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丽方 《世界建筑》2002,(11):83-85
19世纪西方建筑的历史从很多角度去看颇难理解,重新认识多年来闭口不谈的建筑装饰问题的重要性,可以更完整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建筑本身。  相似文献   

2.
谢殷睿  宋科 《建筑师》2021,(5):15-25
《弗莱彻建筑史》是西方建筑史学界的经典著作,自1896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历经20次版本更迭.作为一部全球建筑史,《弗莱彻建筑史》关于中国建筑的相关论述代表了同时期西方建筑学界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较高水平,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版本更迭中不断更新,折射出西方建筑学界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持续深入.本文以《弗莱彻建筑史》版本更迭中有关中国建筑论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提取四个代表性版本,即1901版、1921版、1987版和2019版,分析各版本的时代背景、论述方式以及与同时期世界范围内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关联,旨在从一个侧面回顾20世纪以来西方建筑学界对中国建筑史的认知演进脉络,并反思世界建筑史学思潮的内在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3.
阿飞 《中州建设》2008,(17):80-80
1939年,梁思成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从1942年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历时两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先生从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的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作为在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一项重要交流活动“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将于6月18~28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正式展出。1999年3月15日,该展览组委会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著名专家刘开济、萧默、王明贤、李先逵发表了精彩演讲。本刊...  相似文献   

5.
在接受西方建筑思潮的时候,昆明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与大度.除解放以后曾一度刻意消除西方主流建筑的影响以外,昆明建筑始终是勇于吸纳外来强势文化,并把外来经验与昆明原有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由此形成了所谓"无派之派"的"云南派".  相似文献   

6.
《建筑创作》2006,(2):i0020-i0022
在《世界现代建筑史》的提要中,此书被描绘为“到目前为止论述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发展的最完整的中文史论著作”,以及“迄今为止国内同类型著作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度的一本”。然而在我看来,这非但不是一个令人欢呼雀跃的学术事件,反而再次提醒我们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中国的世界建筑史研究仍处在一片贫瘠的状态。(本文所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作者:王受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12月第一版,2000年九月第二次印刷,定价:70.00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前期是中国建筑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此时形成了一种融合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于一体的新的建筑理念,而曾经盛极一时的“中国营造学社”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也曾有一些建筑理论方面的著作提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至今尚未有人具体研究过“中国营造学社”与20世纪前期新兴的中国建筑思潮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核心,从文献研究、学术活动、建筑师及职员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这个学术团体对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想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20世纪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就其根源、现代建筑师、推陈出新及风格多样化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骆小庆  童艺 《重庆建筑》2023,(10):68-70
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建筑文化自信,基于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西方建筑史》的教学实际,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记忆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和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三大问题,从梳理教学资源、优化“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提升建筑文化自信的教学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9)
该文从中国20世纪前期的美术史出发,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着重阐述了20世纪几位代表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们所秉持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并对比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精神追求,从而得出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王凯  王颖 《时代建筑》2014,(6):28-33
文章通过图绘的方式,回顾20世纪中国主流建筑专业媒体中的核心话题,并试图提出结构性把握中国20世纪建筑话语发展演变的四种特定的观察视角,从中整理出四条隐含的线索。通过回溯这四条线索的流变和演进,从而透视出媒体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20世纪初的抽象艺术观念和视觉语言进行了剖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观念还原"和抽象艺术对建筑的影响所存在的两条路线。以期帮助学生从抽象艺术的角度展开对建筑的理解,对学生将艺术观念作为建筑创作源泉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国际上保护20世纪遗产理念的提出过程,阐述了晚近遗产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在比较国内外登录保护建筑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对建成不足50年历史的建筑遗产、建成环境和文化景观的保存状况和潜在危机进行了分析,呼吁尽快建立我国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4.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市规划学界始终缺乏一个自己的基本理论平台。而规划学科一方面向社会、经济、生态领域扩展,另一方面内部的子学科又不断进行裂变,使得“规划的理论”的核心本身更显得“心虚”,“规划的理论”的概念和定义在讨论中愈加纷乱。本文从规划工作的核心出发.将规划的理论分成两大核心:规划目的和规划过程。通过对过去的100年西方规划理论的发展走过的文脉,以求建构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全过程的纲要。  相似文献   

15.
吕舟 《建筑师》2018,(4):45-55
文物建筑保护作为一种非传统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历史研究,特别是建筑历史研究需求的促进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20世纪80年代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引入,导致了保存真实历史信息与强调以恢复原状为修复目标的观念碰撞,影响了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形成和调整。2000年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实现了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与国际文化遗产接轨,为21世纪中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实验建筑师存在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勇 《华中建筑》2007,25(8):202-205
20世纪中国实验建筑因实验的超前意识而不成为主流,但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几位富有代表性的实验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的分析,彰显他们及其作品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中西建筑园林文化交流背景下,重点围绕18世纪启蒙时期在法国传播、散布的有关中国建筑、园林的资料,包括文字、影像及建筑物等,研究讨论了这些资料和建筑物的来源、分布以及对法国相关艺术的影响,从而补充完善中、西建筑园林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祥 《华中建筑》2006,24(9):12-13,15
18世纪末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该文通过对人类理性发展及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历史考察,提出在近代理性认识变化的思想背号下,新古典主义建筑表达了人们对建筑理性的进一步认识,并阐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表现方式。目的是理解理性传统在西方建筑发展中的连续性,改进我们当前的建筑实践。  相似文献   

19.
崔勇 《华中建筑》2008,26(6):108-110
该文研究的思虑和论述将不局限于以往编年史研究方法,而是以斯宾格勒式的历史形态学的价值取向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史迹作为一个动态整体来予以文化哲学意义,其中,又以唯物的建筑史学观阐述意识到的历史形态和20世纪的建筑文化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倾听21世纪的声音: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浏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学术论文集共收录了39个国家的100多篇学术论文,追忆历史,展望未来,来自全世界的作者们对21世纪建筑学的积极思考都聚焦在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文化,建筑学与职业精神 ,以及建筑建设与青年建筑师这6个分题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