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私房菜     
LHK 《上海调味品》2007,(10):31-31
我是婺源人,婺源原来隶属于徽州,严格说来我是安徽人。解放前蒋介石为了剿匪剿共,才将婺源划归了江西。 婺源菜挺好吃,有很多米粉做的菜,就是你走在小县城的街上,随随便便喝一碗土鸡面,都鲜美异常。虫菜肉就特别有婺源味。  相似文献   

2.
一杯竹叶茶     
在一个朋友家做客,我的朋友给我端上了一杯绿茶,一种让人一见就明了的绿,让我想起了我在很小的时候喜欢喝的竹叶茶。那是用竹叶放在水中煮后再饮用的一种很特别的“饮料”。尤其,是在夏天,在它冷却了以后再喝,那种淡淡的清香混合在那凉凉的带着一种透明的绿色的水里,让人见了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不是因为它的稀罕,而是它的独特,它小像茶叶茶那样的涩,也不像咖啡那样的苦,更不像那些饮料那样的富有内涵,它就是那样的平凡,平凡的让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李晓 《美食》2013,(9):77-77
人在酒足饭饱过后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美食在民间,美食暗藏在那些毫不起眼的小馆子里。小馆子里的大门、墙壁、地板、桌椅、房顶,都有烟火渗透,一道道汤菜飘散浸润过后的味儿。小馆子里整日飘忽游荡的油烟味,就是烟熏火燎的人生。我热爱着小馆子里的一道道美食,它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一个朋友说过,人在酒足饭饱过后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人生低迷,我就大踏步往那些小馆子走去,每个步子都是扎扎实实的。瞧,我一个人在小馆子里开始啃猪蹄了,开始一个人剥新鲜的花生和毛豆了。我还喝一点酒,  相似文献   

4.
《中外食品工业》2006,(12):28-29
依然记得那个温暖的深秋,与静的邂逅改变了我枯燥的生活轨迹。文静恬美的她总是能在不经意中感动着我,让我发现生活原来有两个人和一个人的不同。本打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选个特别的餐厅,结束我们彼此一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离开故乡云南久了,特别怀念凉米线的滋味。有一天,和楚雄的小翠在网上聊天,我问她:"云南的凉米线到底哪个地方做得最好?"小翠说:"楚雄的凉米线做得最好!不过,要说好吃么,就是我做的凉米线了!"小翠难道是烹制凉米线的高手?我的疑问尚在心里,小翠已把科室里同事封给她的"凉米线专家"的头衔摆了出来,并且还得意洋洋地说整个科室的人无一不是她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似乎越来越热衷于墙角的那些小野花了,那些墙角、菜地、乱石堆,一眼看过去虽是杂草丛生的样子,可是在我的眼里,那里面有许多宝藏。那些在杂草堆里盛开的小得不能再小的花,如果不俯下身子,你就不会发现它们的美丽。而我似乎特别愿意去发现它们。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一个与它们交流的过程。它们在墙角静静地开花,那么小,那么柔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它们,但是它们的开放不是为了赢得我们的目光与欣赏,它们只是踏着春天的脚  相似文献   

7.
寄宿生颠颠     
颠颠是老公表弟家的一个小三花猫,长得实在太有特色了,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硬没分出眼前这小家伙是猫是狗。大脑门,尖耳朵,两只眼离得特别远,鼻子还特别塌。应了那句糗话,真是“鼻子比脸大,脸比屁股大”。据说人要是把五官长成这比例,得有25%的几率是痴呆,可是我觉得它肯定不傻,因为我刚发现它眼睛有问题,这猫就把四只爪子的趾甲都弹出来,牢牢地将自己钉在我手心的肉里,抖都抖不掉,嚷嚷着要跟我回家。  相似文献   

8.
我于前年8月离婚,有两个女儿,离婚时小女儿才四个月,是前妻起诉离婚的.我们离婚的导火索是大女儿的事情:大女儿起初不幸被摩托车撞了头部,后来又被疯狗咬伤面部,留下了多处伤疤.我心疼不已.可前妻是那种只要自己舒服对小孩不特别关心的人,在家除了带小孩其他事都不做.经法院判定,我带大女儿,她带小女儿,我负责出小女儿4年抚养费和大女儿手术费4万元,剩卜财产对半分.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离的时候很潇洒.  相似文献   

9.
美食我来做     
《中外食品工业》2011,(10):12-13
编辑们:你们好! 现在各类美食节目非常多,书店里的菜谱也特别多,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位大厨。我就是自学成为一位“大厨”的。我订贝太已经六年了,不知从杂志中学了多少道菜。我想说贝太的菜谱非常亲民,描述详尽,就像一位朋友在教你做菜一样。说到这我也想提一个小建议,有时菜谱里的用料不是普通超市、市场能买到的,这种情况能不能标注一下哪能买到这样的调料,我想对于我们这种热衷于学习的人就更有指导性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在外用餐的时候,有一个妈妈突然上前来拍拍我的肩膀,问我平时是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吃饭的。我觉得很奇怪,反问她为何会问我这样的问题。因为当时酒店里食客满座,有不少是父母带着孩子在用餐,她为何偏偏问我呢?她说刚才看到我的小女儿自己一个人在吃饭,觉得很棒。她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每次不肯自己吃饭而烦恼。我坦白地说:"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在喂她吃饭吗?而且我也没有特别训练孩子自己用餐。"对方大概不相信我的答案,继续问我:  相似文献   

