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塑料制造》2007,(1):34-36
1 塑料废弃物(塑料垃圾) 塑料废弃物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废弃塑料或制品。塑料废弃物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废弃的日用塑料制品(如废塑料鞋、台布、婴儿尿布、废塑料包或人造革包、塑料化妆品瓶、药瓶等)、废弃的农用塑料制品(如用过的棚膜、地膜、容器等)。尤其是塑料包装物及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容易被人们随意乱扔,影响城市景观,国外常将这部分塑料废弃物称之为“塑料垃圾”(Plastics litters)。  相似文献   

2.
中外动态     
能“吃”塑料的细菌被寄予厚望!但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11日的报道指出,一项研究估计,到2050年,海洋中所有塑料的重量可能与鱼类的重量相当。源源不断产生的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也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3亿t塑料,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  相似文献   

3.
日本环境部将大力推广塑料垃圾发电,这是由于用塑料废弃物燃烧发电,平均发热量可达8 000kJ/kg(一般垃圾发热量仅为1 800 kJ/kg),能获得大量热能,发电效率较高。塑料垃圾发电虽比风力发电麻烦许多,但可减少火力发电厂消耗的煤炭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污染。据日本《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4.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消费的快餐盒大约60亿只、方便面碗50亿只,今后产生的包装垃圾将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据预测,2005年中国难以回收利用的塑料废弃物将达350万t,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若其中50%采用可降解塑料替代的话,则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175万t,因此环保人士分析指出,可降解塑料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塑料科技》2016,(4):94
正近日,一篇《地球已变成"塑料星球"》的文章在网上广为传播。英格兰莱斯特大学研究显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到本世纪中叶,人类生产的塑料总量达到50亿吨,届时地球海洋和陆地的沉积物中将会出现大量的塑料垃圾,如果换算成食品薄膜,可以覆盖地球好几层。目前很难降解的大量塑料废弃物已构成地球生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塑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高科技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从使用时限上看,可简单分成长、短两种。后者约占整个塑料制品产量的1/4,主要用作薄膜、瓶子、贮存器等包装材料、覆盖材料以及医用材料。短期使用塑料的废弃物随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快速增加,塑料制品不易在自然条件下降解,回收困难,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美国塑料垃圾占城市固体垃圾的比重,1960年占1%,1970年占2%,1988年上升到8%,按体积则占19.9%。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塑料生产、消费第一大国,塑料垃圾对环境影响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塑料由于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其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开发和利用生物降解塑料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塑料环境污染的途径,也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主要从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及特性、降解影响因素、降解机理等方面,综述了生物降解塑料的相关研究进展,为降低塑料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据武汉市环境卫生部门2月份公布的调查显示:全市每天有1.5亿只塑料袋进入垃圾填埋场。专家呼吁,白色塑料废弃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空间以及身体健康。由于这些废弃物没有什么再利用的价值,大多只能焚烧、掩埋,但这些废弃物即使埋上100年,它们还不会腐烂、消失,真让人望“塑”兴叹。  相似文献   

9.
塑造好形象     
《国外塑料》2013,(12):8-8
<正>本期编就,一年又要过去了。回眸2013,本刊认为在这一年里头全球业界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是极大关注到塑料的公众形象,十分重视塑料回收利用和塑料垃圾处置。强调塑料业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来应对在环境和形象方面的挑战,不要让塑料垃圾和塑料袋乱扔等问题掩盖塑料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塑料应该有怎样的公众形象?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塑料业界的难题。塑  相似文献   

10.
万翼  李莉  菊春燕  郝雪纯  李润 《中国塑料》2022,36(4):121-127
基于2008-2019年来乌鲁木齐市塑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生活垃圾清运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程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的塑料垃圾年产量进行预测,再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确定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塑料垃圾年产量呈线性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4.75×104 t增长到2018年的35.14×104 t;从单因素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塑料垃圾产量的影响最大,总体来看城市人口对塑料垃圾产量影响最大,而环境建设水平则最小;通过对比,ARIMA模型是预测乌鲁木齐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最优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预计到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乌鲁木齐市塑料垃圾年产量将分别达到54.4×104、82.63×104、124.91×104 t。  相似文献   

