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猴与美食     
“泥猴”是人们对跳跳鱼学名弹涂鱼的别称。在我国东南沿海漫长的海岸线上,栖生着大量活蹦乱跳的泥猴。它模样古怪,体态扁圆,身长在10~17厘米之间,背部苍黑腹部灰白,头部突出一对机灵的眼睛,活像两粒滚珠,能向各个方向窥视。泥猴的一身本领令人十分赞叹:它在水中能游,在水面能跑,在泥洞里能钻,在海礁上能爬,在滩涂上能跳,而且一跳就是尺把高,所以沿海人习称这种弹跳力很高的鱼儿为“跳跳鱼”。跳跳鱼的尾巴和皮肤具有奇特的呼吸功能,不像其它鱼类一离水就很快呜呼哀哉。它即使“被俘”,只要供给它少许的水,也能活上十…  相似文献   

2.
夏初去了南海的三娘湾旅游,这里的人爱吃跳跳鱼,这是跳鱼的俗称,招待客人的时候一定要点上一盘跳跳鱼,并向客人介绍说这个鱼是我们最爱吃的,跳跳鱼求爱的时候是最好玩的。为了见见美味的真面目,一早上就来到了红树林。仔细看在泥地上有很多跳跳鱼挖的洞,它们的洞非常深,要想顺利抓到很多跳跳鱼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并且一定要有耐  相似文献   

3.
彝乡观跳菜     
沙平  华源 《四川烹饪》2000,(4):32-33
“跳菜”,是云南大理州无量山、哀牢山一带彝家人举行婚宴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隆重仪式。它是彝家人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也是彝家人底蕴深厚的一种饮食文化。 彝族许久以来都是逐山而居。他们受日月精华的滋养,山林幽静的浸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性格中喜“动”的基因。正如野鹿在岩石上跳跃,泉水在山谷中奔流一样,久居山林的彝家人,天性异常的坦荡、快乐、活泼。 彝民一般都非常喜欢“跳跳”。在且舞且蹈的“跳跳”中融入了挑担、取水、劳动、合作等生活内容。四川、云南一带的彝家山寨中,流传着各种不同形式的“…  相似文献   

4.
曹红春 《烹调知识》2005,(11):11-11
泥鳅又名钻地虎、跳跳鱼,山涧河溪、池塘随处可见。泥鳅体扁长软滑、无鳞.肉质鲜美软嫩,且价格比较低廉.为大众经济型鱼类之一。泥鳅的种类分3种,一种上身发黑,腹部发白.一种全身发黄.第三种是全身青黑色,而我们经常选用的则是第一种。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生活》2012,(4):4-4
为消除大陆消费者对“虱目鱼”这一名称的不良联想,零关税畅游大陆市场的虱目鱼近日统一定名为“状元鱼”。据传,郑成功甫到台湾时,觉得这种鱼很好吃,就问当地人是“什么鱼”,结果被台湾乡民以台语理解为这种鱼就叫“虱目鱼”。  相似文献   

6.
细说虾蛄     
白忠懋 《四川烹饪》2005,(11):27-27
有的海产品原先是“丑小鸭”,可摇身一变,却成了“白天鹅”。在我印象巾,一个是龙头鱼,一个是虾蛄。龙头鱼筷子般长,通体白如五,软软的,只有一根脊椎骨,头部较大,上下鄂发达,看上去颇似龙头。宁波人有一样佐粥菜,便是此鱼的腌品——用盐腌后晒干,名叫“龙头烤”。粤人称龙头鱼为“九吐鱼”或“狗兔鱼”,在正宗的“避风塘”,要一小碟椒盐九吐鱼,得18元。我对龙头鱼无好感,因为其水分太多,清蒸、红烧都不太好吃,唯有油炸,才会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7.
烟台靠海,盛产鱼,烟台人也特别擅长烹制鱼和喜欢吃鱼,同时鱼又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那逢年过节,喜寿宴席,鱼更是不可缺少,可谓无鱼不成宴,食鱼的习俗也很独特。  相似文献   

8.
瓢虫游戏     
《中外玩具制造》2008,(10):44-44
泰国著名木制玩具商Viola生产的这款“跳跳瓢虫(Hopping Bugs)”色彩鲜艳,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游戏。按下旁边的木杆,圆盘上的瓢虫就会弹跳起来。游戏的目标是要使瓢虫成功地跳到数字标识的位置。数字总和最多的人就是胜利者。  相似文献   

9.
鱼糊涂     
烟波浩淼的微山湖是个日出斗金的地方,盛产近百种鱼。这里以鱼为主的美食不胜枚举,最有特色的便是鱼糊涂。“糊涂”是鲁西南的一种方言,意为“汤”,鱼糊涂即为鱼汤。鱼糊涂是微山湖渔家常吃的早餐和晚餐。旧时,早晚两餐有吃稀的习俗,实为节省粮食,鱼糊涂便是这一习俗的产物。有湖谣唱道:“鲜鱼汤,鲜鱼汤,端起碗来泪汪汪,搁下碗来饿得慌……”鱼糊涂的做法是用面粉加水拌成面糊,又称“面鱼”,放进锅里,与鱼同煮。因为是用鲜鱼煮汤,故又称“鲜鱼汤”。清嘉庆年间,巡漕御史韩鼎晋视察漕务,来到微山岛。时值五月,正是小黄鱼肥嫩的时候,当地官员大摆宴席,后把小黄鱼煮成的鱼糊涂奉上。  相似文献   

