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0Cr2Ni4MoV钢消除混晶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技术,针对30Cr2Ni4MoV大型转子钢锻件多次正火难以消除混晶的问题,研究比较了目前消除混晶最常用的多次高温正火工艺与高温侧正火工艺。结果表明,原始晶粒度为1级的晶粒,经三次高温正火晶粒度能达到7级,但经两次高温侧正火晶粒度就可达到8级。30Cr2Ni4MoV钢只需两次790℃高温侧正火,就能阻断粗大组织遗传,消除混晶,并有效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高温正火、临界区高温侧正火、高温预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为基础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的消除能力.结果表明,高温正火(950℃×4 h)+正常正火(850℃×4 h)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消除组织遗传,细化并均匀晶粒,经处理后的材料晶粒度为8~9级.同时,研究发现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及高温预回火对35CrNi3MoV钢晶粒的细化作用不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调质处理前后ZG25CrNiMo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25CrNiMo铸钢具有粗晶组织遗传特性。单一的890℃×2 h正火预处理对组织遗传改善能力有限,通过950℃×2 h高温正火+890℃×2 h正火预处理则可以消除组织遗传特性、细化奥氏体晶粒。在两次正火基础上进行一次670℃×6 h退火处理,能细化晶粒,使钢消除残余内应力;再经调质处理后,ZG25CrNiMo钢抗拉强度达到800 MPa以上,-45℃低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50 J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低压转子钢30Cr2Ni4Mo V晶粒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经临界区侧正火+850℃×3 h淬火后,30Cr2Ni4Mo V钢试样的晶粒度等级最高可达8.0级;粗大的奥氏体晶粒经高温正火+850℃×3 h淬火后,30Cr2Ni4Mo V钢试样的晶粒度等级可达6.5级。上述热处理工艺经二次正火加热后晶粒细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船用长轴类大锻件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得知,采用临界区高温侧正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消除35CrMo钢组织遗传现象,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6.
对 30 Cr2 Ni4 Mo V钢的晶粒遗传现象进行讨论 ,通过对临界区高温侧多次正火、前处理、预备处理等可能消除或减少晶粒遗传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模拟试验及分析 ,根据模拟试验结果 ,对 30 0 MW汽轮机低压转子进行了细化晶粒热处理的生产试验 ,确定了合理、有效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30CrNiMo8钢小型环锻件,按照常规热处理工艺在锻后经过灰冷或者坑冷,然后调质处理后,各项力学性能均优良,但是显微组织检测晶粒粗大,甚至个别批次晶粒度在0级左右,而且正火预备处理后再调质热处理,仍然不能消除粗大晶粒。经研究发现,因为30CrNiMo8钢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锻后粗大晶粒会遗传给后续工序,后续调质等过程难以细化晶粒,因此在热处理工艺流程中增加一道等温退火工艺,消除了锻后粗大晶粒,有效地解决了30CrNiMo8钢小型环锻件调质后晶粒粗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生产中出现的凸轮热处理晶粒度等级不合格、金相组织异常的原因,从热处理工艺、锻造工艺、原材料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轧制温度高晶粒粗大;凸轮锻造锻比小;正火凸轮残留有粗晶组织。粗晶组织经过多次正火可以细化。  相似文献   

9.
正火消除准贝氏体铸钢组织遗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巨强  何鹏  康沫狂 《铸造技术》2002,23(3):187-188,192
研究不同温度正火对消除准贝氏体铸钢组织遗传性的影响 ,观察并测试不同正火温度下的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准贝氏体钢铸造态晶粒粗大 ,常规正火工艺不能改善贝氏体组织遗传性 ,提高正火温度有利于改善其组织遗传性 ,奥氏体化温度在Ac3 (10 0~ 2 0 0℃ )有明显的细化晶粒作用 ;阐明改善组织 ,提高韧性 ,消除改善组织遗传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探讨高温预回火和临界区正火(Ac1-Ac3)处理对26Cr2Ni4MoV汽轮机转子钢粗大奥氏体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高温预回火+临界区正火+正常正火处理后26Cr2Ni4MoV钢试样晶粒度达7.5~8.0级.较长时间的高温预回火处理导致α相的回复再结晶,推迟片状奥氏体的形成.高温预回火后再经临界区高温侧正火易于球状奥氏体的形核长大,晶粒充分细化.  相似文献   

11.
