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为探索过渡段在6cm以内的新型双色等线密度段彩纱编织纬编针织物时色段错位循环图案形成机制,通过实验试纺试织并结合计算机方格填色模拟,揭示织物上菱形图案受段彩纱总循环段长、色段段长比及织物幅宽用纱量的影响。当织物幅宽针数接近n/2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时,菱形图案的清晰度高;当幅宽用纱量以纱线总循环段长1/2的整数倍增加时,幅宽内菱形个数成1/2整倍数增加。并给出幅宽针数为n/2±(0~1/8)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内时纯色菱形块长宽高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估算成纱强力的纤维强力利用系数时,把细纱看作是纤维按螺旋配置的层状结构。而气流纱具有独特的结构,所以在估算气流纱强力中的纤维强力利用系数时,要从它的实际结构出发。研究了66个18.5号的气流纱横截面中纤维分布的照相图,测量了成纱截面中从纤维到重心的距离。把所得的总数划分为六个组,这六个组在实验中相应为纱截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羊绒和桑蚕丝纺制丝绒混纺珠片纱,详细介绍了珠片纱母线原料的选择、丝绒混纺珠片纱母线的两种纺纱工艺,以及珠片纱的制作过程。采用100%羊绒纱和丝绒混纺珠片纱编织立体网状菱形结构和添纱款两种风格的针织衫,分别从设计思路、密度控制、组织款式、织造方法、尺寸控制及后整理工艺方面,详细介绍了珠片纱在上述两款针织产品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现代纱线退绕理论结合张力测试,对整经时片纱张力分布规律作了研讨,导出了表达片纱张力分布的数学公式,并对均匀整经片纱张力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单面毛圈圆机上编织毛圈组织时,须采用特制的双孔导纱器将地纱和毛圈纱分别垫在沉降片的片颚和片鼻上,然后织针下降进行弯纱,从而形成了具有拉长沉降弧的毛  相似文献   

6.
在GA014型络筒机上反倒筒纱的过程中,纱线易将电子清纱器检测头的电缆线磨断,导致电清检测头出现故障.经过多次观察与试验,设计出一种反倒筒纱用导纱钩. 在制作过程中,结合设备状况,将5个锭子的导纱钩安装在1个导纱钩支架上.导纱钩支架可用扁铁制作.截取两段长5 cm的3 mm×30 mm扁铁垂直焊接在长130 cm的扁铁两端,并钻7个直径6.8 mm的孔,见图1.其中一端的孔做成长方形槽,便于安装.导纱钩可用报废的探纱杆或打包用的圆钢丝制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位衣织机氨纶纱嘴,包括有纱嘴主体,纱嘴主体上端设有纱嘴固定孔.下端设有纱嘴固定螺丝.所述纱嘴固定螺丝处加装有导氨纶丝轮固定片,导氨纶丝轮固定片下端连接有导氨纶轮.在纱嘴主体上、纱嘴固定螺丝下方设有导纱孔,所述导纱孔倾斜设置。其靠近导氨纶轮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纱嘴有效的隔离了纱线和氨纶在编织过程中因一起运行容易引起缠绕纠结,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梭子往复走动时布边的纬纱带入布面而造成拖纱织入,在筘座脚上安装一个转动盒,盒内装有三片压纱片,压纱片上装有三支压纱针;在筘帽上装有上压纱板,上面贴有绒布,筘座靠近四梭箱处开有2厘米阔的槽,安装下压纱板.由于压纱片随四梭机构的运动而转动,使压纱针上、下摆动,压纱针在向上时同上压纱板接触,在向下时同下压纱板接触,从而起到了分隔和压住停压梭箱内的纬纱作用.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效果好.能解决多梭织机在生产格子织物时,因拖纱织入布边造成的质量问题.(多梭织机防拖纱装置示意图如右)  相似文献   

