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双轮底工艺浅议张德才,王树龙,刘兴照(江苏泗洪双洋酒厂,223907)一前言浓香型大曲酒所含的代表性酯类是己酸乙酯,它和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共同构成名优酒的三大酯类,而已酸乙酯又是浓香型酒风格中的主体香。因此如何提高酒中已酸乙酯的含量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双轮底糟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双轮底糟的利用李国红,李大和(四川射洪沱牌曲酒厂)(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浓香型曲酒“双轮底”发酵技术于60年代中期试验成功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经过近30年的生产实践,确实证明双轮底发酵是提高浓香型曲酒质量的极其有效的措施。双轮底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双轮底醅薄层串蒸法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已酸乙酯含量显著提高,酒质明显改善,且找出了最佳串蒸部位,即单层串蒸法为甑桶上部,双层串蒸法为甑桶的中部和上部.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通过将双轮底发酵工艺应用于特香型白酒酿造生产中,研究了双轮底发酵工艺对不同糟醅层的特香型基酒风味物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轮底发酵工艺窖池产量为171 kg,比对照窖池低15.8%;双轮底发酵工艺总酯含量为8.27 g/L,比对照丟糟样品高49.8%,两者的总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轮底发酵工艺高级醇含量低于对照丟糟样品;双轮底发酵工艺乙酸、乳酸、甲醇、异戊醛以及大部分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丟糟样品(P<0.05)。双轮底工艺白酒绵甜感、糟香味以及辣感与对照丟糟样品相比较为突出,两者的窖泥味都比较明显;对照丟糟样品酸味更显著,原料糟和对照混合样的口感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原有酿酒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双轮底"回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采用"双轮回酒"发酵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可使入池和出池酒糟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适宜的酸度,达到正常配醅;回酒发酵可增加酯化底物,为酯化创造条件,提高酒质,提高淀粉出酒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窖底酒醅进行多轮次循环发酵,得到高质量的多轮底发酵酒醅。同时,应用酯化酶回沙工艺强化积累多轮底发酵酒醅中的风味物质。然后将发酵好的多轮底酒醅与上层30天发酵酒醅混合蒸馏,使得多轮底酒醅中丰富的风味物质在酒精浓度相对较高的上层酒醅中得到充分的馏取。最后参与蒸馏的多轮底发酵糟醅与上层30天发酵的糟醅混合均匀后进入下一轮发酵。结果表明经过本试验可以将本厂浓香型白酒生产发酵周期缩短至30天,与42天生产发酵周期比较,窖池周转率提高40.6%,原酒特一级品率提高25%、特二级品率提高16%、优级品率提高25%、一级品率提高6%,各级原酒己酸乙酯含量提升2-3倍,四大酸、四大酯比例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7.
刘义刚  李兰 《酿酒科技》2006,(1):56-58,61
青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矿物元素和β-葡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绿色有机食品。穹酒是康巴地区(四川康定和西藏巴塘)人民对青稞酒的称呼,是青稞经蒸煮、糖化、发酵、调配、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而成;其色泽淡黄自然,酸爽甜润,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糖度为8%-10%,酒度为6%-8%(v/v),酸度为0.4%-0.8%。糖化发酵阶段使用1%的混合酒曲和15u/g的酸性蛋白酶及0.1%的黄酒活性酵母;制备醇香糖液时添加0.1%的糖化酶和β-淀粉酶,提高含糖量和品质。生物酶和酵母的使用与现代化酿酒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穹酒由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能防止穹酒酸败的产生,提高出酒率,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8.
孟勤燕 《酿酒》2013,(6):50-52
在白酒发酵双轮底工艺中。对双轮底发酵酒醅进行加曲与不加曲试验,共进行了两轮试验,每轮试验中挑选四个窖池,两个试验窖两个对照窖。通过试验证实:西凤调味酒生产采用双轮底发酵有利于提高酒的质量。双轮底酒醅宜添加大曲继续发酵为好。  相似文献   

