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铜冶炼火法工艺发展状况,剖析了铜冶炼过程产生废水的主要环节,并对废水处理工艺及原理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某铜冶炼企业废水产生节点、产生特点和组成成分;针对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特别阐述了阳谷祥光铜业自主研发的旋浮铜冶炼技术、粗铜自氧化还原精炼技术、平行流电解技术,硫化+石膏+中和”工艺和废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特点,对采用火法冶炼工艺的铜冶炼企业的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冶炼铜渣中含有大量的铁、铜、铅、锌等有价金属元素,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污染。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铜渣在有价金属回收处理技术方面以及在水泥建材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针对性的分析了现阶段铜渣综合处理应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应用实践,介绍了一种新型铜渣处理的资源化工艺。该工艺不仅可回收铜渣的铜资源,还可进一步回收铁、铅、锌等资源,余下物料最终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铜渣的循环综合利用,同时解决了铜渣对项目建设地区产生的自然和环境污染问题,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湿法冶炼中氰化金泥杂质元素含量的波动,容易造成冶炼副产品铜渣中的贵金属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到黄金精炼的回收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有效地回收贵金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利用金银与其他贱金属的电位差异,通过加入氧化剂调整体系电位,以此达到金银与贱金属分离的目的。从铜渣中进一步提取贵金属工艺采用控电位氯化技术分离出杂质铜-废液置换铜-含金银渣进一步除杂分出金-剩下含银渣铸阳极板银电解回收银,来处理含金品位高的铜渣能够最终实现金、银、铜的分离,提高黄金冶炼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日前,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工程和铜铝导体新型材料开发应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这两大项目是支撑白银公司"十二五"发展的重点项目,也是白银公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工程,采用"闪速炉"熔炼等国际先进技术工艺,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项目达产达标后,公司铜冶炼的总回收率、矿产阴极铜的综合能耗将达到行业  相似文献   

5.
浮选法回收铜冶炼炉渣浮选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铜冶炼炉渣的工艺特点,在对铜冶炼炉渣浮选装备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铜炉渣浮选机的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浮选机进行了动力学试验和矿浆悬浮能力测试,最终在大量铜渣选厂的成功应用表明,该铜冶炼渣专用浮选机能创造较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渣中的铁主要以铁橄榄石、硅酸铁的形式存在,铁品位含量高,嵌布粒度极细,综合利用难度大.采用磁选粗选、再磨、磁选精选、反浮选等工艺进行了从铜渣选铜尾矿中回收铁精矿和选煤重介质选矿试验,可获得产率为10.24%、铁品位为51.56%的合格铁精矿和产率为17.66%、铁品位为53.38%、密度为4.35 g/cm3选煤重介质.该工艺是铜冶炼渣中铁综合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马普利  王丽苑  于照阳 《甘肃冶金》2013,(6):100-102,106
本文对白银公司铜冶炼渣进行了分析,对铜冶炼渣进一步提铁工艺进行了探讨,透过分析得出该工艺具有利用率高等优点,是解决铜渣综合利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铜渣作为铜冶炼副产物,其中有价金属含量远高于原矿品位,但现有工艺回收率低,铜、铁高效分离难度大。对国内外铜渣及提铜尾矿的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总结,分别叙述了铜渣及提铜尾矿的主要处理技术和研究进展,并对铜渣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炼》2014,(1):88-91
N2014001白银有色集团铜冶炼渣项目年回收铜金属达2.2万t 国内目前已建成的渣选工艺中单系列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白银有色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自2013年6月份顺利达产后一直稳定运行,平均日处理炉渣3 760 t,日回收铜金属60余吨,年可回收铜金属2.2万t,相当于开发了一座大型铜矿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10.
