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ED:作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院长,您推崇何种教育哲学?AA建筑学院和UCL都是欧洲顶级的建筑院校,它们各自有何特色? 阿兰·佩恩:我们提倡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英国,包括伦敦,各大院校都有解放学生思想、启发新思维的传统.AA建筑学院和巴特莱特都位于伦敦,彼此相邻.两所学校是竞争关系,但都推崇创新意识. UED:对于您来说,建筑和建筑教育意味着什么? 阿兰·佩恩:总体而言,建筑教育是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批判性理解.我们需要具备新想法,同时要有自觉意识,能够意识到可能引发的问题以及建筑物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而从中有所收获.所以,我们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与伦敦UCL大学巴特列特(Bartlett)建筑学院的朋友聚会时,得知该院两位老师要带学生去中国旅行,并开展为期二十几天的实地考察.这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英国建筑教育体制下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世界建筑》2005,(9):110-111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AssociationSchoolofLondon,以下简称AA)坐落在伦敦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是西方建筑教育界的旗舰之一,也是曾经培养如雷姆·库哈斯(RemKoohass)、扎哈·哈迪德(ZahaHardid)、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gers)、本·范·贝克尔(BenVanBerkel)、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Grimshaw)等国际大师的名校。对于其历史和现状,许多在AA读过书或和AA合作过的国际教育投资及发展机构可能都不十分了解。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你甚至无法在英国大学建筑院校中找到AA的名字,这些都与AA的鼎鼎大名相驳。为什么会这样?本…  相似文献   

4.
<正>Bo?tjan Vuga是国际知名的斯洛文尼亚建筑师,毕业于卢布尔雅那大学建筑学院以及伦敦的AA建筑学院。1996年,他和Jurij Sadar一同创办SADAR+VUGA建筑事务所。Bo?tjan Vuga曾任教于鹿特丹的贝尔拉格学院,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院(IAAC),卢布尔雅那大学建筑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和明斯特大学  相似文献   

5.
《重庆建筑》2010,9(2):F0002-F0002
<正>大卫·奇普菲尔德大卫·奇普菲尔德是英国著名建筑大师,被称为博物馆建筑魔术师。在建立自己的事务所之前,受训于伦敦AA建筑学院,并曾经为道格拉斯·史蒂芬、理查德·罗杰斯和诺曼·福斯特等人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5,(12):168-173
UED:waa的几位合伙人都具有欧洲建筑院校的教育背景,请问你们如何看待欧洲的建筑学教育? Jack:我和张迪都来自巴特莱特建筑学院(UCL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尽管每个课题组有各自的计划,我认为它的教学上有一个总体的构思.我所受到的训练非常看重旅行考察,我们组织去过中国和埃及考察,从自己所在的社会角度学习观察社会,试着对其它社会进行分析.巴特莱特的教育非常强调对社会行为习惯的观察以及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并借此再现当地的居住状态,进而创造一种叙事状态.  相似文献   

7.
AADRL 5.1:环境的响应 AA设计研究所,毕业设计项目,伦敦建筑学院建筑学会 最初的操作:一个开放资源的工作室 AA设计研究所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建筑学硕士研究机构:在最初的五年中,这里都是来自海外到AA学习的学生。AADRL(设计研究所)的创立旨在与这个现实的世界形成一种真实的联系,以及成为一个能将各种条件联系在一起并促进其发展的机构,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将所有的毕业设计课程进行转换所产生的最终  相似文献   

8.
ZAHA的新主张     
《城市环境设计》2009,(8):42-51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英国建筑师,2004年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啥迪德1972年进入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学院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相似文献   

9.
UED:请介绍一下参数化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国内和国际的现状。徐卫国:参数化的设计技术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初的研究始于一些知名建筑院校,如哥伦比亚建筑学院、英国AA、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等,并设置了许多设计Studio。之后,这门技术逐渐被一些先锋的青年建筑师掌握并用于实际项目中。许多世界知名的建筑事务所,  相似文献   

