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人对建筑艺术的情有独钟和特殊贡献都是人所共知的。他们或登临揽胜,有感而发;或凭栏题词,即兴挥毫文因楼而作,楼因文扬名,留下了许多建筑与文学交相辉映的不朽胜迹。但是对待自己生活居住的建筑,古代文人却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一书以朝代为线索在不同章节涉及了魏晋唐宋文人对相应时期的建筑的影响,文章以此书为基础将中国古代文人对中国建筑之影响集中探讨,期以揭示中国古代文人之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9):132-133
我国古代文人对玉兰的喜爱由来已久,历代文人雅士以玉兰为主题的诗词文赋或丹青画作等艺术创作数不胜数。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人这种审美情感源于玉兰某些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特质有着对应关系,从而产生了情感共鸣。将古代文人的玉兰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出富有现代感的首饰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4.
《建筑》2018,(8)
正帝王与建筑:张钦楠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中国古代建筑师》是张钦楠先生"学习中国通史和文化史,寻找中国古代建筑师过程"的硕果。《中国古代建筑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第1版印数10000册,18万字。作者从阅读和寻找中,看到了民间匠师、文人、官方大将乃至汉族和周边民族之间在建筑观念和操作技术上的相互影响。著此书的目的在于"衷心希望,我们的史学家们,能够在‘人’‘事’‘物’(城市,建筑,园林  相似文献   

5.
张卫 《中外建筑》1996,(2):25-27
文人园林是中国古代由文人士大夫开拓经营,设计创造,欣赏作用的一种园林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园林反映出其“主人”-文士附层的特点,体现了文士阶层与中国古代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密切关系,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创造了世界园林史上独特的园林风格,为我们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书院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园林的性质,同时在功能、组成与建筑布局、环境营造与装饰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性。书院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与公共园林的结合体,堪称中国古代园林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文人建筑是中华传统建筑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而气是中国哲学中极具特色的范畴。庄子认为气是万物构成的基础。本文从气的流动与建筑的关系入手,提出建筑是人的"气"的外向物化表达、景致是对自然之气的内向拾取、气于建筑内循环流动构成建筑场景的转换三个层面阐述中国建筑与古代文人之间的关系。并以南京三合宅为例,论述了文人"气"呈现出的三种空间氛围:融入山林的隐、气质彰显的雅、气韵生动的趣的三种表现手法。指出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应用,不应该停在符号层面而应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建筑     
许殇 《现代装饰》2012,(5):128-129
在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建筑文化,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建筑文化,被文学意向所控制。一篇《桃花源记》几乎代表了中国文人的理想环境观念,每个读书人都在梦中追寻自己心中的桃花源;而“竹林七贤”的典故更加具体,虽然对中国古建筑本体影响不大,却影响了后世文人的环境经营理念和园林设计方法。具体到每个文人设计自己的房屋,脑子里不是南山,就是竹篱,几平都陷入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模式中。《兰亭集序》无疑能更好的说明文学对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代建筑师》是张钦楠先生"学习中国通史和文化史,寻找中国古代建筑师过程"的硕果(见《中国古代建筑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第1版,印数10000册,18万字,282页,第267页后记)。作者从阅读和寻找中,看到了民间匠师、文人、官方大将乃至汉族和周边民族之间在建筑观念和操作技术上的相互影响。著此书的目的在于"衷心希望,我们的史学家们,能够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解读中国古代文人园林出发,从文字对空间意境体验的作用引申开去,联系屈米的"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工具来分析传统园林中的诗意与意境的建构。提出"读"文字是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空间结构——"意境"的独特线索。从而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在强调地域性的全球背景之下,该如何重新诠释、延续中国传统空间的诗意或探索建筑空间意境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居宇涛 《山西建筑》2011,37(6):181-182
从水、舟、舫的角度,发掘文士园林内在的深层精神内涵,将之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展现了古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建筑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对当今园林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代园居文化思想综评──兼论园居规划设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及文化思想方面出发,对通常称为私家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发展演变及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园居一词,即园林式居住建筑。园居规划设计的本质是居住建筑的室外环境整体布置。本文列举了唐代、宋代5个著名文人园居实例,对照文献给出了想像平面图。认为唐宋是古代园居文化思想的奠基时代,其中尤其王维、白居易作出了杰出贡献。明清时代园居在技术上得到长足发展,使其相得益彰,成为古代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传统文化里,书房文化是清雅、独特的,正所谓“一缕书香压百香”。无论在怎样的社会,书香总是能弥漫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空间,用来安放爱书之人的灵魂。文人自然钟爱书房,这里是历代文人启蒙受教、追求仕途之路的起点,也是寄托心灵、寻找自我的栖息地。“明、静、雅、序”是书房布局的四大要求,也可以理解为文人的自我要求。从古代开始,文人的书房便大多在建筑和屋内布局上带着这样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之规划建设,必有能主之人,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文人循吏往往成为这一过程中之关键。不论塑造城市之精神,或者承继前人之未完功业,乃至应对民之所急,处处皆有他们的身影。其其营建理念或浅或深,手法或大或小,规制或简或繁,皆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独特的经营智慧与理念。欲得古代城市营建之精髓,必要溯源以求实,故本文从文献中遴选出部分循吏营城事迹,并对其建设思想加以总结,以期对研究理解中国传统城市营建有所帮助。1.赓续有道的城市营建功绩古代城市之营建,往往有代代相承的传统,不论人文脉络的延续拓展或是城市营建的长期坚守,都能看到古代文人循吏们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5.
勉成 《世界建筑》1999,(2):54-55
美浦博物馆是Shumei家族私人藏品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1948年,收藏中东和远东古代文化、艺术品,如青铜器、珠宝、丝织品、雕塑和日本茶道器皿等。新馆坐落在日本京都附近自然保护区中一个较陡的山坡上,总建筑面积17400m2,主体建筑的80%都建在地下。贝幸铭的设计构思取材于我国东晋文人陶渊明的著作“桃花源记”,这是我国尽人皆知的古代文人的乌托邦幻想。设计把参观者首先引上一条林荫小径,然后穿过一条隧道,接着走上一座吊桥,再通向地下艺术宝库,这是参照“桃花源记”描绘的一条通往“世外桃源”的迷人路径。建筑布局与贝幸铭过…  相似文献   

16.
江南园林的诗意与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禹康 《城乡建设》2009,(11):79-80
山水是江南城市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叠山理水造就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建筑美学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园相通,全园生动;返归自然的山水田园生活化、人性化,是江南城市园林建筑追求的诗意境界。江南城市园林建筑的诗意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崇尚的一种清淡平和的人生境界,是文人受到压抑的心灵在现实中获得舒展的折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7)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多醉心于山水,努力追寻天与人之间的契合点。"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于画作上,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或是看透世态炎凉,或是吐纳宇宙乾坤。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82-87
壮族地区古代文人诗中关于女性的诗歌描写,塑造了壮族少女、农妇、才女、弃妇等形象,反映了壮族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显示出壮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风情,同时体现了壮族文人诗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醉白池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醉白池的历史变迁过程以及不同时期文人造园手法与审美趣味的变化,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建筑测绘的方法对园内建筑特点进行解读,分析了文人造园思想对醉白池园林布局及建筑形制的影响,揭示了文人造园的深层精神表达。  相似文献   

20.
邹博爱 《华中建筑》2005,23(Z1):170
该文阐述了<左传>关于春秋时期的建筑记述.以翔实的事实说明当代建筑史学家认为古代统治阶级崇尚俭德,反对奢侈的观点,是符合实际的;而古代历史对建筑的记载,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的说法,却是言过其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