以某铜冶炼渣选矿厂工艺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对比铜冶炼渣碎矿、磨矿、浮选、脱水的不同工艺流程。对比表明,该铜冶炼渣选矿最佳选矿流程为“粗碎+半自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中矿单独再处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铜渣是冶炼铜产生的固体废物,因富含有价金属成分被成为“人造矿石”。堆积的铜渣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侵占土地资源,污染水环境,大气环境。为寻找铜渣的高效处理方法,综述了铜渣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物理利用、火法、湿法、联合法、生物法处理铜渣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铜渣的处理提供研究方向,实现铜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色冶金》2014,(1):88-91
正N2014001白银有色集团铜冶炼渣项目年回收铜金属达2.2万t国内目前已建成的渣选工艺中单系列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项目——白银有色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自2013年6月份顺利达产后一直稳定运行,平均日处理炉渣3 760 t,日回收铜金属60余吨,年可回收铜金属2.2万t,相当于开发了一座大型铜矿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锌冶炼铜渣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了铜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工艺,在生产一级品五水硫酸铜同时回收铅、锌、银、锗等有价金属。采用的工艺流程为:铜渣通过氧压酸浸使铜、锌、锗进入浸出液,铅、银留在浸出渣中,浸出渣送铅冶炼系统回收铅、银,浸出液经过冷却萃取回收锗、萃余液盐析结晶、逆流洗涤结晶、烘干产出五水硫酸铜产品,锌、镉在结晶母液富集之后返回锌冶炼系统回收,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综合回收。铜、铅、银、锌、锗回收率分别达到 96.87%、99.9%、97.88%、93.61%、61.72%。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铜渣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铜渣中有价金属单独提取、有价组元协同还原高值化转化、铜渣协同处置制备建筑材料以及铜渣在环保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出铜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目前,铜渣缓冷浮选贫化后,渣铜残留量可降至0.23%~0.26%,但选矿尾渣难以利用;传统火法贫化后渣中铜残留量仍在0.6%~1%以上,大量的铜仍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需再次贫化;利用熔融铜渣适度涡流贫化—熔融原位还原制备含铜抗菌不锈钢/耐磨铸铁,联产水泥熟料,渣中铜残留量可降至0.27%左右,不仅实现了铜渣的无渣化资源化高值利用,同时有效利用了铜渣的余热,铜、铁、铅、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8%、95%、90%、95%,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铜渣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欧阳晖  汪荣彪 《铜业工程》2009,(3):37-39,36
介绍江铜贵冶年产30万t铜冶炼项目引进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冶炼工艺的情况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并介绍了卡尔多炉这种炉型处理的废杂铜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铜矿石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冶炼之后,会有大量的冶炼炉渣产生。炉渣中主要含有铜、铅、金、银等有价和贵金属元素,如果这些炉渣不进行综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冶炼炉渣的综合处理及利用方法主要有:降低冶炼渣中的铜含量、降低炉渣产出量,可以利用浮选法、电炉贫化法、磁选法、重选法等对冶炼炉渣进行处理。在炉渣进行综合利用时,主要面临着炉渣冷却、炉渣破磨、选矿等工艺方面的问题。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炉渣的综合利用有了快速的发展,对于铜冶炼废渣的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铜冶炼工艺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工艺并应用于工业生产;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老的铜冶炼厂均先后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进入21世纪后又建设了很多新的铜冶炼厂,均采用先进冶炼工艺;2008年以后国内自主开发的铜冶炼新工艺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综述了世界铜精矿熔炼和铜锍吹炼的技术进展,回顾了我国铜冶炼厂技术升级的历程,总结了我国铜冶炼厂冶炼工艺选择的经验,对我国铜冶炼项目的冶炼工艺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燕 《特钢技术》2012,(1):31-33,48
采用"EBT+LF+中间包+VOD+LF"工艺成功试制了取向硅钢CGG-1。通过对试制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对原冶炼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工艺为"EBT+VOD+LF",通过对比,采用优化工艺冶炼取向硅钢,生产效率高,冶炼消耗低,冶金质量稳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成分、化学物相、偏反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测定等分析表征手段对铜闪速冶炼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查明了铜渣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对主要矿物及脉石成分的嵌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铜渣渣选工艺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铜冶炼企业在电解液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黑铜渣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优化处理工艺及前景分析。黑铜渣处理现状黑铜渣是铜冶炼企业在电解液净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渣,其主要成分为Cu、As、Sb、Bi、Pb、Ni等。随着铜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黑铜渣由于产量大、毒性强、成份复杂,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些废渣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存在潜在的、长期的、积累的并且难以治理的危害性。如何安全处置黑铜渣或变废为宝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