11.
茶香情浓     
韩伟 《饮食科学》2007,(9):50-50
要说最让我感动和难忘的茶香情浓般的爱情,至今我仍不得不提及我的妻子。她叫郭惠。那时我只是个中学生,迷恋文学和写作,数学特别差,连带着理化也不行。学校人人知道我是个跛脚,教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仆二主》里杨树苗帅气的男朋友,更是《旋风十一人》里足球队主力丁羽,是当下最受追捧的小鲜肉,然而这样阳光的大男孩却对狗狗情有独钟。他对于各种小动物的关爱保护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从小盼到大的养狗愿望终实现提起狗狗,李思澄满脸笑意,他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很想养只狗狗,可小时候家里住的房子比较小,我妈妈说没有地方来养狗狗,让我等将来房子大了再说,但是我一直喜欢。现在家里房子大了,我就跟妈妈说我想养只狗狗,我妈妈没  相似文献   

13.
前两年我就听说过黄龙玉,知道产自云南邻近缅甸的大山深处,还送一块小的标本到香港请我鉴定过。但当我发现它是石英质玉时,我不太留意它,因为已知的石英质玉都是低档玉石。后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的书给我,读后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书中.黄龙玉的色彩,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14.
羊肉泡馍     
我对一个地方的向往,常常是因为当地的饮食. 地方名吃有时候就像一张名片,过桥米线是昆明的风景,米粉是桂林的招牌,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骄傲.因为羊肉泡馍,我对西安向往不已,倒不是说特别馋它,而是向往羊肉泡馍馆内的那种氛围——在街巷深处某个小馆子里,破旧的桌子上,很多人聚在一起掰馍,那是多么快活的一种场景呀.  相似文献   

15.
有味乎糕团     
人的胃口大有偏颇,拿我个人为例,我对节日食品中的年糕、“点心”就很感兴趣,比起有些人一吃糯米食品就胃酸大泛,我是不是就很有点特别呢? 其实,说特别也不特别,因为这是水稻地区的常食,习惯成自然,也就培养出许多嗜食者。  相似文献   

16.
gila 《中外食品工业》2010,(7):112-112
“让人又爱又恨的夏天又到了。夏天好啊,我又可以穿轻薄飘逸的裙子小秀身段臭美一番,然后看着同类回头嫉妒的眼神,心里一阵暗爽。夏天烦啊,骄阳灼晒下皮肤出油花容失色,办公室里恹恹欲睡,特别没劲干活。嗯,那是你烦吧,可烦不倒我,想知道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17.
温泉煮蛋     
正最近有一款某日本公司出品的佛系手游《旅行青蛙》风靡中国大江南北,无数人被这只根本就不与操作者互动的萌宠小青蛙迷倒,时不时地翻开手机点阅又迅速关闭屏幕,为的就是多收集几片三叶草,并看看小蛙儿子给"母上大人"带回来的日本地方特产,甚至有人拿它当风物志、旅游目的地和特产购物指南来对待。其中有一组图片特别吸引我,那就  相似文献   

18.
刘超 《北京皮革》2011,(9):7-15
世界很大,但属于每个人的世界很小。在我的小世界里,我有点小文艺,有点小忧郁,有点快乐的小清新。淡雅、自然、静谧、美好地存在着,自我陶醉,自我沉湎。  相似文献   

19.
现在好吃的东西很多,但各种好吃的东西吃腻了以后,总让人想起从前在天津老家时我母亲做的菜。特别是其中的烧茄子和炒芹菜,那种滋味,不知怎么的,我现在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学,早上起来,把馒头或者大饼掰成小块放在大碗里,上面倒上前一天吃剩的炒芹菜,再用开水一冲,然后稀哩呼噜就吃下去了。那味道真是好极了。然而今天,虽吃了许多鸡鸭鱼肉。火锅海鲜,我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年那种感觉了。害得我这个几十岁的人,总想回家探亲,以便能再吃到母亲炒的菜。 一位文友知我好吃,特地送给我一本从旧书摊上购得的小…  相似文献   

20.
正Q:Emily是你养的第一只狗狗吗?为什么会选择养玩具贵宾犬呢?A:我养的第一只狗狗是一只特别憨厚的雪纳瑞,叫胖胖。胖胖两岁的时候,我想给它找个伴,觉得玩具贵宾犬的体型小,性格也活泼,就选择了玩具贵宾犬。当时玩具贵宾这个品种非常火爆,它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造型,给人的感觉非常漂亮、非常可爱,所以我就选择了玩具贵宾犬作为我的第二只狗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