9.
浆纱织轴卷绕片纱张力横向差异率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分析造成卷绕片纱张力横向差异的原因,指出主要是由压纱辊和拖引辊的挠度变形产生间隙造成的。通过力学分析,合理设计,改变压纱辊的辊体的变形方向,利用压纱辊的变形使压纱辊和拖引辊之间的间隙消除,从根本上解决卷绕片纱张力横向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RX—PL2型提花毛圈机为例,针对提花毛圈大圆机沉降片运动曲线的特性,分析了水平提花轮与沉降片的啮合关系,探讨了提花轮齿及其钢米控制沉降片的运动状态,研究了由沉降片三角和由提花轮控制沉降片的运动曲线与织针运动曲线的对位关系,并分析了毛圈纱垫纱位置与弯纱成圈的各种状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浆纱回丝,提高浆纱质量,分析了浆纱回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指出:双浆槽浆纱机两组经纱分别进入两个浆槽,走纱路程不同,设定退绕张力时应对两组经纱分别对待,不能一味采用等张力退绕;对于进入一个浆槽的一组经纱,各经轴之间回丝长度有差异,应检查经纱退绕控制机构(气缸、制动力臂等)工作状况,另外还应加强对整经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织物宽度方向的经纱张力不匀将会造成织造困难并导致织物质量下降。目前,纱线长度补偿使经纱张力均匀化从技术上讲是不可能实现的。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纺织技术研究所(ITA),正在对一个有望减少经纱张力不匀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和影响的研究。分段经轴系统可用于提高织物质量和制造过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织造效率,普通经轴被10个很窄的、分别独立控制的分段织轴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机织面料的立体造型效果,提出了具有较强立体肌理特征的褶裥结构设计与织造方法。针对整体褶裥一次成形织造中存在经纱张力大幅波动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机织整体褶裥的成形原理和过程,分析了整体褶裥成形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送经系统。送经机构设计及产品织造结果表明:褶裥部分织造时,地轴经纱停止送经,但受花经打纬时钢筘往复移动的影响,其张力在45 cN 上下波动,而花轴经纱张力在20 cN上下波动,可满足褶裥织造对经纱张力要求,且能实现整体褶裥的高效稳定织造;同时,整体褶裥的每褶长度可在0 ~23 mm之间变化,具有较明显的立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调节式送经机构优化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利照 《棉纺织技术》2000,28(10):586-589
针对1515系列有梭织机在织造过程中存在送经量和经纱张力都不能保持恒定的问题,提出对调节式送经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将随机张力变化对送经量的调节和织轴直径从大变小对送经量的调节相分离,以保证送经量和经纱张力保持恒定,并给出了该机构中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计长装置、伸缩箱浮动装置、经轴制动装置、车头墙板方面介绍了ZGA121型整经机的优化与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6.
这个项目所取得的结果展示了如何采用扁平经纱织造致密面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实现高产量和高质量,又可改善材料的各种特性.因此,这种织物的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这些改造采用的都是市场上有售的部件,无需特别的手段.改造之后,经轴和织造区之间的自由纱段最小化、经纱张力更均匀.经轴和织造区之间根据扁平纱的几何形状设置导纱器,并应用了特殊的综丝,明显减少或避免了经纱在整个经纱方向出现捻度.  相似文献   

17.
用普通织机开发花式纱罗产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辉 《纺织学报》2005,26(6):96-98
介绍了利用普通织机生产花式纱罗织物的方法,包括制作安装第2只织轴,设计产品工艺参数,制作专用钢筘和绞经张力控制系统,纱线的选用,上机图的合理绘制,经纱上浆,准备和织造生产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等。花式纱罗织物生产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基综提起时,张力调节杆向前运动的量,使其释放出相应长度的绞经纱,满足开清梭口的需要;其次还要选用合适的浆料,并保证浆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传统经轴染色过程浴比大、生产效率低、耗水量高、排污量大等技术瓶颈,通过研制立式经轴染缸设备及连续染色系统,开发经轴连续染色技术,介绍了经轴连续染色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锦纶织物染色,测试连续10次染色织物的色差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经轴连续染色10次的锦纶织物均匀性和重现性较好,且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所生产的产品能满足质量要求;经轴连续染色废水可循环使用,大幅降低染色废水的排放,减轻了末端污水处理的负担,实现染色过程降低污染,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达到清洁生产和提质增效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算法的经纱张力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纱张力稳定性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得到经轴转速与经纱张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实现控制器对经纱张力的准确控制,建立了织机运行过程中的经纱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以单神经元自适应算法为控制算法、以单片机MCF5213为处理器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器。将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与常规PID算法的控制效果做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对外界扰动具有更好的抑制性能。以RFJA10喷气织机作为现场调试平台进行台架试验。实验数据表明,该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提高了张力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道兴 《纺织学报》2007,28(12):110-112
通过观察分析,对无测量反馈装置的电子送经系统的经轴线速度计算公式提出疑义。针对目前研究电子送经计算公式的相关文献及Karl Mayer公司的最新资料都将经纱视作刚体来计算瞬时送经速度,以此作为控制瞬时送经量的指令,指出这种计算公式存在计算误差,其误差属送经系统中固有的微量误差,无法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给予消除。并进一步对该误差作了定性分析,认为其定量分析十分繁复,建议立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