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入窖温度及窖内温度的不同变化都会对白酒产、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利用数显窖池测温计对浓香型白酒窖内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进行多排次跟踪监测,绘制变化曲线,并拟合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入窖温度与窖内温度的变化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除第l排外,窖内温度变化曲线基本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传统经验;高斯八阶函数曲线模型对温度数据的拟合效果非常好,与各排次及各空间位置的原始数据都非常接近,只是具体参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酒醅发酵的重要因素,酒醅温度的变化是由环境温度(主要是地温)和窖池微生物生长代谢共同作用的结果[1]。利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窖池智能监测系统对浓香型白酒窖内不同空间位置的温度进行多排次跟踪监测,绘制变化曲线,并拟合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排窖内温度变化曲线基本符合传统经验[2];使用MATLAB软件分析数据,采用高斯八阶函数曲线模型拟合原始温度数据的效果较好,与各排次以及层次的原始数据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酒醅温度的变化是由环境温度(主要是地温)和窖池微生物生长代谢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试验利用窖池温度检测系统对川南某酒厂3口窖池的酒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绘制出温度变化曲线,并拟合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曲线基本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传统经验.高斯拟合对温度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表明利用温度曲线模型预测整个发酵过程中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窖池酒醅发酵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环境温度、酒醅入窖温度及窖池微生物生长代谢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试验利用窖池温度检测系统对成都某酒厂采用浓香型白酒双轮底工艺的三口窖池酒醅温度进行实时精确检测,并绘制出其温度变化曲线。结果发现:采用双轮底工艺时,酒醅温度变化基本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传统经验,相比于普通工艺,双轮底酒醅温度变化更为平缓。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口子窖酒生产中堆积和窖内发酵工艺的基本规律,对糟醅进行温度与微生物跟踪检测,与相应出酒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积期间,前期升温缓慢、后期升温加快,堆芯升幅小,堆边升幅大;不同位置的各种微生物有不同生长趋势。窖内发酵,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各层微生物变化趋势差异较小。窖池酒醅蒸馏后出酒率与入窖后糟醅中酵母菌总数有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6.
增加酸含量是提升酒质的有效途径。高酸入窖发酵,是陈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特点之一。结合舍得酒业老窖深窖特点,将糟醅入窖酸度由1.2~1.8提高到2.0~2.3时,需辅以系列配套措施,涉及入窖温度、踩窖力度、糠壳配比、曲质调控、水分调控、挤糟模式等,保证窖内升温实现"前缓-中挺-后缓落"趋势。实践表明:提高糟醅入窖酸度后,经发酵蒸馏的基酒,酸含量显著增加,口感醇厚绵长,贮存2年即陈香馥郁、爽净而幽雅。  相似文献   

7.
根据浓香型白酒微生物发酵系统论的观点,通过实验详细论述了入窖温度与窖内发酵温度的关系,即在正常配料的情况下,入窖温度-升温速率、幅度及发酵顶温-窖内微生物系统演替过程,并根据实践,确定浓香型白酒生产在适宜条件下最佳入窖温度应在16~18℃。根据不同入窖温度下的配料及工艺控制要点研究,对进一步认识浓香型白酒生产传统工艺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浓香型白酒生产发酵过程窖内温度的变化幅度确定浓香型白酒在不同生产季节适宜的入窖淀粉浓度。详细论述了入窖淀粉浓度对浓香型白酒产、质量方面的影响,入窖淀粉浓度的控制原则及其与入窖七因素中其他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对浓香型白酒生产实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固态酿酒工艺确定了白酒生产是以预先配制好一定比例的粮、糠、水、曲、母糟以及适当的入窖温度作为入窖发酵的主要前置控制条件。通过对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步自动绘制发酵温度曲线图,结合发酵温度曲线图预判窖内糟醅发酵情况,在出窖前10 d做好下一轮入窖配料准备工作,使入窖糟醅的前置控制条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阐述了中国浓香型白酒传统固态生产工艺要素与发酵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将传统酿酒工艺模式总结为"前置条件控制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10.
《酿酒》2015,(5)
我国传统固态酿酒工艺确定了白酒生产是以预先配置好一定比例的粮、糠、水、曲、母糟以及适当的入窖温度作为入窖发酵的主要前置控制条件。通过对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步自动绘制发酵温度曲线图,结合发酵温度曲线图预判窖内糟醅发酵情况,在出窖前10天做好下一轮入窖配料准备工作,使入窖糟醅的前置控制条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阐述了中国传统固态酿酒工艺要素与发酵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首次把传统酿酒工艺模式总结为"前置条件控制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浓香型固态酿酒工艺确定了白酒生产是预先设置按一定比例的粮、糠、水、曲、母糟以及适当的入窖温度作为入窖发酵的主要前置控制条件。利用物联网无线测温技术对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变化特性实时地在线监测,并同步绘制窖内糟醅发酵温度曲线图,自动生成部分相关工艺参数,出窖前结合前置生产工艺控制和环境特征推断窖内糟醅发酵情况。提前做好下一轮入窖配料调整工作,使入窖糟醅的前置控制条件始终处于最合理的状态,为逐步稳定酿酒生产车间及质量提供更好的酿酒生产技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浓香型大曲酒的发酵过程中,入窖条件(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等)和浓香型大曲酒的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其中以温度对其影响较大。通常来讲入窖要求低温,其目的是控制低温缓慢发酵,以提高大曲酒的产量和质量,所谓的“前缓、中挺、后缓落”就是对低温发酵规律的具体概括。本文主要介绍低温入窖发酵的优点。1.有利于醇甜物质的形成 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温度的高低与酵母及其他微生物在窖内的繁殖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酵母菌在酒精发酵的同时,能产生一些以甘油为主的多元醇。多元醇生成量的多少与菌种、菌数及原料…  相似文献   

