ΔH~θ=11.61 kJ·mol~(-1),ΔS=76.82 J·K~(-1)·mol~(-1),表明酰化壳聚糖微球吸附水中Cu~(2+)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熵过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壳聚糖/PVA微粒吸附对硝基苯酚(PNP)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获得在其吸附最适pH为8,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降低;通过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证实该吸附为一自发的放热过程;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得出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更适合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固定床对Cu(Ⅱ)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改性前后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容量,以及改性后壳聚糖吸附剂在不同pH值、Cu(Ⅱ)浓度等条件下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吸附剂吸附性能大大改善,改性前后吸附剂的吸附量分别为1.86×10^-3mol/g和2.07×10^-3mol/g,改性后吸附带长度与改性前相比减少了0.95 cm;pH值增大、Cu(Ⅱ)溶液浓度增大有利于提高吸附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AN浸渍树脂对锌(Ⅱ)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对Zn(Ⅱ)吸附的最佳pH为6.0;其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吻合,表明化学吸附过程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松香基氨基化聚合物微球[P(RAG/St/NH2)]在不同pH值和吸附时间对胭脂红的吸附,以及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反应机理。采用FT-IR、XPS、SEM和热重等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2时,P(RAG/St/NH2)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效果最好,并且吸附前后微球球形无变化;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探究了温度为303、308、313和318K的吸附过程,发现ΔH>0、ΔG<0、ΔS>0,表明吸附属于自发吸热熵增的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微球对胭脂红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通过298、308 K和318 K温度下的平衡吸附实验和298 K下的动力学实验,考察了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 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热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得到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PD-100树脂对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描述(相关系数大于0.992),吸附为不均匀表面的多分子层吸附. 负的热力学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证实反应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负的熵变说明吸附后体系的混乱度降低. 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吸附为快速过程. 通过拟一级/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可知,HPD-100吸附水溶液中葛根异黄酮的过程遵循拟二级吸附动力学(相关系数大于0.99)规律. 吸附速率随异黄酮初始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