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齐名,同力“江南三大名楼”;加上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就是“中国的四大名楼”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这一千古绝唱,使滕王阁随之名扬千古,老少咸知。然而,四川还有一个“滕王阁”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是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自1926年以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只是耳闻目睹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以而思阁,从这篇千古流传的名诗中去想象滕王阁的气势和面貌以及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种种登临之美,而无缘与真阁实景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滕王阁是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建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自1926年以来,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只是耳闻目睹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或以文而思阁,从这篇千古流传的著名诗文中去寻觅膝王阁的气势和面貌以及如“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种种登临之美,而无缘与真阁实景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甘钧  揭辉 《江西建设》2000,(2):28-28
南昌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为历代州、府所在地,1926年开始设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江南名楼滕王阁留下的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使南昌饮誉海内外,南昌设郡之前,以民居为主的“高台式”、“干栏式”木结构,构成了南方建筑的一大特征。直至明清两代,才形成了南昌地区商业建筑和居民建筑并重的地方特色。南昌建筑业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碧瓦丹柱,浓妆重彩的滕王阁,已在江西省南昌市重建落成。参与建设的能工巧匠们,挥动灵巧的双手,重新装点此阁,谱写出时代的新意与魅力,再现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雄伟气势。滕王阁自古以来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小小年纪,登楼挥毫作序,一鸣惊人,名传千古。此后,大文豪韩愈撰文时又给予“瑰伟绝特”之美称。重新建成的滕王阁,依然位于赣江之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4)
<正>骈文生于魏晋,曜于六朝。南北朝时极大繁荣,无比灿烂。《滕王阁序》便是唐初骈文的绝佳范本。《滕王阁序》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当王勃写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时,众人不以为然,觉得不过如此,只见王勃又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众人心里不由一震,见阎公不语,也不好作声。接下来王勃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瞿然而起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宴饮酬唱,多是虚情套路之作,而此篇之精妙法度、通达流畅特成于起坐喧哗之间,堪称神品。一、文学风貌从绮艳到雄壮的除弊南北朝骈文作家们曾在骈文艺术技巧的探索上倾注大量精力,"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在句式和句子结  相似文献   

7.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盛名天下。俗以“江南三名楼”称之。“江南”是否仅意指三楼均在长江之南?名楼天下有,非独处江南,但却不见有“江北”几大名楼说法。故这“江南”二字已超出寻常地域意指,含更多文化内蕴。是怎样的文化内蕴?自然,最明显不过当是:说到岳阳楼,即想到范文正公《岳阳楼》记;谈到滕王阁,必要讲到才子王勃《滕王阁序》;至于提起黄鹤楼,那就更会有一篇一篇脍炙人口的诗词随之脱口:  相似文献   

8.
滕王阁     
《城建档案》2006,(5):F0003-F0003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9.
位于南昌古城,赣水之滨的滕王阁,素称西江第一楼。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如今所见的滕王阁,早已没有了最初的面貌,而是公元1989年落成的“现代”古建筑了。 为什么这千年古阁却被  相似文献   

10.
位于南昌古城、赣水之滨的滕王阁,素称江西第一楼。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滕王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如今所见的滕王阁,早已没有最初的面貌,而是公元1989年落成的“现代”古建筑了。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滕王阁废而兴,建而毁,毁而再建,兴而又废,废而复兴……仅有文字可考的就有28次之多。 据《唐书·太宗本纪》记载:贞观十三年,太宗皇帝李世民封其弟李元婴为滕王,其封地在今山东滕县。后转任洪州(今南昌)都督。公元653年,李元婴在洪州大兴土木,建高阁以逞其“游观宴集之欲”,并以封号命…  相似文献   

11.
李晨  陈新 《华中建筑》2002,20(5):67-70
结合中国建筑上几类典型的“门”的形态,分析了滕王阁景区中轴线上的四道“门”;深入地探讨了“门”在景区空间设计的作用,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从风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滕王阁的选址、园区规划、建筑主体设计、建筑小品布设等,旨在使滕王阁景区真正成为南昌市的一颗绿色明珠,同时使风水关于“人一建筑一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相似文献   

13.
对于江南名楼滕王阁,我早就向往之了。初夏一日,随着如潮的人流,我来到古城南昌,一睹滕王阁的风采。只见耸立于苍茫赣江边上的滕王阁,阁高九丈,气势恢宏。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  相似文献   

14.
马英俊 《中国电梯》2006,17(6):54-55
1 黄鹤楼概述 黄鹤楼自古便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已成为江城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 滕王阁为唐高祖子元婴任洪州刺史时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所建,后被封为滕王,故名滕工阁,至今已有1330年历史,它与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楼阁。唐滕王阁踞丘、临江、负城,以建筑“瑰伟绝特”,临江高峙而闻名。唐韩愈称  相似文献   

16.
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三楼自有序、诗、记与之并称,文以楼名,楼以文传,誉满当时,声贯古今。三楼皆历尽沧桑、屡毁屡建。黄鹤、岳阳二楼重建之次数笔者失考。而滕王阁自唐太宗之弟李元婴督洪州,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开阁以来,至1989年其间历经1336年,重修重建29  相似文献   

17.
朱家托 《建筑》2007,(16):69-70
对于游览滕王阁的向往,缘于在中学读书时从《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后来执教高中,又将这篇文章向学生们讲解,对其神韵更加迷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身临其境。最近到南昌旅游,总算了却了这桩多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18.
阆中滕王阁旧称滕王亭子,为唐代滕王李元婴所建,清时俗称"滕王阁".文中梳理了阆中滕王阁的历史沿革,对其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和植物配置等做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红墙黛瓦,亭台楼阁,这座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经中孚泰修缮与集成改造后开始再续"唐宋风韵"。据建筑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古代建筑高级工程师、中孚泰专家顾问吴国智教授介绍,历史上,滕王阁自唐永徽四年建成以来,兴废达28次之多,此前的滕王阁早就毁于1926年的熊熊烈焰中,此后约一个甲子未再重修。1942年梁思成先生根据宋画《天籁阁》中的滕王阁,描绘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七幅,1989年10月8日落成的滕王阁则以此"计划草图"为蓝本所建。滕王阁主体净高达57.5米,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平座廻廊,可俯瞰赣江景色。阁体下  相似文献   

20.
诗词歌赋与杭州城市意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静 《规划师》2004,20(2):91-93
作为中国化的组成部分,诗词歌赋有着重要的地位。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保存了当时的历史化信息,是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中国的诗歌与建筑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歌学赋予建筑以灵性,建筑作为诗歌所要抒发的意境的载体而存在。滕王阁因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而闻名,“落霞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