13.
张志刚  向双全  黄永强 《酿酒》2014,41(5):95-97
我国传统浓香型固态酿酒工艺确定了白酒生产是预先配置好一定比例的粮、糠、水、曲、母糟以及适当的入窖温度作为入窖发酵的主要前置控制条件。本文利用物联网无线测温技术对窖池内糟醅发酵温度变化特性实时地在线监测、并同步绘制窖内糟醅发酵温度曲线图,自动生成部分相关工艺参数,出窖前结合前置生产工艺控制和环境特征推断窖内糟醅发酵情况。提前做好下一轮入窖配料调整工作,使入窖糟醅的前置控制条件始终处于最合理状态,为逐步稳定酿酒生产车及质量提供一个更好的酿酒生产技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对浓香型酿酒车间窖内不同空间位置的酒精含量、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糟醅温度、水分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在窖内发酵过程中窖池不同层次酒精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再缓慢上升;氧气浓度入窖后呈直线下降趋势,在第5 d达到最低,而二氧化碳浓度在前8 d直线上升,随后开始缓慢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温度呈现先升后降规律,上层温度前期高于中下层,后期低于中下层;水分含量在前8 d呈上升趋势,后趋于稳定。通过窖内发酵过程中各气相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窖内发酵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曲发酵品温是影响曲质重要因素,洋河绵柔型大曲对品温控制有严格的要求,利用曲房智能监测系统对房内不同空间位置的大曲品温进行春、夏、秋三个季节跟踪监测,绘制变化曲线,拟合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季节绵柔型大曲品温变化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规律,使用MATLAB软件分析数据,采用高斯八阶函数曲线模型拟合原始品温数据的效果较好;通过对首房曲工艺的改进,成功提高了首房大曲品质;并对绵柔型大曲生产过程品温调控技术进行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16.
浓香型白酒控温发酵下糟醅典型微生物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用换热方式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温度进行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用平板涂布计数法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典型微生物的变化趋势,探讨温度对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酵母菌、霉菌数量的影响。表明在发酵前期控制窖内温度上升,利于酵母菌数形成生长优势;在发酵后期控制窖内温度缓落,利于兼性厌氧细菌的繁殖代谢;"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发酵温度变化趋势更利于酯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对2011年5月至11月压排和转排生产1867口实验窖池的跟踪分析,得出了浓香型白酒压排生产过程中入窖温度与转排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提出了压排生产过程中对新窖和老窖转排产率影响的不同压排入窖温度拐点和根据入窖温度调整压排生产时间与班次的观点,从而有效确保多粮浓香型白酒压排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工艺、实践出发,对己酸乙酯的生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全文分为4个部分:①入窖的水分、酸度、温度和淀粉浓度对己酸乙酯生成的影响;②窖内发酵的酸度、温度、位置、周期与己酸乙酯的生成的关系;③上甑操作、蒸馏提香等操作与己酸乙酯含量关系;④搞好养、回、灌、酵、保等工艺操作可提高己酸乙酯含量。□(陆月霜)  相似文献   

19.
窖池酒醅温度的三维结构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窖池温度是影响酒醅微生物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利用窖池温度检测系统对川南某酒厂三口窖池的酒醅温度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对整个窖池发酵过程酒醅温度进行曲线拟合及对某时刻温度三维结构图的绘制,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窖池内部酒醅温度变化,特别是入窖某一时刻的酒醅温度及整个发酵过程中各层酒醅温度的变化过程,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选取更多窖池酒醅检测点进行实时温度检测,最终建立发酵过程中窖池酒醅温度立体动态变化三维图。  相似文献   

20.
徐军 《酿酒科技》2010,(2):73-74
对枝江大曲酒发酵窖期内糟醅的温度、淀粉及酸度进行跟踪检测研究,总结糟醅在窖池发酵过程中各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窖温度偏高,糟醅淀粉利用率略低,升酸幅度略大;入窖温度偏低,糟醅淀粉利用率略高,升酸幅度略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