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玉婷  钱云 《住区》2021,(2):64-71
艺术村作为一个独特地理空间和社区组织形式,其公共空间本是容纳艺术家与居民公共生活及社会交往的物质空间,有些艺术村却没有产生空间的多元与混合,相反出现空间隔离,对艺术村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何各庄为例,在社会分层的视角下运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何各庄艺术家与居民的人群特征和互动情况,研究发现艺术家与...  相似文献   

2.
刘卫斌  施婷  张振华 《住区》2021,(2):56-63
在城市更新中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建已成为深圳等“存量发展型城市”供应保障性住房的主要途径,随之带来的商品房与保障房的空间隔离矛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学界和业界尚未及时对这一新型住区形态及其带来的空间隔离形式和空间公平正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配建型保障房住区,在实地踏勘与观察研究了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空间隔...  相似文献   

3.
马鹏 《城市建筑》2014,(12):375-37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发展的特点与问题。认为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产权界定、制度变迁是大都市郊区社区发展的四个核心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都市人民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0年代以来上海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大都市人居环境的宏观优化原则和微观优化原则,进一步提出人居环境优化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陆锡明 《城市规划》2005,29(12):74-79
上海在国际大都市建设过程中,交通正从配套性的服务建设转变为引导大都市发展的决定因素,必须全力发展综合交通,以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历史为基点,以全球领域为坐标,确立起的对全市交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的重大谋划,包括综合交通发展规模、方向和模式等重大内容,用于协调各子系统,指导重大设施建设项目和各类相关性强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这种演变趋势是社会分异与空间分异等一系列空间过程互动的结果.通过中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比较,并在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治理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汤峰 《华中建筑》2012,(8):96-99
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功能转型与交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为支撑,实证研究了从1988年到2011年交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的互动演化过程,从城市功能转变、交通系统作用、政府政策行动和应对举措入手,深入分析了宝山区从港口工业城市向“宜居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为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广泛展开的大都市近郊区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0年代以来上海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大都市人居环境的宏观优化原则和微观优化原则,进一步提出人居环境优化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大都市边缘区的乡村遗产价值定义进行思辨,试图为乡村的“去留”选择提供一个判断视角和思考维度,并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提出了乡村遗产价值的维育策略.文章认为乡村遗产是活态遗产,特别是对于大都市边缘区而言,其乡村遗产价值判断要以未来遗产价值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估和识别,并对遗产价值发展的连续性进行维育.  相似文献   

10.
彭敏学 《华中建筑》2005,23(2):96-99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宏观制度背景深刻影响下,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驱动下,上海市中心区居住空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该文通过回顾上海市静安区的物质空间发展过程,考察居住空间的几个重要宏观历史发展阶段,试图从城市住区发展与变迁的制度背景、动力因素、行动主体、空间表征等角度出发,解析城市中心区居住空间发展、变迁的外在变化特征与内在规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社会空间在转型过程中的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叶阳 《新建筑》1999,(6):45-46
介绍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改建的方案。对每个路段及广场的风格和设计手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城市时代的来临,城市发展出现一个新的空间单元--都市圈.作为都市圈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概括出影响都市圈空间界定的主导要素为空间、时间、流量和引力,以此为基础探索了一条新型的、综合型的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即分别以四个要素为依据界定都市圈范围,然后对四个范围进行空间上的叠加,取其交集、并集和补集,它们分别对应都市圈的直接影响圈、泛影响圈和间接影响圈.最后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新方法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大都市区治理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关键主题,学界围绕巨人政府论、多中心治理和新区域主义等治理机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治理实践中,任何治理机制都不是全能的,应该遵循交易费用经济学所主张的“区别性组合”逻辑来选择具体的治理机制;这对当代中国区域治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成环境功能多样性是提升街道活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各功能之间应该如何混合,不同的功能复合模式如何影响街道活力,不同类型街道空间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都缺少明确答案。选取建成环境功能多样、涵盖多种街道类型的南京西路街区为案例,使用移动互联网LBS定位数据和POI数据分别测度街道活力和功能多样性。从街道活动强度和稳定度两方面,分析功能多样性对街道活力的影响,并针对性地对南京西路重要路段提出优化策略。发现居住-就业功能的平衡可以显著提升街道活动强度,居住-商业功能的平衡有利于维持街道活动强度的稳定,此外,外部环境设计对街道活力的影响不可忽略。为活力街道的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南京都市圈交通圈层演化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杨涛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0):45-51
本文在调查现状南京都市圈交通设施、公共交通体系的服务水平、都市圈居民来宁的出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南京都市圈现状的交通联系强度,将南京都市圈划分为:主城、通勤圈、日常消费圈和辐射圈。通过分析各圈层的交通特征,明确南京都市圈交通系统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交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都市圈的差距还很大,提出南京都市圈现状交通特征及不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特大城市纷纷采取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来缓解单中心集聚带来的城市病,然而在实践中次中心往往难以形成,因而明晰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对于多中心城市结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以上海都市区为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并与北京都市区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丰富的劳动力要素与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上海和北京就业次中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本与距高速公路距离对上海都市区就业次中心形成也具有正面影响;主、次中心的空间相对位置和经济结构因素也显著影响次中心的形成,但北京和上海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北京就业次中心倾向于靠近主中心分布,服务业增长较快的空间单元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就业次中心;而上海就业次中心倾向于远离主中心分布,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均对就业次中心形成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政策对于北京、上海就业次中心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应并不如预期明显。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代国际跨国移民现象愈演愈烈,跨国社会空间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分析南京国际社区的发展演化历史及其空间布局特征,发现近年来国际社区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3个涉外居住圈.其次,结合质性访谈与调查问卷对苜蓿园大街周边国际社区的社会空间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国际社区推进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发展,国际居民的居住、行商、消费等行为与本地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对国际社区社会空间形成因素做进一步总结分析,希望为南京以及其他城市国际社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指出1990年后发达国家都市区的空间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其新型居住社区、新型产业工业、新型商务办公、新型商业休闲空间形式变迁;总结郊区化推进下的区域经济空间整合和旧城更新带动下的功能与结构重组过程.运用“行为-流”概念模型阐述发达国家都市区空间演化过程;从全球化和本地化两个层次分析行为主体与流空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推导发达国家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认为七大因素推动全球化和信息化下的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包括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区域宏观政策引导、科技与产业结构演进、交通信息网络构建、资源能源系统重组、生态保护与格局重构及社会文化体系碰撞,并分析了因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的高城镇化率背后是显著的半城镇化现象,未来从数量增长到内涵提升将是特大城市郊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课题。以上海市为例,从人口、经济和空间发展等方面论述特大城市郊区城镇化的若干宏观特征,从本地农民和外来农民工两个城镇化主体,剖析了郊区农村低成本居住空间短期供需"均衡"及两个主体不完全转型的发展悖论;进而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微观的行为主体选择视角和宏观的制度性结构变迁视角来解释特大城市郊区特有的半城镇化困境——一是非均衡的制度变迁及产业、空间方面的系列倾向性政策造就了郊区城镇化的诸多结构性矛盾;二是均为理性经济家庭的本地农民家庭和外来农民工家庭基于资产最优配置原则做出的"约束性选择"更深化了这一矛盾。最后,从制度改革、空间政策等方面提出若干应对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The article assesses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Nan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facilities is generally in disequilibrium within the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In particular, it demonstrate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cross districts. District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s have a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and show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s amongst themselves. However, equity and efficiency differ in urban fringes and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