11.
顾秉兰 《上海化工》1997,22(3):42-45
1 废弃塑料污染的严重性 塑料在使用之后被抛弃成为废弃塑料—固体垃圾的一部分,它随着塑料消费量日益增多,在固体垃圾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长,如美国废弃塑料在城市固体垃圾中所占比例,1970年占2%,1988年上升到8%,若以体积计则占19.9%,预计到2000年这个比例将分别上升为9.8%和30%。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化工》2003,28(3):20-20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院的生化学家们将食品垃圾制成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研究人员们风趣地称之为“完美塑料”。 这种可在短时间内被降解的塑料应用广泛,不仅可用来制造瓶子、袋子等包装物,还可制成药物的胶囊外衣。这种新技术不仅解决了食品垃圾  相似文献   

13.
中山亨 《国外塑料》1992,10(3):10-14,45
1 前言大城市中,废弃物的数量急剧增如,现有废弃物处理能力已力所难及。日益突出的全球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舆论的焦点,而“废弃物处理问题”则尤为紧迫。有关塑料废弃物的讨论更加活跃。对塑料的回收利用,减少数量、焚烧、分解性等各种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杉棠 《国外塑料》1992,10(2):55-56
美国Rutgers大学塑料回收利用研究中心(简称CPRR)一个时期来着重研究用废弃塑料生产具有恒定机械性能的塑料型材,用聚苯乙烯回料做改性剂。原料:用作原料的废弃塑料是按照美国新泽西州的回收利用计划,从街头巷尾收集的家用混合塑料废弃物,称为NJCT。未经洗涤和分类,但已除去价值较高、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寿光市晨鸣造纸厂通过一系列科技攻关,将垃圾塑料这种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环保处理,使困扰我国造纸行业的此类环保难题得以破解。寿光晨鸣造纸厂的主要造纸原料是来自国内外的废纸,这些废纸中含有大量的垃圾,其中最难处理也最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生物基塑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以工农业副产品、生活垃圾、活性污泥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基塑料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测定生物基塑料中生物质碳含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馨 《广东化工》2011,(8):125+118-125,118
垃圾分选系统纳入中转站的总体设计,将其分选设备分成破碎、筛分和传送等几部分。垃圾分选系统设置需要解决的工艺问题主要包括:(1)垃圾机械分选与垃圾破碎分选:(2)纸张、金属、塑料等可回收废品的分选装要。  相似文献   

18.
《国外塑料》2014,(5):73-73
<正>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据相关报道,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全球每年高分子材料废弃物达2.6亿吨一次性发泡塑料垃圾的处理费用是其原产值的10倍以上。因此,可再生的能源的开发是保障经济发展有效途径,同时也能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污  相似文献   

19.
生物降解性塑料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塑料制品广泛使用,塑料垃圾给环境造成污染,依靠再生回收、焚烧处理或掩埋的办法都难以解决。特别是废弃的薄膜,因其不能分解而残留地层,影响耕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根除隐患,自1988年和1989年起,美国和日本已将开发和应用生物降解性塑料摆到议事日程,规定每年举行专业年会加强学术开发交流,积极开发新产品。日本为此拨出专款,加强调研开发和应  相似文献   

20.
黄田永 《国外塑料》1993,11(3):48-51
大气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已是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处理塑料制品废弃物又成了垃圾问题的中心课题。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美国采用掩埋处理,日本以焚烧处理为主,而欧洲很早就开始用再生处理方法。现在,欧洲方式的再生处理系统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1 欧美的废塑料再生概况(1)意大利在意大利的很多塑料再生加工企业很早就从事回收欧洲各国的废塑料,再生造粒加工成垃圾袋等制品,再向欧洲各国输出。从而,由于这种再生企业的需要,废塑料再生机械的开发研究看来也是很早就有的了。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