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晶晶 《建筑》2012,(2):72-73
本文通过对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购物中心的安全疏散对策.即通过延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和缩短需用安全疏散时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孙凌  秦洛峰 《建筑与文化》2009,(11):108-109
本文介绍了德国城市形态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层次,通过实例分析了城市形态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正面负面影响,指出了城市形态规划与城市和谐发展的互利关系,强调了城市形态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惠无央 《山西建筑》2005,31(18):30-32
探讨了城市形态是构成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形态特征,这种变化是城市这个“有机体”内外矛盾导致的结果,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等,分析了城市是一种动态性形态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周玲娟  庄宇 《城市建筑》2021,(22):27-32
高密度城市中,高密度建筑街区容易造成微气候恶化,建筑形态的定量测度与微气候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为城市设计实践及导则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聚焦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通过对高密度街区样本的城市形态指标的提取并对其微气候核心评价要素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指标的关系统计、分布分析等方法,得出影响微气候评价的关键指...  相似文献   

5.
减弱热岛强度的城市形态布局关键参数与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津市1992—2013年7景夏季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城市形态与反演城市热岛强度,利用ArcGIS与MATLAB等大数据分析计算软件,定量研究城市形态布局与热岛强度的响应机制与参数曲线,提出了热岛强度双指标测度的概念算法,即最高热岛升温和热岛升温总量。结果表明: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形态面积的增大而上升,总体上城市形态总面积与最高热岛升温、热岛升温总量都呈线性关系;城市形态离散度和临近度,与最高热岛升温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而与热岛升温总量呈线性关系;斑块面积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50km2以上的斑块,面积与最高热岛升温呈线性关系,与热岛升温总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周长面积比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与最高热岛升温成S曲线关系,当介于[0.005,0.04]时则与最高热岛升温呈四次曲线关系;斑块分维数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最高热岛升温呈线性关系,与热岛升温总量呈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形态与城市外部空间微气候之间进行关联性研究,提炼了城市肌理形态、城市肌理体量单元等概念,及热舒适度、风舒适度和呼吸性能3个舒适性指标,同时为城市肌理优化提出了街区整合度、建筑群离散度、建筑朝向指标和体型系数3组指标,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提出了街道贴线率和街阔整合度2组表述指标,并提出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城市模式具有深刻的哲学底色和文化内涵,但随着对营城建制的不断关注,主要的研究成果却集中在秦汉及之后的王朝时期,先秦时期城市发展尚未得到重视。该文将先秦城市作为研究目标,致力于探究先秦城市形态发展的整体趋势。先秦城市形态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并分别辨析不同形态出现的具体原因,继而指出两种形态间的关联系时代变化下城市职能转变所致。最后通过对现有城市遗址归纳整理,得出先秦城市形态以对称式为主,非对称式为辅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复杂问题的外在表现,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识别它、解剖它,包括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主要介绍以建筑学背景为主的意大利和法国城市形态研究,并对近年来主要的国际交流活动———城市形态国际专家研讨会作简要介绍,从中概括出建筑学领域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形态领域的研究,辨析了该研究一系列的进展及转向:从狭义物质形态讨论到融入社会经济学解析,从结合历史图像及文献的定性研究到基于遥感数据的定量分析从集中与分散的模式比较到引入空间指数的分形计算及景观梯度理论的可持续性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城市形态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当代苏州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梳理其历史脉络,探讨其规划和建设模式,探寻其演化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杨俊宴  马奔 《城市规划》2015,39(3):54-58
天空可视域对改善城市通风环境、驱散低空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保证良好的天空可视度也是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实践探索研究和国内外文献分析,梳理城市天空可视域测度的多种方法,对城市空间各项相关指标进行解析,建构计算天空可视域的技术途径,并以此建立天空可视域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城市天空可视域的定量化评价,进而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区域内复杂的建筑布局和形式导致了建筑间的多次反射辐射现象,而这种多次反射辐射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区域内热环境的分析。以建筑间多次反射问题理论为基础,将城市综合反射率问题转换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关联的几何参数问题,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操控性。最后引入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了考虑城市空间几何结构影响后的综合反射率,结果显示综合反射率比未考虑多次反射情况下的值要低32.4%,该结论为城市热环境分析中反射率设定值的修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热环境.揭示街道可视因子对街道峡谷微气候和热舒适度的作用机制,可以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选取杭州市典型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和数据分析发现,在夏季午后,不同街道峡谷内微气候和热舒适度存在明显差异:各街道峡谷之间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生...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特殊微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016年及2017年武汉和郑州夏季移动实测数据,探讨不同气候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不同用地属性(商业和住宅)以及不同城市空间形态指标(天空开阔度、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对夏季午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影响机理,并基于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各项指标与夏季午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夏季午后,建筑的遮阴效果是对城市气温影响最为关键性的因素。