10.
荆州鱼糕     
刘继平 《饮食科学》2009,(12):57-57
荆州位于“千湖之省”的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而且紧临长江,故水产资源丰富。荆州美食大多离不开鱼。“鱼”与“余”同音,吃鱼代表年年有余,喜好这一口的,不仅吃出了许多花样,还可讨个令人身心愉悦的吉利彩头,真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1.
《中外食品工业》2008,(2):26-26
年夜饭必备 鱼,全国各地的年夜饭餐桌上似乎都会出现它的身影。只因中国人讲究年年有余,而“鱼”又与“余”同音,所以年夜餐桌必有鱼。  相似文献   

12.
鲅鱼秋来肥     
大东 《饮食科学》2007,(10):47-47
我吃的最多的海鱼要数鲅鱼了。起初我不知道鲅鱼的学名,一直误以为是“霸鱼”,以为是胶南人的俗称,就像当地人常吃的“面包鱼”,“牛舌头鱼”,“无头鱼”那样。鲅鱼长得的确很霸道,其流线型的身体像个梭子,跟潜艇似的,上下颔各一排尖齿,锋利如锯。  相似文献   

13.
史春生 《烹调知识》2003,(12):38-39
“五柳鱼”是浙江杭州西湖的一道名菜,其味道鲜美,喷香诱人,深为人们所喜食。人们在享用时,又常把“五柳鱼”叫做“东坡鱼”,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春风得意,又是吃河鱼、河虾的季节。“卧沙细肋河由得,出水纤鳞却易求”,描写的就是春季肥嫩鲜美的土步鱼。土步鱼又称“塘鳢鱼”、“春斑”,多生长在湖泊、河沟、溪河中,为小型食用鱼类。古人认为,此鱼冬日伏于水底,附土而行,及至春日在水草丛中觅食,因此民间有“土步”之名。这土步鱼肉质肥嫩,色白如银,较之豆腐,有其嫩而远胜其鲜,乃江南水乡独特的鱼鲜。  相似文献   

15.
宋玉 《烹调知识》2011,(3):72-73
在许多人的共同经验里,“常吃鱼人会变聪明”、“吃鱼眼睛好”、“吃鱼可以补充钙质”等一直就是长辈们常常挂在嘴上的话。最近从一份研究报告和临床上发现吃鱼的好处后,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研读各方资料,发现结果不仅全都已经得到证实,更有越来越多吃鱼的益处和优点不断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四川烹饪》(1998年第六期)曾刊出《鲸鱼三奇》一文,今重读之,感受更深。 鱇■鱼作为云南高原的珍贵名品,时下在昆明市的一些饭店、餐厅已可品尝到。前不久,从昆明参加“世博会”回来的同事就谈起这种鱼,说它虽然个体不大,但味道的确特别鲜,一般鱼类难与其媲美。 于是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鱇■鱼”的正式名称应为“抗浪鱼”。因为这种鱼一到夏季的繁殖季节,就纷纷游向湖边,而这时盛产此鱼的抚仙湖正是风助浪起,白浪滔天的时候。抗浪鱼因喜欢在这白浪中嬉游,与“浪”争上游,故有“抗浪鱼”之名。 抗浪鱼古称“鱇郎鱼…  相似文献   

17.
史万震 《美食》2004,(4):13-13
如今,“狮子头”这一传统佳肴已发展成了一个系列,例如“河蚌狮子头”“鲴鱼狮子头”“火腿狮子头”“冬笋狮子头”等等。根据这一创新思路,笔在传统名菜“羊方藏鱼”和“清炖蟹粉狮子头”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践,创制了“清炖蟹粉鱼羊狮子头”,成菜韵味独特,在此披露,以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西湖醋鱼”是杭州传统名菜.它的形态美观。肉质细嫩。色泽红亮,酸甜可口,素有“赛蟹肉”之称。“西湖醋鱼”的原料是极其普通的草鱼.成菜的口味则是大众化的酸甜味。从形态、口感、色泽等方面来看,要把“西湖醋鱼”制作得恰到好处.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并且近几年来杭帮厨师还将“西湖醋鱼”的口味进行了全新的改良。  相似文献   

19.
茹拥政 《中国酒》2014,(5):69-69
在吃货们万千期待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于4月18日在央视一套和纪录片频道开播,四川养蜂人的豆花。香肠、腊肉:归国福建老华侨归乡宴上的萝卜饭:浙江海边渔民为女儿学会捕捞跳跳鱼;  相似文献   

20.
张卫 《中国食品》2023,(9):54-55
<正>中国鱼你,全球布局。4月15日,“鱼你在一起·全球好生意”2023全球加盟商大会暨超级符号发布会在北京圆满举办。会上重磅发布了鱼你在一起超级符号“亲嘴鱼”,全新IP形象“亲亲鱼”也闪亮登场,吹响了向全球中式快餐万店冲锋的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