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阳煤五矿8136工作面工程背景,对综采工作面初采阶段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及时掌控初采阶段的各种矿压形式,总结初采矿压显现规律,为同采区其他工作面提供预计经验及预测参数,同时将液压支架初撑力及工作阻力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来分析矿压显现特征,为同采区其他工作面矿压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为类似地质赋存条件工作面的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指导采煤工作面安全开采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张村煤矿21010综采工作面现场实测,掌握了来压步距、来压强度、支架载荷分布规律,煤壁片帮和顶板冒漏规律等矿压显现特点。为提前对工作面支护进行优化,提供了依据,对于指导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确定采场支护强度、预测周期来压及优化工序衔接,以晋煤集团赵庄矿5308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观测及矿压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工作面顶板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10.6 m,平均动载系数为1.34;支架初撑力超过25 MPa的占10.9%,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足,工作面两巷道支承压力影响范围15~25 m,平均应力集中系数为1.99;不规则垮落带高度为10.8 m,第四层基本顶细粒砂岩进入断裂带。最后,针对支架初撑力不足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长平煤矿首采工作面的生产实践,针对长平煤矿第二个大采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观测及理论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开采时工作面及其4条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老顶初次来压发生在39.8~43.5m期间,平均来压步距41.8m,来压动载系数1.21,来压影响距离平均6.55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在18.1~28.8m之间,平均23.7m,动载系数平均为1.12;靠近工作面的43051巷和43053巷收缩量较大,而43055巷和43052巷收缩量较小;在超前工作面100m左右时开始出现离层。研究表明,该工作面选用的液压支架较为合理,能够适应顶板来压及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亿隆煤矿1-10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液压支架的工作初撑力、工作阻力分布情况,支架安全阀开启等宏观的矿压显现情况。经过研究得出:回采工作面的初步来压步距约18m,周期来压步距约13m,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影响明显的范围是10~25m。  相似文献   

6.
 以神宁集团主力生产矿井羊场湾煤矿为实例,对大采高回采的矿压显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采高回采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实践表明:大采高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明显,来压强度大,工作面中部压力较集中。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工作回采顶板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2017,(8):114-116
为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山西某矿33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该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与初次来压步距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运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得出的该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45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3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初次来压步距的1/2,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一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与初次来压步距的计算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煤壁片帮严重等技术难题,以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煤矿东采区30#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力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场顶板岩层的运动规律、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和工作面支架—围岩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保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神宁集团主力生产矿井羊场湾煤矿为实例,对大采高回采的矿压显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采高回采矿压显现基本规律。实践表明:大采高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明显,来压强度大,工作面中部压力较集中。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大采高综采工作回采顶板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49.6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3.3m,初撑力平均为26.47MPa,占额定初撑力的84.3%;工业性试验证明,ZF3700/17/37型液压支架能较好地适应本工作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7,(Z1):24-28
神东矿区综采末采使用辅巷多通道回撤技术,通过对末采阶段和支架回撤阶段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末采等压的顶板控制技术。以补连塔煤矿22303综采工作面为例,研究得出:在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前需通过计算留预留一定尺寸的等压煤柱进行停采让压,当工作面来压后基本顶回转断裂,形成稳定砌体梁结构,在贯通时主回撤通道将不会来压,能够保证支架的安全回撤;当让压后工作面仍不来压,则工作面在回撤时将处于来压状态,需要加强回撤通道的支护强度,防止压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庞亮 《煤》2019,(2):30-32
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在末采期间支架顺利回撤,基于东曲煤矿工作面的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和分析,研究了综采工作面采场以及巷道在末采期间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在末采阶段,工作面来压步距增大,但来压强度仍未超过液压支架的最大承受能力,工作面内液压支架初撑力较小,因此造成煤壁多次出现片帮等现象。工作面在距离回撤巷道约20 m时,回撤巷道围岩变形量突增,但巷道内单体支柱未出现折断现象,因此巷道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预掘双通道综采设备回撤工艺作为榆神矿区主要综采设备回撤工艺,实现了综采设备的安全、高效回撤。但是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矿压显现规律能够参考的工业试验数据有限。因此,以红柳林煤矿15205综采工作面6.3 m大采高设备为研究背景,监测工作面回撤通道垛式支架压力、顶板下沉量以及围岩离层数据,发现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垛式支架能够对顶板起到明显的支护效果,主回撤通道内片帮分布规律与顶板下沉规律基本一致,并且工作面分别在距离回撤通道42 m、14 m、9 m以及6.5 m时出现明显矿压显现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大采高仰斜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矿701仰斜大采高工作面在高强度采动影响下引起的围岩控制难题,采用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0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 m;倾斜方向工作面两端先于工作面中部发生来压现象。通过工作面煤壁前方支承压力曲线分布可知,最大应力集中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而增大。根据现场实测发现,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工作阻力远高于工作面两端头,初次来压时,作用于工作面中部支架的最大载荷为40 MPa,周期来压期间为30 MPa左右。在两巷中实测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发现,采煤面推进至距离观测站10 m时,两帮最大移近量为416 mm,顶底板移近量为408 mm。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孙疃矿10煤层首采1028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的矿压观测,分析了首采工作面煤层的矿压显现特征、顶板运移规律、液压支架的性能和对该煤层顶底板的适应性及控制效果,并利用工作面的现场观测数据,对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载荷特征、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分析,为后期开采合理地安排回采工序、选择采煤参数、支护方式和顶板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顾桥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顾桥矿1111(3)综采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矿压观测方案,总结出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两巷矿压显现特征,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措施,为矿井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实现均衡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朱家胜 《山西煤炭》2011,31(9):27-28,34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研究了补连塔煤矿采用辅巷多通道的回撤方式进行搬家倒面的矿压特征规律,介绍了综采工作面辅巷多通道主回撤区岩层控制的基本对策--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相结合,其中主动支护采用锚杆、锚索、网片等顶板加固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可给同类条件下的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回坡底煤矿10-109综采工作面通过辅巷多通道回撤技术进行综采工作面末采,经过分析支架回撤阶段以及末采阶段的矿压显现规律,提出综采工作面末采顶板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浅埋薄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东曲矿12509薄煤层工作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309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普遍较小,未达到额定初撑力要求,因此易造成工作面煤壁片帮等现象。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约为26.4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5.5 m。工作面各位置发生周期来压的时间有一定差异,但相差较小,中部顶板来压时间比两端更早。当发生来压现象时,支架的工作阻力并没有超过最大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