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宝鸡市区,沿金陵河溯流北上,穿过数百米长的千阳岭隧洞前行,不久便看见位于千河之滨的千阳县城。千阳不仅山清水秀、景美人和,而且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遗迹——碑子台。   历史上,碑子台是古长安通往甘肃的一处要道,也曾经是战马嘶鸣、金戈拼杀的古战场。而今千阳人民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已在碑子台建造了一座世纪工程——千阳县冯坊河西干引水枢纽工程。   冯坊河西干引水工程,干渠全长虽仅有 4.7公里,但除航运、发电外,这里各类水利设施门类齐全。其工程之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建设时期的壮观场面,堪与省内许多大…  相似文献   

2.
"玉卮无当",是古人常用的一句成语,也是一句非常实际的警语.卮是一种饮酒器,始于西周,盛行于秦汉,之后逐渐弃用,以致后人不但忘其形制,就连其器名也感到生疏.现今,知道这句成语的人不是很多,使用此语者更少.其实,这句成语,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任何时候都要防止走向极端。 认真应该选择:凡事不可不认真,凡事不可太认真。 钻研学问讲究认真,大是大非必须认真。看准了的道路,认认真真走下去,距离真理也就越来越近。 认真需要权衡。鸡毛蒜皮的繁琐无须认真,剑拔弩张的僵持则不可认真。有时一句轻松的玩笑,一份睿智的幽默,金戈遂化作玉帛,其效果远比认真实在得多。  相似文献   

4.
生命交响曲     
1水,是生命的乳,是花瓣上的雨。滋润着春色.染香了鸟语。使天不老,让地不朽,给生命以延续。有你,才有人类生存的内涵,才有时代发展的前提。2水,是爱情的雨丝,润色着一个个甜美的日子。叩出那“滴水穿石”的成语,磨出那一颗雨花石的美丽。你的心,我的心,却在这细雨中编织着幸福的花絮。3水,是生命的琼浆。养育了──人类的猿,原野的报;关中的马,秦川的牛。香了桃李,也甜了石榴。4水,使人们的生活,要么甜蜜.要么就辛酸。有了你,草绿、花红、人丰、天蓝。谁的心结出了果子,谁的心灵就不会枯干。5水,是人类生命的母亲。…  相似文献   

5.
汉字成语数千条,而其中以水性、水形、水态来表达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词汇约有数百条之多。细细琢磨,这些水情态成语的内涵深刻、多姿多彩,并从文化深层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词汇。词苑撷英,我们不妨提出几组,以供水文化爱好者鉴析。描写自然环境之美的有:山青水秀、水光山色、清彻晶莹,是写水的静态美,它使人赏心悦目,并对这种环境产生爱慕;波光粼粼、潺潺流水、微波荡漾,是写水的动态美,使人如若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它给人以激情,并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和水文化紧密相联。龙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成语、典故、习俗、服装等等,到处可见它的影子,中国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龙以各种方式出现,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上下几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相似文献   

7.
<正>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耳熟能详、脱口即出的成语,我们对其含义很清楚,对其来历、本义却不甚明了。这次我们说说"不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不越雷池一步",意即要求人做事不要超出一定的范围、界限。雷池究竟是个什么池?它位于哪里?且听大鹏细细道来。那是在东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下半年,在朝廷以国舅身份辅政的中书令庾亮,一改以往和稀泥的懈怠画风,严厉任法,重塑权威,这引起朝中上下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们的反感。  相似文献   

8.
唐平 《水利天地》2008,(10):29-29
提起“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概我们读过书的人并不陌生。它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语于,对它说;拘,局限;虚,所居住的地方)意思是说,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不能对它谈大海的事情。人们常常用井底之蛙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相似文献   

9.
“以邻为壑”是我国古代的一句成语,常用来比喻把灾难转嫁给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和“嫁祸于人”是同一意思。“以邻为壑”这句成语典出于“孟子·告于下”中的一个故事。战国吋,有个叫白圭的人,一次,他所在的国家闹洪水,顿时,绿油油的沃野成了白茫茫的泽国。白圭受命治水,他动员民众开沟挖渠、筑堤挡水,将水放到邻国的地里去。本国的水灾缓解了,却使邻国遭了灾。白圭对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不以为耻,反而自夸治水的本领比大禹还强。孟子听了很生气,批评他说:“大禹治水是顺水性,‘以四海为  相似文献   