特别是在郑州,建筑密度和天空开阔度2个因素最为关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比之下,武汉气温值与建筑遮阴效果的相关性低于郑州,说明干热环境下太阳辐射对气温的高低起决定性因素,而湿热环境下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The London Olympic Parkland represents a substantial area of redevelopment with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modify urban temperature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neighbourhood-scale model of the type that can be used to analyse the impact of large developments on the urban heat island, using the London Olympic Parkland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Atmospheric Dispersion Modelling System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del, the impact of the urban surfaces for the Parkland area (~16 km2) is modelled at a 400 m2 grid resolution for the pre-Olympic, Olympic and Legacy periods. Temperature perturbations from upwind values are simulated for the periods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the Parkland has on local air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impact that large impermeable features such as the concourse might have on increased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Olympic period design conditions. In comparison, a Legacy scenario shows temperature reductions from the pre-Olympic period due to an increase in vegetation coverage.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黄大田 《城市规划》2002,26(9):77-79
全球变暖和热岛效应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能源规划及能源政策、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交通规划与交通政策、绿化系统的规划设计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有效地减缓和控制全球变暖和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郭飞  赵君  张弘驰  王哲  宋煜 《风景园林》2020,27(7):79-86
中国已从高速城市化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下,未来城市气候问题将日益严峻。城市风廊是有效的气候规划缓解策略,然而风环境影响因素复杂、不均匀性显著,单一模型或尺度难以充分理解、科学描述其特征。以中国北方半岛城市大连核心区为例,综合运用观测、遥感、中尺度气象模拟、城市形态参数、空间分析等多种模型和尺度进行跨学科融合研究,在全面准确描述城市地理、热环境、风环境、用地布局、城市形态特征等要素的基础上定量发掘其风廊分布,据此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控和设计策略,包括风廊布局、宽度和用地调整等规划导则以及景观设计导则等成果。研究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不断发展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科学的推动下,现代建筑顶部在设计功能和空间利用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伴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演进和建筑设计思潮的变迁,当代建筑的顶部设计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向特色化和区域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对建筑顶部演进历程和设计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CBD项目的建筑物顶部设计过程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在总结其设计理念和形态特征的同时,详细介绍了该项目建筑顶部设计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现有城市通风研究方法,介绍了各种有利于城市通风的技术手段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国内外城市通风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城市通风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助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Subsurface warming in urban areas is higher in magnitude than increase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However, little evidence exists on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subsurface environments, and there are few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aptation measures.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 surface warming and the extent of landscape change using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as an indicator of surface warming in five urban areas in Japan. To interpret these results for urban planning, we presented the percentages of green areas that would be needed to achieve certain reductions in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s for areas with different urbanization levels. Accordingly, a 0.5 °C reduction in average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s can be achieved by an increa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value of 0.035, which accounts for approximately a 17% increase in natural green areas in an area with 75% urbaniz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quantitative estimates to cope with urban warming at the local scale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