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戴荭 《包装工程》2017,38(10):246-250
目的研究、推广苗族银饰艺术与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以苗族历史与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通过对"蝴蝶妈妈"和"鹡宇鸟"等图腾纹饰的解析,归纳苗族银饰的锻制技艺及流程,展现蕴涵其中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愿望等民族文化内涵。结论创新苗族银饰纹饰的应用和家族式锻制技艺的传承模式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产品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为例,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为目标,对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的非遗特色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对教育模式进行改善,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实践性教学,建设专业师资,将技艺的传承融入到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不断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工作培养人才,提供新生力量,通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湘西苗银锻制技艺大众化传承的数字发展新路径,思索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新道路。通过总结湘西苗银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及传承危机,提出虚拟仿真技术带来的传承思路优势,利用三维建模技术还原苗银锻制工具及工艺流程,使用Unity 3D技术搭建苗银锻制技艺数字交互式展厅,并借助互联网进行技艺展示与文化传播。湘西苗银锻制技艺数字交互虚拟仿真设计突破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在丰富苗银锻制技艺记录形式、拓宽技艺传播渠道及扩大技艺传承群体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播在大众意识层面的延伸,促进文化互动,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苗族银饰解析与演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华亮  林丽  闫龙华  陈志昂 《包装工程》2018,39(14):221-226
目的通过设计符号学解析苗族银饰,建立苗族银饰元素素材库和知识库并将苗族银饰元素运用到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中,提升产品的民族文化内涵。方法运用设计符号学对苗族银饰从语义、语构、语用、语境4个维度进行解析,并从外延语义、内涵语义、构成法则、表现方式、认知习惯、审美标准、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的角度归纳总结苗族银饰元素的素材和知识;根据问卷调查从素材中挑取合适的元素运用形状文法等设计手段对其进行设计开发。结论通过设计符号学对贵州苗族银饰的解析与整理,为设计师开发具有苗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知识,推进了苗族文化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发展,提升产品的内涵价值,促进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韩璐 《包装工程》2023,44(22):309-321
目的 基于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分析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符号特征,旨在探索少数民族刺绣图案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转化路径,从符号学视域为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阐释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方法 通过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使用田野调研、文献资料收集、设计实践等方法,对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工艺、纹饰、色彩等方面的代表性符号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从语构学、语用学、语义学等层面解读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之间的符号关系,以现代设计实践为方法,从代表性符号元素中提取设计因子,并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设计转化。结论 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艺术特征鲜明,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审美风尚,从语构、语用与语义等维度对其工艺、纹饰和色彩的符号学要素进行提取衍生,探求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元素设计转化与创新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不仅能够使现代设计产品蕴含民族文化特色,而且有助于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贵州苗族服饰艺术特色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苗族服饰艺术特色中的装饰图案式样、佩戴的饰品样式、制作工艺流程等要素,探讨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而总结出将苗族服饰艺术运用到家具中的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苗族服饰艺术特色,探讨并实践了三个家具设计方案:一是将苗族服饰的装饰图案和家具的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设计;二是基于苗族服饰蜡染材料的设计;三是从苗族银饰装饰中提取元素的设计应用.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苗族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研究其艺术特色并进行设计实践探讨,既是对苗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丰富家具创新设计的视觉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7.
