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CR技术在食品动物源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PCR技术检测食品动物源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专门用来检测食品动物源性的PCR技术作了简介,主要包括常规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竞争PCR和RAPD-PCR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抗生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普遍, 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牛奶、肉类、水产品、鸡蛋、蜂蜜等)中抗生素的残留, 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是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 抗生素残留的种类及检测方法作了阐述, 并对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有关部门在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的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肉类研究》2016,(9):17-22
目的:建立一种能实时同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源性和鸡肉源性成分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成分掺假快速检验。方法:分别依据猪和鸡的种间保守基因(Cytb)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及不同荧光标记(FAM、HEX)的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步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猪源性和鸡源性成分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方法。结果: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仅对猪、鸡成分有扩增;灵敏度高,最低检测到猪源、鸡源DNA的含量分别为0.02、0.10 ng;抗干扰性强,当DNA混样中猪源、鸡源性成分含量在2%以上水平时,所建立的混合检测体系均能对DNA混样给出正确判断。结论:所建立的混合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能够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猪肉、鸡肉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多重PCR技术对市售的多种食品进行检测,确定动物源性成分的种类,进行掺假及真伪鉴别。方法对鸡、猪、牛、兔、绵羊、山羊、马、鹿8种动物源性产品进行DNA提取,根据不同动物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根据脊椎动物细胞色素b基因mt 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作为内源参照,对8种动物源性产品的DNA进行多重PCR扩增,同时对多种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此方法能同时扩增出8种动物的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达到0.01%。结论所建立的鉴定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为各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测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应用在动物源性食品生产中。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也因其滥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此,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氟喹诺酮抗生素残留的监管力度。开展更加快速、高效、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方法已成为对检测机构的新要求。本文就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质量监测、监管以及检测标准方法制定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锋 《食品安全导刊》2022,(35):169-171+175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也随之提升。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们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其中往往存在一些抗生素残留,为了有效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为群众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源性食品,必须要强化动物源性食品的抗生素残留检测,杜绝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对动物源食品的抗生素残留危害及其类型进行概述,介绍了几种检测方法,并提出残留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核酸扩增技术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传染病检测、生物勘测、食品安全检测、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监测等研究领域。其中,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动物源性食品掺假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过去的科学研究中,动物源性食品掺假的核酸扩增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就核酸扩增技术中的凝胶电泳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液滴PCR、环介导等温扩增、交叉引物扩增、滚环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等技术的原理及在动物源性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讨论了各类核酸扩增技术的关键优势和局限性,简要介绍了现有的挑战和进一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动物源性食品掺假核酸扩增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量日益增大,关于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所需样品量小、多组分同时测定,且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等优点.本文对NIR分析技术进行了简介,并列举了常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综述了该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品质评价和安全评价;并对该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表明NIR分析技术适合评价动物源性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性抗菌剂,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质稳定,被广泛用于治疗畜禽的感染性疾病.但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在动物机体中的富集,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引起人体内对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同时也成为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隐患.为全面了解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检测现状,本文就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进出口动物源性产品,特别是反刍动物源性产品的严格管理是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本文详述了饲料、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动物源性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特别是牛羊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显微检测、PCR检测、免疫学检测和近红外检测等目前用于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进行该类项目检测时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动物源性基因为靶标,自行设计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同时选用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相应的目的片段。通过三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快速检测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利用所选的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鉴定猪、牛、羊、鸡、鱼5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此方法能检测出含有0.1%(m/m)动物源性成分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12.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检测方法十分必要。然而,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复杂,耗时较长,故开发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分析各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先茂  颜庭林 《食品安全导刊》2022,(10):116-118,124
本文应用DNA条码技术,研究通用引物,扩增动物源性加工食品中线粒体基因COI,开发检验快速、准确、低成本和高通量的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限为0.10 ng/μL,可以对未知、已知动物源性成分的食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球关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曝光。经过加工重组的动物源性食品,其物种的原有形态已被破坏,感官鉴定很难辨别真伪。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的定义、分类、掺假类型,说明了掺假的潜在危害,主要总结了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动物源性食品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霉素因显著的促生长、抗菌等优势曾被广泛应用于水产、畜禽养殖业,但长期食用黄霉素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影响骨骼发育,大量摄入甚至会产生造血功能障碍。我国已经全面禁用黄霉素饲料添加剂,但仍有不法分子存在,因此建立高效、准确、全面的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对实现药物残留有效监管、倒逼源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动物源性食品中黄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素食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灵敏,仅通过检测一个基因位点即可判断素食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对来源于畜类、禽类及鱼类动物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0.1%。运用该方法对市场上22份不同类型的素食产品进行了检测,检出2份产品中含有动物源性成分。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素食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7.
加工食品中若干动物成分的PCR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应用PCR技术检测了12种加工食品中的牛、羊、鸡、猪等动物源性成分,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真核生物所共有的18S核糖体DNA(18S rDNA)与食品中牛、羊、鸡、猪等多种动物物种特异性基因片段之间的二重PCR检测方法,还分析了牛、羊源性成分单PCR检测的灵敏度,以及18S rDNA与牛、羊之间的二重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耐药细菌的分布及抗生素对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盐析辅助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18种抗生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对样品中的需氧菌进行分离鉴定,利用PCR技术调查耐药基因的分布,通过接合转移试验调查抗生素胁迫对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影响。结果:50份动物源性食品中检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土霉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162株分离株中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基因sul1的检出率最高。在环丙沙星胁迫下,三株供体菌中耐药基因qnrS的接合转移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促进耐药基因的接合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法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提供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及LAMP法分别对市售肉及其制品进行牛、猪和鸡源性成分鉴定,并与标签明示的肉源成分比对,以准确性和时效性2个指标对上述2个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Real-time PCR法检出4份样品与标签明示肉源不符,LAMP法检出5份样品与标签明示肉源不符,而16份样品中仅有1份样品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同。Real-time PCR法检测用时1.5 h,提取检测用DNA用时1.5 h,总用时3 h;而LAMP法检测用时45 min,提取检测用DNA用时20 min,总用时65 min。结论 LAMP法与Real-time PCR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准确性,但LAMP法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现场快速监督抽检。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用于肉类罐头等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种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通过使用猪、牛、羊、鸡、鸭的种属特异性引物,对5种动物的总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212、147、202、131、201 bp的扩增产物,将测序结果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U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进行BLAST比对确认实验的准确性,并对市售罐头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 5种动物引物种属特异性良好,对猪、牛、羊、鸭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对鸡源性成分的检测灵敏度为2.5%。在对市售肉类罐头样品的检测中,6.6%样品与标签标注结果不符。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准确可靠,可广泛用于肉类罐头食品和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的鉴别,具有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