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试采是获得区块地质参数的重要手段,是勘探与开发相衔接的重要环节。大部分的试采井都是以间抽方式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下油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复杂,无法采用以往评价油井产能的方法对其产量变化进行预测。采用连续抽油生产情况使用的试井理论处理资料,又不能保证解释结果的准确性。针对间歇试采井的产能预测及资料解释方法,根据间歇试采井生产特点,对间歇试采井井底压力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从计算间采过程各阶段的地层压力分布入手,推导出间采不同时期的计算方程,应用差分方法求解,并编制出相应软件,解决了以往间歇试采井定产困难、资料解释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现场应用情况证明这种处理间歇试采井资料的方法是准确实用的。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楚28井试采过程所录取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建立了油流方程,利用试井资料,选择油井合理的工作制度,并计算储层参数,同时预测油井停喷压力。 相似文献
6.
川鸭609井是鸭子河构造带金马鼻状构造中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口气井,对这口气井的地质、测试、试井、试采资料以及试采工艺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了解到指导鸭子河气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要信息和试采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截止 2 0 0 0年底 ,卫星地区累计试油 33口井 ,通过试油结果显示出该地区在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都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 ,其中以葡萄花油层显示最好 ,储层最为发育 ;其次为扶余和杨子城子油层。1.卫星地区的探井试油为该区由勘探走向开发奠定了基础卫 1井是卫星地区在葡萄花油层获得工业油流的第一口探井 ,1981年对该井试油 ,8月 2 2日射开14 89.2~ 15 2 5 .8m ,射后提捞排液 ,于 15 32 .18m定深气举求产 ,获日产油 31.4 5t,日产水 11.30m3,喜获工业油流。此后 ,针对卫星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勘探工作陆续展开 ,先后在… 相似文献
8.
9.
间歇定流压试采井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于低渗透储层试采井采用间歇定流压试采方式,可以防止井筒附近能量衰竭过快。但由于试采期间流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不能采用稳定试井计算方法进行产能预测,因此建立了由地层参数计算间歇定流压试采方式下的压力计算方法,为此类方式试采定产提供科学依据。实例证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合理设计间歇定流压试采方式下的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针对油井分层监测与开采过程中的井下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流量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卡门涡街原理的采油井井下涡街流量计。搭建了地面测试系统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试验,首先利用清水介质对流量计进行标定,然后探究流量计在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中的测量精度。试验研究发现,涡街流量计在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中的流量测量值略低于实际流量;在相同流量下,降低两相介质的含水率会导致涡街流量计的旋涡脱落频率降低;此外,大流量工作状态下,环境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被减弱。与采油井井下流量的测试需求相对照,研制的涡街流量计能够在清水标定、不需额外修正的情况下,完成采油井井下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的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降低分层采油中的生产维护成本,结合无线射频和单片机技术,研制了一种投球式井下智能分控开关控制系统,并在室内对其进行了功能试验。在分析各类井下开关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明确了研制思路:在地面通过投入信号小球的方式来实时灵活地控制井下目标油层开关阀的开启/关闭,实现对目标油层的有效控制。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在油管内先后投入2个信号小球,先投入的信号小球用于井下控制系统的唤醒,后投入的信号小球携带开启/关闭目标油层开关阀的指令,用于控制目标层位开关。室内模拟试验表明,投入唤醒信号小球后井下控制器由待机模式变为工作模式,投入油层控制信号小球后,各目标油层开关阀能按预定指令正确开/关,各层通信、开关控制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认为,研制的井下智能分控开关系统能够实现对目标油层的有效控制和降低油层间的干扰,从而实现分层采油、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19.
俄罗斯作为世界油气生产大国,2011年石油产量达5.114×108t,天然气产量达6875.4×108m3。近几年油井数量有所减少,从2006年的16.2万口降到2010年的15.45万口,主要是因低效或水淹而停产。在过去10年中,俄罗斯大部分石油采用抽油法开采,油井产层开发深度不断加深,由于采用先进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平均单井日产量基本稳定在10t。俄罗斯近十几年来采气井数量增加了约35%,从1995年6300口增加到2010年8500口。大型气田已进入产量下滑阶段,单井平均日产量波动较大,从1995年的34.9×104m3下降到2010年的23×104m3,动用的天然气储量开始出现衰竭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