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5.
环氧基硅烷化硅胶的制备及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基硅烷化硅胶的制备及分析方法文献虽有报道,但叙述不够详细。本文详述了环氧基硅烷化硅胶的三种制备方法及其鉴定和比较。最后用重量法比较三种键合方法,得到非水介质中的键合方法为最佳的结论。 1 实验部分 1.1硅胶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6.
7.
一种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凝胶的制备上,采用了以部分稀硅酸盐溶液为母液,稀硅酸盐与元机酸同时加入的方式。所得的硅胶作为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用于烯烃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AS、SDS和SDBS)在钙硅胶上的吸附研究了有机化钙硅胶的制备。测定了此硅胶的Zeta电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物理结构、润湿热、接触角、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11.
硅胶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胶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其孔径的大小分为:大孔硅胶、粗孔硅胶、B型硅胶、细孔硅胶。由于孔隙结构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吸附性能各有特点。硅胶是一种高活性的吸附材料,通常以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制备,文中介绍了各种硅胶的生产工艺,论述了硅胶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半个世纪以来,耐水硅胶的研究获得长足进展,克服了普通硅胶遇水易裂的缺点。文章首先论述耐水硅胶的制备原理和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优化条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介绍了耐水硅胶的结构特点及在国内外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着重研究了在吸附和催化两方面的应用,最后就耐水硅胶现阶段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有机-无机(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有机-无机(硅溶胶)复合涂料,既具有硅溶胶耐候性好、硬度高、附着力强、耐水、耐碱、耐沾污等特点,又具有有机聚合物成膜性好、韧性大、光泽高等特点。本法选用江阴国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交联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与硅溶胶通过物理混拼法,并辅以适当的颜填料、助剂制备的涂料,可作为外墙封闭型底漆用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等硅酸盐基材及用于外墙装饰。文章还述及制备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在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中掺入氯铝酞菁(AlPcCl),制备了掺杂AlPcCl的复合凝胶玻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lPcCl复合凝胶玻璃的组成和结构,并且分析了掺杂浓度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通过开孔Z-扫描测试和激发态吸收谱测试对复合干凝胶的光限幅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均匀掺杂AlPcCl的复合凝胶玻璃具有优于AlPcCl在DMF溶液中的光限幅效应,其主要机理为非线性散射,这为新型复合光限幅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聚硅氧烷(PDMS)乳液/硅溶胶杂化水分散液为成膜基质,硅烷偶联剂KH 550为固化剂,制备了双组分水基有机硅涂料;将其固化后得到PDMS/硅溶胶复合膜。通过水分散液的粒径分布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水分散液的脱水成膜过程;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复合膜的断面和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MS乳液加入硅溶胶后,粒径分布变宽,粒径略有增加;成膜后,硅溶胶粒子与PDMS长链发生了相互作用,并作为分散相被包埋在PDMS中;复合膜表面形成簇状结构,表面粗糙度随着硅溶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硅溶胶与PDMS乳液的固体质量比由10%增加到30%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由0.76MPa升高到3.10MPa,而拉断伸长率从680%下降到470%。 相似文献
18.
硅胶负载氧化锆除氟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浸渍法制备了硅胶负载氧化锆除氟吸附剂,用正交实验设计安排实验,获得了最佳制备条件。讨论了制备条件如浸渍固液比、浸渍液浓度和温度、浸渍时间和浸渍次数的影响。浸渍液固液比对吸附剂吸附量有较大影响。浸渍液浓度大于0.10 mol/L后吸附剂的吸附量增加缓慢。浸渍2 h后可达到浸渍平衡。浸渍温度高则吸附量变大,多次浸渍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吸附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无水乙醇为交换剂,通过微波干燥制备大孔容高比表面积硅胶。研究了醇泡浴比、醇泡时间、微波干燥强度、微波干燥时间对硅胶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醇泡浴比为2.5∶1.0,醇泡时间为30h,微波强度为550W,微波干燥时间为20min时可制备大孔容高比表面积的硅胶。 相似文献
20.
选用薄层层析硅胶作为牺牲载体,以烟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烟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考察功能单体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用量及硅胶用量确定了制备MIPs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MIPs吸附容量达到78.5 μmol·g-1.以烟酰胺作为竞争底物考察MIPs的特异吸附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