对H13热作模具钢高温正火+球化退火处理,研究了高温正火对H13钢锻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正火能改善H13钢锻后组织,减少组织偏析和网状碳化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正火保温时间的延长,组织改善越显著。H13钢锻后经Ms点以上空冷,再经高温正火,得到球化组织更均匀弥散,球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合金渗碳钢件锻造余热等温正火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研究了常用渗碳钢利用锻造余热正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显微组织以及它们在重行加热时的粗大晶粒遗传性,阐述了控制停锻后冷却速度和温度使钢件在冷却时不发生相变,而在等温时形成要求的α+P组织及硬度的锻热正火工艺原理,为这种新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油钻井关键产品高强度钻杆接头的使用要求,在保证强度指标要求非常高的前提下,研究摸索增加高温正火后再调质的工艺方法,以改善接头材料原始微观带状组织和纤维结构,细化晶粒,提高钻杆接头的冲击功.使该产品力学性能达到API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油钻井关键产品高强度钻杆接头的使用要求,在保证强度指标要求非常高的前提下,研究摸索增加高温正火后再调质的工艺方法,以改善接头材料原始微观带状组织和纤维结构,细化晶粒,提高钻杆接头的冲击功,使该产品力学性能达到API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安金敏  覃明  丁毅 《热处理》2014,(2):61-64
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加等温正火对20CrMoH齿轮钢组织、硬度及齿轮最终热处理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加等温正火处理能够改善20CrMoH钢的带状组织,使硬度分布均匀,并使齿轮的最终热处理畸变量不超过30μm。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Mn2钢棒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断口检测和硬度测试,以及金相组织观察,结合钢棒锻造加热工艺对成品钢棒低温冲击韧性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造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钢棒金相组织中出现铁素体型魏氏体及过热组织,在后续正火热处理时又未能完全消除,这是导致成品钢棒低温冲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ZG15Cr1Mo1V材料进行两次正火+回火与一次正火+回火的热处理,了解两种热处理方式对该材料室温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采用铸坯生产的厚度100 mm以下、宽度不大于3 500 mm、探伤保Ⅱ级的高炉炉壳用BB503Z35钢板,已满足不了大容量高炉的使用要求。为此,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采用模铸钢锭对100~120 mm厚、3 800 mm超宽且保Ⅰ级探伤高炉炉壳用BB503Z35钢板进行了开发试制。介绍了BB503Z35钢板化学成分设计,VD炉真空冶炼、水冷模浇注、控轧控冷工艺,研究了正火+控制冷却钢板、高温正火+控制冷却钢板不同热处理下钢板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Nb、V、Ti复合微合金化、钢坯低温加热、控轧控冷、高温正火+控制冷却热处理工艺,成功研发出100~120 mm厚、3 800 mm超宽BB503Z35钢板。钢板碳当量为0.405%,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cm为0.228%;钢板中夹杂物及夹杂物总量均较低,内部组织均匀、晶粒度细小、带状组织轻微,各项性能指标有较大富裕;超声波探伤检验符合NB/T 47013.3—2015 标准Ⅰ级要求;在高温930 ℃时钢板高温塑性较好,面缩率指标优异,符合高炉炉壳用钢的耐高温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大型锻件中的组织遗传现象,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并总结了切断组织遗传达到晶粒细化的若干热处理工艺和途径,主要包括临界区快速加热、高温正火、高温回火、过冷奥氏体平衡转变等;最后介绍了典型的汽轮机低压转子锻件和超超临界高中压转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