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服装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一种形态类型。服装设计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其次,要符合人的审美要求。人类对服装的审美脱离不开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创造服装美的服装设计师只有与其个人修养全面结合,不断积累设计经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具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服装企业越来越希望通过民族的审美传统树立本土设计美学的视觉和风格,但多数的品牌设计对中国审美文化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视觉符号上。文章通过对中国审美意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总结出具有中式审美服装的设计方法,为国内从事中式服装设计的品牌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探究,不仅要立足于艺术形态对其进行分析,还要从实用艺术的角度进行探讨,从而使古老的敦煌艺术与现代设计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对敦煌设计艺术美学的探讨,主要立足于"由器入道"的研究思路,从敦煌石窟艺术的基本形态出发,系统分析敦煌艺术中蕴含的现代审美理念,总结敦煌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应用相结合的途径及方法。基于此,本文拟重点探讨敦煌设计艺术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和服装分别通过听觉和视觉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但这两种艺术类别之间内在的神韵则是统一的。音乐和服装都能使人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它们之间的结合则可以产生一种联觉的效应。对音乐视听联觉的研究,更有利于发掘欣赏者对二者关系的心理反应,使服装设计的形式更加丰富,从而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观赏度。  相似文献   

5.
民族服饰图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服饰文化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显示出其独特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文章主要从民族服饰图案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从中提取它们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并通过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阐述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以使我们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吸取其精华,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装。  相似文献   

6.
服装设计是设计艺术中与人体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实用性学科。人们穿着服装的目的除了遮掩、保暖等功能之外,还有装饰审美、舒适方便等要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和进步、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改变,导致原本一些合理的设计也变得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服装生产厂家和设计者对新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对服装结构和构成的合理性进行实验分析,使产品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由"艺术概论"、"设计概论"和"设计美学"三个部分组成,审美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文章从存在方式,发挥作用、本质与目的、设计形态与设计过程等方面阐述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审美特征、审美要求和审美实质,诠释了审美活动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审美淘汰产生,其次介绍了审美淘汰与浪费的关系,审美淘汰有可能产生浪费,以及审美淘汰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最后,总结审美淘汰促进设计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以其商业化,通俗化的形象,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成为时尚并随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波普的出现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流行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以大胆创新的主题、材料和形式,结合音乐,服装,电影和绘画,走进了高雅的社交场所和时尚变幻的街头,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本文分析波普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并结合实践探索,旨在提出波普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给服装设计领域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服装设计行业的多样性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一些设计师和研究者在植物印染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使得植物印染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拓展。植物印染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印染技艺,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生长的含有不同色素的植物进行色素提取,再应用于纺织服饰品。植物印染技艺受到了返璞归真和回归自然等基本思想的影响,使得这种印染技艺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此种技艺可以把现代审美理念和民间技艺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并应用在服装设计中,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基于此,文章对植物印染的发展与特征、在服装与纺织品设计领域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与植物印染的结合应用与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得出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应用于整个服装设计之中,取材于天然的植物印染并结合现代技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可以促进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发展,并是未来服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技术美是自然科学在机械化大生产应用中呈现出的美学因素,它带动了技术的日趋人性化和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成为现代设计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技术美的概念、技术美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特征、技术美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技术美做了系统探析,提出只有辩证的将技术美与设计的其他美学特征要求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现代设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代设计美学的学科建构必然要基于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现代设计美学与美学,现代设计之美的特质,设计与艺术,设计之美与艺术之美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学为主线,阐述什么是美学以及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从中国古代儒家美学谈到西方的审美理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学家思想给现代设计遗留下的宝贵资料。结合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样式以及传统美学提倡的以“和”为贵,使设计师可以在传统工艺产品的范围之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实质以及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设计当中去。最后谈到美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画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逐渐被动画领域所吸收,成为现代动画技术的关键基础。动画造型是动画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品评一部动画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南朝谢赫的"六法论"是我国古代现存关于艺术审美的重要美学原则和标准。本文尝试用传统的"六法论"与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相结合,分析动画造型的设计方法与制作技术,总结出一个优秀的动画造型如何结合六法论原理进行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15.
拼布艺术具有秩序美、肌理美、色彩美、工艺美和意境美等审美特征,将拼布艺术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可以丰富服装设计的元素和表现形式。对服装风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服装设计师开始大量借用中式服装中披挂,直线裁剪,抽褶等设计手法;本文通过分析平面结构服装的特点,对二维平面服装与西方立体服装进行对比,从审美和实用这两个角度,阐述平面结构式服装的特点。列举其设计形式的多变性和功能的舒适性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指出平面结构形式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致杰  严波  杨晶晶 《软件》2021,(1):117-120
智能论方法学是现代设计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从长期的手工劳作迈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设计师来说工业产品不仅仅要具备艺术审美功能,还应该在提供创造和传达设计思想的灵感环节设计出符合美学标准的作品。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学中运用智能论方法中计算机辅助求解、设计、控制具有搭建理性空间构图和形式美学的突出效果。以Matlab、Rhino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例,对函数图形、图像分形进行函数求解,从而得出最优满意度的工业产品外观的基础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它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素材。在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时,不但要学会使用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融入国际现代设计大舞台中,还需要汲取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我们的设计才更具有鲜明特色,流行才更长久。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意义。从造型、色彩、面料和图纹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特点,着重阐述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意境、城市标识设计审美意境的概念、特征以及审美意境的价值,提出"意境标识"这一概念,探讨如何营造城市标识设计的审美意境,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审美意味的标识。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国画中意境说理论所倡导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造境生",论证了意境提出对于传统文化与美学在城市标识设计中传承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就其结构性内容和对个体的诉求上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现代城市标识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意境创构的表现语言,努力尝试寻找属于我国自己真正的艺术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20.
大唐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开放性的世界文化。而唐代纺织业空前发展,在织锦艺术上无论品种,还是技法、工艺都出现飞跃,繁荣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唐代宫廷织锦纹样的演变历程、艺术审美、影响因素来阐述唐代宫廷织锦纹样的美学价值,探索本土民族文化内涵,给现代设计创造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