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横肋对称和非对称钢筋粘结锚固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了横肋对称和非对称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研究表明,混凝土强度以及锚固长度对于横肋对称与非对称钢筋的粘结锚固强度的影响基本相同。横肋对称和非对称钢筋的粘结锚固强度基本相同,粘结锚固应力-滑移曲线(-τ--s)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带锚固板高强热轧钢筋(HRB500、HRB600)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设计了24组共120个试件,对其进行拉拔试验。试件主要变化参数为钢筋公称直径、钢筋屈服强度、钢筋的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通过在纵肋一侧槽底面粘贴应变片(间距为30mm)的实测值,获得了各级荷载下拉拔力在锚固段钢筋黏结力和端部锚固板承压力间的分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钢筋锚固板的锚固长度与钢筋公称直径之比和钢筋屈服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之比对钢筋屈服时拉拔力在钢筋锚固段黏结力和端部锚固板承压力间的分配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锚固板承压力与加载端钢筋屈服力的比值随钢筋锚固板的锚固长度与钢筋公称直径之比的增加、随钢筋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之比的减小而线性减小。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以两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630MPa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的机械锚固性能分别采用单侧贴焊锚固与端头塞焊锚板的形式,对2组60个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锚固条件下混凝土抗拉强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配箍率对其机械锚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30MPa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机械锚固试件具有3种破坏形式,即混凝土劈裂、钢筋拔出、钢筋屈服,端头塞焊锚板试件抗滑移效果更优。试件的机械锚固强度随着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锚固长度、钢筋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630MPa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机械锚固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 72根冷拔螺旋肋钢筋拔出试验的研究 ,分析了冷拔螺旋肋钢筋的粘结锚固特点和各主要因素对平均粘结强度的影响 ,回归了平均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了在拉拔状态下临界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在各种情况下的临界锚固长度值。  相似文献   

5.
有着长期应用历史的冷拔低碳钢丝及冷拉钢筋作预应力配筋的预制板类构件,由于技术陈旧已不适应建筑市场变化的需要。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冷轧带肋钢筋因强度不高、延性差、成本高而处于困境。90年代中期,冶金部参考国际标准并不断改进,开发了预应力钢筋的规格和品种,如二股、三股、七股钢绞线的强度已达到1470~1860MPa,预应力松弛损失降为1.0%~2.5%,中强和高强螺旋肋钢丝强度分别为800~1370MPa、1470~1860MPa,这些钢筋有优良的锚固性和预应力传递性能,价格比冷加工钢筋低,符合现代大…  相似文献   

6.
HRBF500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2个HRBF500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试件的拔出试验,分析HRBF500钢筋粘结锚固的特点和影响粘结锚固强度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与普通热轧带肋钢筋(月牙纹)类似,HRBF500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锚固长度和钢筋直径的减小、配箍率的提高、保护层的增大、锚筋屈服强度及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其设计锚固长度仍可按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公式计算且建议锚固长度设计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上限可以提高到C60。  相似文献   