10.
淝水之战     
淝水向北流二十里后,分为两支,其一为东南支,经巢湖注入长江,为南淝水;另一为西北支,绵延200里,出寿县而流入淮河,为东淝水。安徽省会合肥,即是因东淝水与南淝水交汇于此城而得名。距今1600多年前,在淝水河畔,确切地说是在东淝水岸边,一场大战正上演。"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也将因此战而取得"中国成语大会"的入场券。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用“泾渭分明”比喻界线清楚,是非分明。此成语即指泾河与渭河相汇处 (西安市北草滩西延公路桥至临潼河段 )的一种自然景观。它自古有之,非人工所致。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的鸟鼠山,海拔 3495米,流经陇东黄土高原,穿过天水盆地,进入关中平原,在西安市北草滩附近,纳汇了泾河,泾渭汇合后,流到潼关县老城北门外,注入黄河。渭河全长 818公里。   渭河流域,关中平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均在此域发迹或定都。先民们开创了华夏文明古国,还以河水的清浊景象孕育出水文化经典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编纂《中国河湖大典》的衍生论文之一。借常用成语"泾渭分明"为题,引经据典,详细辨析渭河与泾河谁清谁浊,通过文化层面上介绍自古以来对两河流"清"与"浊"的争论,从而引证出科技层面上两河泥沙含量的知识,理清混乱的概念,明确指出渭河清泾河浊。本文兼具文学性和科技内容,较有风趣,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3.
一说到古代的城池,不免就会想起成语"金城汤池" 想到其金戈铁马也难以踏破的军事防御功能,因为我们从小就对连环画、小说,尤其是影视作品里那些仿佛金属铸就的坚固城垣壕沟印象太深了.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用“泾渭分明”这句成语来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而成语的产生却是源于甘肃省境内泾河和渭河相汇处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其中的道理且听我慢慢道来。渭河发源於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海拔3,495米,流经陇东黄土高塬,穿过天水盆地、宝鸡峡谷,进入关中平原。在西安市北郊草滩附近又纳汇了泾河(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发源於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的老龙潭,长455公里,泾渭汇流后,到潼关县老城北门外,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渭河流域、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周秦汉唐等十多个  相似文献   

15.
有句成语叫欺人太甚。欺侮人太过分了,必将使对方产生反感,遭到反抗。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如此,水也不例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们也离不开水。只是在离开水的时间极限上,前者很短,后者相对更长些罢了。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中有这样一句词:天如火来水似银。依我看,水比金银更珍贵。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可以没有金没有银,但一日也不能没有水。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水排在仅次于大气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16.
以邻为壑鉴     
“以邻为壑”这个成语出现在《孟子》这部书《告子下》篇中讲的一个故事里。战国时代,有一个叫白圭的人,他用筑堤堵水的办法来治理洪水,让洪水流到没有筑堤防的邻国去。他自以为聪明,对孟轲夸耀说;“我的治水方法,比古代著名治水能手大禹还要高明呢!”孟轲听了,很不以为然,批评白圭道:“你做错了啊!当初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和水文化紧密相联。龙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成语、典故、习俗、服装等等,到处可见它的影子,中国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龙以各种方式出现,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上下几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相似文献   

18.
“泾渭分明”与“泾渭不分”,是我国人民长期使用的两句成语。意思是说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泾河和渭河,一清一浊,泾河汇入渭河时。两股水流清浊分明。但是,泾渭两河谁清谁浊,历史上就有不同的解释。据记载,历史上泾、渭两河清浊变化有六次反复。在西周时期,泾、渭两水都是清的;战国末期和东、西汉时,泾河的泥沙含量超过渭河,因而泾浊渭清;到了南北朝又复为泾清渭浊;唐代变成了泾浊渭清。唐代诗人李频有诗为证:“秦地有吴舟,千樯渭曲头。人当返照立,水澈故乡流。”可见,在唐代渭水不但象诗人家乡浙江的碧水一样清澈,而且流量很大,河面上帆船竞驶,就连江浙一带的大舟亦能通过渭河直达长安。到了明清时期,又成为泾清渭浊的局面。现在,则泾、渭两河都成了浊泥汤。  相似文献   

19.
正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山海经》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尚书·禹贡》:"泾属渭汭",意即泾河与渭河相汇。《汉书·地理志》:"幵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入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水经注》关于泾河只有一句:"(渭水)左侧泾水注之"。泾河与渭河交汇处清浊不混,界限分明,故古时候《诗·邶风·谷风》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之说。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流经甘肃省和陕西省,流  相似文献   

20.
灿烂的油灯     
吕宝华 《中华文化画报》2012,(11):122-128,131
宋代还有个叫田登的州官,为避"官讳",不准人言"登"字。因"灯"与"登"谐音,百姓"点灯"就只能说成"点火"。每逢灯节,州府张贴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令人哭笑不得。草民口口相传,由此生发出一个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