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文中主要针对井下采取离层注浆充填开采技术条件下,对地表变形及建(构)筑物安全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探讨,达到合理布设观测站,科学收集监测数据,为注浆充填阶段控制、工艺调整及效果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浅谈地表移动变形计算方法及建(构)筑物下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建(构)筑物下开采时需要进行地表移动变形的计算,文中对目前我国在开采沉陷地表移动与变形中的计算方法及建筑物下开采中常用的开采技术进行了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厚煤层的开采有多种方法。文章对村庄下采煤常用的几种开采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总结了对应开采方法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以及不同移动变形规律对地面建 (构 )筑物的影响 ,提出了减小其影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9.
王楼矿井建(构)筑物下开采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王楼故井建 (构 )筑物下采煤的特点 ,分析比较了几种可能的采煤方案 ,对条带开采和协调全采进行了地表塌陷变形预计 ,提出了“协调全采与条带开采相结合、积极开展覆岩离层注浆试验”的综合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解决某煤矿建(构)筑物下压煤问题,结合开采现状、煤层赋存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条件及地面建筑物情况分析,通过理论计算、概率积分法对其条带开采方案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重点保护建(构)筑物控制变形等级采后维修方案,在技术与经济效益上可行,对今后煤层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挂帮矿位于某铁矿东区拦洪坝水库附近,地表不允许塌陷,需要保证地表拦洪坝的安全,因此采用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对其进行开采。通过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在挂帮矿一号矿体、二号矿体、三号矿体不同开采情况下,分析地表的变形以及拦洪坝附近监测点的沉降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在开采拦洪坝下方的挂帮矿三号矿体时,地表变形范围增大,拦洪坝附近监测点沉降值急剧增加,可能会使裂隙进一步扩大,甚至威胁到拦洪坝的安全,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拦洪坝附近禁止一切开采活动,挂帮矿二号矿体开采应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矿产资源深部充填开采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结合纱岭金矿开采设计,对地表保护对象进行辨识分析;同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深部充填开采的地表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后的正常充填开采过程中,引起的地表水平变形、倾斜变形值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深部采矿不会导致含水层破坏,地表保护对象的影响因素扰动处于可控范围,研究结果为以后的深部充填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开采沉陷各种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机理以及高耸建筑物的特点,得出地表倾斜是造成高耸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依据高耸建筑物的地表允许和极限变形值,将高耸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破坏三个级别.根据开采沉陷对高耸建筑物的最终影响结果,提出将开采沉陷对高耸建筑物的影响分为第一类影响和第二类影响.讨论了高耸建筑物的保护措施,提出可以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高耸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思想.以概率积分法为预计模型,对112103工作面附近的一个烟囱进行了开采沉陷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图纸精度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从储量管理的角度论证保护煤柱设计图纸的精度。将构成储量计算中的面积误差按其作图各因素项进行单项的误差计算,然后求其误差累计,并综合地测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兖州矿区唐村煤矿对前万村的学校,面粉厂和砖瓦厂等建筑物下经过三年的煤炭开采试验,掌握了井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建筑物经受了地表变形的考验后保证了正常使用,采用煤炭31.03万t,缓解了矿井生产接替紧张的局面,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开创了兖州矿区薄煤层条件村庄下采煤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硫铁矿地表存在河流、农田、村庄、高压线及地质断层,地表不允许沉降变形的特殊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硫铁矿地下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根据数值分析预测结果,该硫铁矿的地下开采对地表河流、村宅基本不会造成影响,地表场地可以作为简单及以上级别的建筑场地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露天矿爆破振动对矿山附近的边坡及民用建筑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露天采场当前爆破振动条件下,民房处的最大三维合成振速远小于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说明爆破振动对民房影响不大,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而边坡的最大三维振速在安全允许质点振动速度范围内。数值模拟得到了边坡在爆破振动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范围1.742~1.843,说明边坡在爆破振动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因此采用《爆破安全规程》判定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建(构)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