7.
螺旋肋钢丝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螺旋肋钢丝是近年开发的高强钢丝新品种。本文分析了其外形特征,通过拉拔试验探讨了粘结锚固特性,并统计回顾了锚固强度。试验研究表明,螺旋肋钢丝具有锚固强度高,锚固刚度大(滑移小)的优点;且锚固延性好,即使滑移很大时仍能维持相当的锚固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可靠度分析,提出了螺旋肋钢丝锚固长度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冷轧带肋钢筋具有粘结锚固可靠、强度高、塑性较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建设部推广应用的10项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是我国冶金行业研究开发的强度高、延性好的新型热轧钢筋,其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为500 MPa.通过25组75个直径8~25 mm的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同试件的拔出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横向配箍率等因素对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件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冷轧带肋预应力砼空心板承载力试验研究郭乐工刘忠王王延军1概述冷轧带肋钢筋是一种新型高效建筑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与粘结锚固性能优良优点,用于预应力空心板代替冷拔低碳钢丝,每M3砼可节省50kg水泥,显著改善板的工作性能,有着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高温后普通混凝土与细晶粒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8个普通混凝土与细晶粒钢筋粘结锚固试件的拔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高温后粘结锚固的特点和影响粘结锚固强度的主要因素。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受热温度分别为20,200,400,600℃,冷却方式为空气中自然冷却,加载方式为单向拉拔。试验考虑了锚固长度、配箍率以及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参数对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温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和粘结锚固强度的影响,并讨论了高温后混凝土抗拉强度和粘结锚固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动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锚固长度、不同锈蚀程度的18个柱式试件动态拉伸试验,研究了锈蚀程度、锚固长度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滑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端初滑移是在整个锚固长度内胶着力破坏后才开始;钢筋锈蚀深度越大,自由端初滑移荷载越小,加载端和自由端滑移差越小;锚固长度越短,两端滑移差越小。根据实测资料,拟合出了残余滑移量计算公式。基于几个循环的粘结应力与滑移曲线的分析,初步探究了动荷载下锈蚀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动荷载下肋前混凝土受压变形比静载作用下的大,钢筋锈蚀物膨胀产生内裂缝,从而使得动载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量比静载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量大。研究结果对动力荷载下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和结构耐久性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600MPa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设计了72个棱柱体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对600MPa高强钢筋粘结锚固的破坏形态及粘结应力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基本粘结滑移关系及位置函数,确定600MPa高强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采用一次二阶矩法进行可靠度分析,提出锚固长度设计建议。研究表明:600 MPa高强钢筋粘结锚固的破坏形态及粘结应力分布与普通钢筋类似且粘结锚固性能良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基本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依然适用于600 MPa高强钢筋。  相似文献   

14.
钢筋砼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试验观察了粘结锚固机理,从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和应力状态分析建立了全过程τ-s本构方程。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探讨了锚固强度变化规律和临界锚长、极限锚长。通过可靠度分析建议了设计的锚固长度。  相似文献   

15.
HRB500级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达岭  刘立新  范丽 《工业建筑》2004,34(12):67-69,90
通过对 72个HRB5 0 0钢筋粘结锚固试件的拉拔试验 ,分析了HRB5 0 0钢筋的粘结锚固特点和影响粘结锚固强度的主要因素 ,在统计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HRB5 0 0钢筋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HRB5 0 0钢筋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最后在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HRB5 0 0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锚固长度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悬链线效应下锚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破坏,以及在RC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过程中钢筋拉断和黏结失效的先后顺序,分析锚固长度、钢筋布置方式对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将钢筋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柱中,通过自制的自平衡加载装置,实现对框架结构梁端破坏而钢筋未拉断时形成悬链线受力机制的钢筋进行加载。试验结果表明:锚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发生劈裂破坏,而锚固钢筋并没有被拉断,所以在RC框架结构抗倒塌设计中不宜采用直锚的锚固形式,而应该采用其他有效的锚固形式。此外,单排钢筋布置有利于提高锚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平均黏结应力,较双排钢筋布置下的约提高15%。  相似文献   

17.
高温后HRB高强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后45个HRB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研究高温后高强钢筋粘结锚固的特点和影响粘结锚固强度的主要因素。钢筋混凝土试件的受热温度分别为200,400,600℃,冷却方式为空气中自然冷却,加载方式为单向拉拔。试验考虑混凝土强度、锚筋屈服强度、配箍率的影响,分析各种参数对高温后高强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指出高温后高强钢筋的粘结锚固机理和普通钢筋的粘结锚固机理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植筋粘结锚固性能的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2个锚固试件(其中12个试件为采取在钢筋内开槽、贴片精确量测和由加载端、自由端滑移推算内滑移分布的方法)的单调拉拔试验和重复拟动力试验,对建筑结构胶植筋的粘结锚固性能及其与混凝土现浇锚筋的粘结锚固性能的对比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