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随着建筑设计技术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是通过软件技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并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探讨研究,结合BIM于深圳双玺三期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意义,凭模型图片和数据,并重点围绕BIM实际项目机电工程中应用价值、工程实施、优势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逻辑分析。BIM技术提升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各阶段各环节资源高效整合,提升行业工作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变化,建筑不断的变异和创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结合BIM于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意义,凭模型图片和数据,并重点围绕BIM实际运用、工程实施、优势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逻辑分析。以促进BIM提升工程质量:设计、施工和运营质量。促进BIM提升行业效率: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各阶段各环节资源高效整合,提升行业工作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可视化”数字建筑模型。它集成了建筑物构件相关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和状态信息等有关内容,整合了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相关信息。BIM 技术是对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进行管理、优化的工具。本文主要对BIM ...  相似文献   

4.
何海荣 《数字化用户》2020,(19):0043-0045
BIM 技术是集优化性、模拟性、协调性以及可视化为一体的信息化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也在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建筑行业施工、设计以及管理中应用 BIM 技术较为广泛。通过虚拟化仿真模拟、三维碰撞检查、模型渲染与协调等,来研究 BIM 技术在建筑运营管理、设计以及施工中的相关作用,以此来对建筑工程的精细化、协调性以及多维管理进行实现,从而打造绿色智能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5.
面对建筑工程设计日益复杂、设计周期短和工期紧的局面,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遇到了多重困难和瓶颈。文章对CAD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传统施工存在的问题,总结BIM技术在传统施工中的优势。结果表明,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大幅度节约经济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模型是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直接表达,以电池厂房为例,简述BIM技术基本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机电专业BIM模型的建立、实施流程,以及BIM模型的机电深化设计、施工安装等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BIM技术的具体概述出发,针对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内容涉及很多,如污水、消防给水、雨水排放、生活给水方面的设计等,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给予建筑给排水工作更多的关注。通过BIM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设计,从而确保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8.
BIM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现代化数字技术的标志,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BIM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同时也使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文章先简单概述了BIM的相关内容,并分析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BIM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探究了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单位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正在成为当前工程建设行业的主流,2011年和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印发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积极鼓励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采用BIM技术。首先对BIM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通过一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中的应用,从而为BIM技术在今后相关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BIM技术的机电工程信息化必然日趋重要。以暖通工程为例,按照工程建设周期的发展,从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三个方面介绍了机电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内容及应用模式,并阐述了机电安装企业应用BIM技术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大型钢结构建筑可靠性检测方法执行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等问题,设计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结构建筑可靠性检测方法。首先以大型建筑钢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BIM技术建立合理的建筑钢结构的功能函数用于描述极限状态,以极限状态方程为约束条件构建大型钢结构建筑可靠性分析约束优化模型。其次使用曾广乘子法将约束优化模型转变为无约束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模拟大型建筑钢结构形变状态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检测方法相比,应用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钢结构建筑可靠性检测方法后,检测精度提升97.77%以上,有效缓解了检测效率低下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6,(1):113-117
现阶段,传统的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建筑领域的实际需求,在处理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时显得举步维艰。全新设计的三维仿真软件正是基于此背景被开发出来,通过该软件能够为所有专业构建协同设计的技术平台,以此让建筑系统获得理想的技术支撑,使其在创建BIM模型时更为科学高效。详细阐述了关于现代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并系统地探索分析如下三个层面的内容:深入理解BIM理论和技术;介绍基于BIM技术的建模软件;以某综合楼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Revit软件构建出建筑主体的BIM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李高国 《通讯世界》2015,(4):177-178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专业工程设计是行业热点问题,它集工程设计、建造、营运管理于一体。本文是在参与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专业设计过程的基础上,对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做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工程设计,都是二维平面设计,对于空间造型多样、管线错综复杂的工业项目,应用二维图纸表现具有很大难度。BIM技术模式,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段,把真实的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以后形成一个模型,使得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的城市空间里设计与思考,为设计提供自由的研究手段和更直观的空间感受。BIM模型将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所有信息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整合,让不同的团队可以共同工作,最终将所有信息更直观的建立三维模型。本文介绍某工业项目采用BIM设计过程,希望能为BIM设计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佛山西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地铁车站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本项目管线综合设计中,利用Revit软件完成各专业系统建模,利用Navisworks软件分析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冲突并生成碰撞冲突报告,通过管线综合调整优化模型,提高设计质量;还对综合支吊架在BIM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管线设计及施工中,应注重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并合理的使用管道综合支吊架。  相似文献   

16.
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越来越多,作为管理者不仅关注建筑过程,也越来越关注后期运维保障,因此BIM技术如何应用于后期物业管理及设备运维成为新的关注点,开发BIM数据接口,打造基于BIM数据的资产管理平台,集物业管理和资产管理于一身,能够有效降低运维成本,解决BIM数据后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设计的快速推进,如何保证设计、施工的质量以及今后的铁路的运维安全是目前铁路各方面相关人员迫切关心的问题。在建筑行业,BIM技术发展迅速,并解决了建筑行业在施工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由此,铁路领域引入BIM技术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BIM+GIS技术在铁路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彤 《数字化用户》2020,(19):0046-0048
BIM 技术是科技时代具有典型性的技术产物,其具体应用突破了传统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从实际应用现状来看,BIM 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难以全面满足工程建造者的需要——仍然采取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施工决策,浪费了大量的施工资源,阻碍了建筑施工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对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概述了 BIM 技术的内涵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 BIM 技术的特点,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竣工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多方面列举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 BIM 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智慧楼宇建设和BIM应用现状,设计并研发了基于5G+BIM的智慧楼宇运营管理平台,论述了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体系和技术实现方式.平台在BIM模型构建的楼宇三维空间底座基础上,对接基于5G智能物联设备和信息系统,融合楼宇运行数据,集成业务应用系统,打造场景化智能识别能力,实现智慧楼宇的态势全面感知、问题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提升摄影测绘的实时性,融合BIM技术构建完整的测绘体系,配合模型技术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现高效工作的目标.文章简要介绍了BIM技术,并着重分析摄影测绘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途径,最后结合倾斜摄影测绘中BIM技术的应用模型对具体内容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