《照相机》2015,(4)
<正>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面积1218.5平方公里,距省府贵阳184公里,距州府凯里42公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当地的苗族建筑、服饰、生活等仍保留着传统风格,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苗绣、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苗族织锦技艺等十三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周蕾 《包装世界》2010,(1):70-71
族银饰起源于明朝,是苗族的文化产物,其凝聚了苗族精神文化中图腾、宗教巫术、历史、民俗生活等智慧的结晶。所以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苗族银饰作为一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必定会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在拥有广泛的市场潜力之下,良好的包装设计是其进一步扩大影响的首要因素。本文以苗族银饰艺术为例,论述将特定的民族审美价值合理运用于包装设计之中,使之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杨勇波  顾彦力 《包装工程》2018,39(24):323-327
目的 了解苗绣的历史渊源、图案内容、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重点掌握苗绣图案在婚庆用品上的运用方法。方法 首先从苗绣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4个方面概述了苗族刺绣艺术,接着研究了苗族的婚嫁习俗及主要的婚庆用品,并从神、形、意3方面总结了婚庆苗绣图案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其在婚庆用品中的具体运用方法。结论 苗族婚嫁刺绣图案题材广泛、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显现出了特有的活力和异质美,表达了苗族儿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尤其在婚庆产品的图案设计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苗族婚嫁刺绣中的符号元素,传达了人们对新婚的美好祝福,使婚庆用品更具时尚性和民族性。通过研究苗绣艺术在婚庆用品的具体运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可以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马家窑文创产品工作坊"为依托,将马家窑彩陶文化以产品外包装图案的形式研发传承。方法:提取马家窑彩陶典型代表纹饰元素符号,通过对其创作溯源、艺术精髓、审美情趣、蕴藏内涵的深化设计,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全新阐释。通过产品外包装的创作和研发推广,使马家窑彩陶文化以物化产品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结论:以此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创新精神,为产品外包装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宋艳辉  丁晨 《包装工程》2016,37(18):185-189
目的研究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内蕴及在现代服饰中的"穿"承设计。方法引入苗族服饰的纹样、款式、工艺特征以及苗族服饰元素的"穿"承设计技法,对"穿"承设计技法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论在"穿"承设计技法中关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提高传统服饰的服用舒适度,建立湘西苗族服饰自主品牌;分析刺绣、扎染、蜡染、剪纸等传统服饰工艺瑰宝,追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人们对苗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生产符合都市人审美需求的现代服饰,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继续穿着和欣赏苗族服饰,从而使湘西苗族服饰代代"穿"承。  相似文献   

12.
谷梦恩  范伟  吴阳  刘勇奇 《包装工程》2023,44(18):258-264
目的 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非遗资源,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经济价值,提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湘西苗绣图形创新方案,从而促进湘西苗绣传统技艺的产业转型,以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方法 分析湘西苗绣的典型图案,提取其核心元素特征,运用形状语法和风格迁移算法分别进行图形推演设计研究。结果 将数字化手段与湘西苗绣图案的创作相结合,可以快速衍生出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又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创新纹理图形。结论 将数字化技术手段与湘西苗绣图案的创新再设计有机结合,既保证了苗绣图案的自我更新,又提高了图案设计的创作效率。从而拓展湘西苗绣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媒介,提高当地苗绣文创产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宏儒  郑林禄 《包装工程》2021,42(24):321-326, 332
目的 畲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依靠本民族的服饰纹样、日常用品的图形符号、民俗民歌等方式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很多畲族元素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既是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与新时代接轨,促进现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运用元素重构、图案再生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内部解读和重组,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深入挖掘和梳理,借助相关美学理论和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将畲族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出畲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符号演化的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  吕健  谢庆生 《包装工程》2018,39(6):212-218
目的使苗侗民族文化元素更好融入现代木制民居设计和木制民居装饰构件设计过程。方法提出基于形状文法与可拓学基元表征的符号演化方法,以可拓学基元为表征模型,对传统苗侗木制民居中的符号进行可拓基元解构。在经典形状文法基础上,结合可拓基元表征,构建图案创意配置过程模型,实现苗侗民族纹样的形态演化与文化传承。结论围绕新农村室内设计高度民族化以及个性化发展的整体构思,详细分析了苗侗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结构特征、装饰风格及其他艺术特色、表现手法、造型特点等。以木制民居装饰构件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并应用于黔东南木制民居的个性化定制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文化灵魂,人文化、民族化特质的房屋建筑。对苗侗木质民居的文化传承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苗族背带的历史文化、绣片内容、审美价值,来探索苗族背带文化对婴童产品设计的启示及设计原则。调查研究苗族背带的历史渊源、文化习俗,从工艺、纹样、色彩、构图方面探讨背带绣片的艺术价值;从政策倾向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婴童产品设计与背带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设计的角度,探索背带文化对婴童产品纹样、造型、色彩的设计启示;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基于背带文化的婴童产品创新设计的原则。研究发现苗族背带的艺术形式从图案、造型、色彩为婴童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思路,是设计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