9.
双沟酒韵     
史文贵 《美食》2003,(2):56-57
  相似文献   

10.
许玲 《酿酒》2010,37(1):49-50
多粮风味酒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只是其产生的比例很少。主要介绍了几点在多粮风味酒生产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隋明  张凤英  吴霞  唐贤华  周文 《酿酒》2020,47(1):50-52
以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为例,通过与其它类型白酒的对比分析了在原料、工艺等方面的异同,同时也针对浓香型白酒在酿造中的一些操作环节及关键点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提高我国的白酒酿造企业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品质同时简化其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益,为我国的浓香型白酒走向世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白酒酿制的生产中,糖化发酵的原料是影响酒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对几种不同的发酵原料按不同配比进行比较,以获得最佳的发酵基质,改进广东米酒的酒质和出酒率。结果表明,高梁等原料的加入的确能改善白酒的酒质,但随着这些原料加入量的增加,与广东米酒原有的风味和特色差距增大,而且非大米原料的加入量增大,会降低白酒的出酒率。试验获得的最佳原料配方:大米58.8%,高梁9.8%,玉米6.4%,糯米9.8%,小米4.7%。  相似文献   

13.
采用"窖泥培养液灌窖"、"双轮底发酵"、"回酒发酵"、"加香泥板"、"中高温曲混合使用"工艺生产优质基酒,提高基础酒的己酸乙酯、总酯和其他成分含量,再经精心勾兑加以贮存,解决低度酒香小味淡的问题,保持优质大曲酒原有的风味.将优质大曲酒加浆降度38%vol,采用冷冻过滤工艺处理,生产出张弓低度优质大曲酒.鉴定结果:无色透明、香气浓郁、口味醇和、甜味可口、酒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谢旭 《酿酒科技》1999,(4):27-28
简述了蒸煮在浓香型曲酒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蒸煮要求,并从影响蒸煮时间的因素入手,粗析了原料品质、原料粉碎度、打前量水情况、润料时间、醅质状况,拌料及上料操作、蒸汽品质等因素对蒸煮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枝江大曲酒属浓香型白酒,产品特点为“窖香、曲香秀雅,口味绵甜、甘爽,后味悠长,酒体丰满,个性明显”。在酿造过程中原料、窖池、工艺、技术的不稳定是影响枝江大曲酒质量、产量的主要原因,尤以工艺控制的粮、糠、水、曲、温、酸、淀粉、糟醅等因素影响最为突出,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准确、科学地掌握各因素的工艺参数及相互间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优质浓香型大曲的生产应因季节不同而控制不同室温 ,春季以4~5月为佳 ,室温控制在15~20℃ ;秋季以立秋前后 ,室温18~25℃为宜。配料比 :小麦85 % ,大麦5% ,高粱3 %~5% ,黄豆2% ,老曲粉3%~5% ,粮糟粉2 %。拌料水分40%~42 % ,水温30~35℃ ,曲块体积33~34cm×12~13cm×6~7cm。低温培菌期(入室后的前24h) ,控温25~35℃ ,第二天35~45℃ ;高温期 ,品温达60~70℃时翻第二次曲 ;保温排潮期 ,品温降至35~40℃时翻第三次曲 ,以后进入生香稳定期。成品曲淀粉含量58 % ,水分25% ,酸度0.85。(晓)  相似文献   

17.
介绍白酒及白酒制造业定义,总结酿酒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国内清香型小曲酒酿酒机械化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利用致中和现有的酿酒设备,在结合致中和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探寻小曲酒酿酒机械化之路,为清香型小曲酒酿酒机械化建设进行构思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为强化发酵,降低成本,提高出酒率及酒质,在大曲酒生产中应用了干酵母和糖化酶进行生产试验,在同一车间生产稳定的3个班组进行。干酵母使用方法分干,湿两种。结果表明,干酵母用于浓香型大典酒生产,可提高淀粉出酒率1%-3%,对酒质无明显影响,湿法较干法效果好;同时使用干酵母和糖化酶,淀粉出酒率可提高2%-4%,但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仍以湿法优于干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嗅觉、味觉,鉴别新酒质量的一门技术,简称生产评酒。生产评酒的要领包括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和了解酒的风格;同时生产评酒还必须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与勾兑相结合、与化验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王守备  王化斌 《酿酒》2020,47(1):57-59
秋季立茬是浓香型大曲酒生产的关键阶段,主要围绕降酸酯、排除阻碍发酵物质等,对立茬生产工艺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大曲酒生产顺利进入正常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