10.
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的扎哈·哈迪德,1977年自伦敦AA建筑学院毕业之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并在那里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在设计实践的同时,哈迪德还从事学术性研究工作,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和开办专业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教席。教学、研究加设计等综合性的实践,都使得哈迪德能够以明快的思维和犀利的词语表达她的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11.
张为平 《城市建筑》2009,(9):116-120
受访嘉宾何宛余,贝尔拉格学院硕士,师从Winy Mass,Alejandro Zaera-Polo,Peter Trummer等。曾就职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Elia Zenghelis项目助教)、MVRDV,目前为FOA(Alejandro ZaeraPolo)编辑新书。在西方建筑界,除了主流的综合型大学设置的建筑学院之外,尚有一类小型的建筑专门研究所,例如伦敦的建筑联盟学校(AA)、荷兰的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等。  相似文献   

12.
郑粤元 《世界建筑》2009,(2):118-119
普林斯顿建筑学院,原名普林斯顿建筑与规划学院,是美国最优秀的建筑院校之一。它以建筑历史和理论教育,以及对建筑批判的贡献闻名。创建以来,这个总人数不足100的学院孕育了无数杰出的建筑思想和作品。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的先锋性,体现在其初始的办学宗旨,并贯穿于100多年的学院变革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设计》2013,(Z1):122-123
我与妻子帕蒂相识于学生时代,当时我们都就读于伦敦的AA建筑学院。我们所接受的,与其说是建筑师教育,不如说更接近于城市规划师教育。每一个建筑项目开始之前都要展开文脉调查研究,关注点不在于周围景观的实际肌理,而在于其社会框架、密度和流动模式。之后,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平面图和剖面图的研究上,想象着它将呈现出国际化的、充满现代感的外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伦敦AA建筑学院建筑实验室学生的论文中摘选了若干条与本期建筑复杂性相关的定义解释,意在给读者提供一个阅读的知识术语背景,明晰一些常用的新词汇。这是一个关于建筑的新词典,有些虽然只给出了内涵,但是建筑设计作为概念外延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UED:MAKE是一个以伦敦为基地的事务所,在伦敦有很多项目,而55 Baker Street是一个伦敦很有名的项目,我们想知道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在众伦敦的项目中,如汉诺威广场7-10号大楼等,你们希望以怎样的方式创造新伦敦?约翰·派帝克:关于伦敦贝克大街55号项目,它首先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我们设计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材料,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钢和混凝土的使用量,在这样的理  相似文献   

16.
UED:您在AA建筑学院第17分院任教,有许多中国学生,并参与了许多中国项目。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您对中国是比较熟悉的。在参观过展览后,您对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有什么看法?西奥·拉里斯:很多事情在过去的10年中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一些中国特有的新运动不断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表  相似文献   

17.
BenvanBerkel曾就读于阿姆斯特丹Rietveld学院和伦敦建筑协会建筑学院(AA)。1988年.他和艺术历史学家CarolineBos共同创立了UNStudio。1996年。他参与鹿特丹知名的伊拉斯谟大桥的外形设计。这深刻地影响了他对当代建筑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风格。亦成为UNStudio营运理念的基础。BenvanBerkeI在许多知名的大学担任过客座讲师。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BenvanBerkel目前是德国法兰克福StaedeIschule概念设计系的教授和建筑学院院长。而他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已开始在杭州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筑教育     
正今天,AA依然是一所出色的学校,只不过它与英国文化的关联变少了。英国学生仍有一些,但大多数都是国际学生,这当然也有它的好处。不过,学生会较难把握周边发生的事情。我教书的时候,会要求一定比例的英国本土学生。他们有自己奇特的思考方式。我的意思是,我已经执教很多年了。我在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系教了十六年书,如今我又加入了新成立的伦敦建筑学院。看过这些年来来往往的学生和起起伏伏的境况,我也很熟悉他们所带来的影响。这些他们都需要自己去经历。一定比例的英国学生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对话崔愷     
UED:作为"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的策展人之一,您是怎样来选择展览的内容,即全面展示中国建筑师的执业状态,包括大院、大学和独立事务所?崔愷:我一直认为,中国建筑师给予国际建筑界的概念有些时候是模糊的。国内的一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建筑师通常都有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20.
因为扎哈·哈迪德事务繁忙,所以这次采访只有作为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帕特里克·舒马赫出席。同时任教于伦敦AA建筑学院的帕特里克是近些年非常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写作对于哈迪德的实践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次轻松的访谈,概括性地谈论一些建筑复杂性的现象,简述指导实践的概念与理论,有助于读者真正理解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形式,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