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有害霉菌毒素,长期食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会引发人体癌变。本文对利用高效液色相谱法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材料、方法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曲霉毒素M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1后的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动物的乳汁、尿液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很大,经乳制品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本文主要对乳品中黄曲霉毒素M1毒性、危害、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对主要检测方法的特性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与概括,并且对未来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即使痕量级水平的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时间的危害。粮食等作物在生长和贮存期间都可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由于其高毒性, 已有很多检测方法来检测不同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且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能满足国标限量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 重点讨论几种较成熟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人们往往从食物中误食,对身体产生重大影响,故卫生部门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防霉去毒措施。 1 黄曲霉毒素的分布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菌在污染的食物上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这种霉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很容易污染食品,尤其是花生和玉米。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和程度受地区和季节因素以及作物生长、收获、贮存的不同条件影响。黄曲霉毒素繁殖的温度为30~38℃,以37℃左右、相对温度80%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是现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去除黄曲霉毒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黄曲霉毒素的生物脱毒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生物吸附法,生物酶解法和生物提取物抑制法。期望能将黄曲霉毒素生物脱毒方法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更好地发挥出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功能为人们所喜爱。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世界上已知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黄曲霉毒素主要有四种常见的亚型,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最大的黄曲霉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因此评估茶叶中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及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致病机理,以及茶叶中可能产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在茶叶中的检出情况等,并探讨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潜在风险,为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由于国内外限量标准的不统一,在出口食品中由于黄曲霉毒素不合格而被通报的食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对我国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也因其快速、方便等特点,逐渐被认可,成为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工作初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其降解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文中论述了不同物质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同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及成果,并对黄曲霉毒素检测及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黄曲霉毒素会对花生、玉米和大米等食品谷物产生严重的污染,人类以及动物长期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之后,会造成物质积累,最终出现癌变症状。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在黄曲霉素中的检测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黄曲霉毒素给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大量的存在的,其为寄生曲霉和黄曲霉等微生物的代谢物质。四种黄曲霉素现在已经被分离纯化和认知,分别为黄曲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属于常见的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化合物,主要是指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多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大米、花生等作物中,会对食品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就以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为依据,分析其检测的方法与措施,以期提高检测技术,确保粮油食品食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坚果和干果在生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 其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最普遍、毒性最强, 其易引发急、慢性毒性, 致癌、致畸、免疫抑制等多种危害, 严重威胁果品安全, 危害人类健康。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的阐释能够更加明晰其在不同果品中的污染差异, 为有针对性地控制毒素污染奠定了基础。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的准确检测是分析其污染状况的前提。另外, 如何防控黄曲霉毒素在坚果和干果中的污染, 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国内外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及限量标准,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黄曲霉毒素作为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种化合物,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通过聚酮途径分泌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和湿热地区出现的几率较高,对粮食作物和黄曲霉素制品都容易造成污染。在自然界中,黄曲霉毒素是理化性质最稳定的真菌毒素之一,其致癌性、毒性、致畸毒性以及致突变性较强。人类和动物摄取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途径就是膳食渠道,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之后会显示出极强的亲肝性,导致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其相关的食品中,极易通过饮食进入人体,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检测至关重要。食品基质复杂多样,检测前需要使用配套的前处理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富集、纯化。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对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免疫磁性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以及QuEChERS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并对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免疫分析等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展黄曲霉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稻谷在生长、收获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加工形成的粮食制品进入食物链后,易引发人类急、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代谢产生的天然毒素主要分为B族黄曲霉毒素、G族黄曲霉毒素及M族黄曲霉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众多霉菌毒素中较常见且毒性较高的一种,过量摄入具有致癌、致畸形、免疫抑制等毒性效应。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稻谷中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检测及防控等方面对稻谷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展开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和脱除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比,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极毒物质,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十分耐热,在烹调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有严重损害作用。在所有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致癌性、污染频率均居首位,它在WTO确定的重点研究毒物中被列为首位。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AFB1的原始检验方法为薄层色谱(TLC)法,此法必须直接使用标准毒素,经过多次薄层点样、展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不慎接触或吸入毒素引发急慢性AFB1中毒的危险,许多检验人员对AFB1的检测存在心理…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简称AF)是世界上至今所发现的毒性最厉害的真菌毒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多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直接污染食品和饲料,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简要介绍了黄曲霉素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重点探讨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致癌物质 ,许多国家已将其限量标准提高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已因其毒性而提高 ,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技术壁垒。文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 ,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在富含油料的种子中污染较严重。从调查的原料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出发,对国内外花生及其油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并从花生原料的筛选与脱毒、贮藏与加工过程控制以及成品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脱除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控制与消除方法,以期对国内花生油及其制品控制、消除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简称AFT),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的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和甲醇、丙酮及氯仿等有机溶剂,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黄曲霉毒素属于毒性物质,其毒性比氰化钾还高,人摄入大量黄曲霉毒素后可发生急性中毒.当微量持续被摄入人体后,也可造成慢性中毒.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毒性及去毒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从食物中误食,对身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一、黄曲霉毒素的分布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菌在污染的食物上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这种霉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很容易污染食品,尤其是花生和玉米,大米和高粱污染的可能稍小。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和程度受地区、季节因素以及作物生长、收获、贮存等条件影响。黄曲霉毒素繁殖的温度为30℃~38℃,以37℃左右、相对湿度8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