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卢学东 《人民长江》2004,35(2):19-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拟建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基础设施工程.由于该工程系跨地域、跨气候带调水,覆盖面广,输水流量大,建筑物等级高,结构尺寸断面大,且总干渠上建筑物又多为薄壁、板梁结构,其施工较常规水工建筑物有所不同.就总干渠与沿线相交河流在施工期的导流方式;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总体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由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河南、河北两省,最终向北京、天津供水的大规模、远距离调水工程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同时对生态与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拟建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施工区的环境状况,预测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及附近环境的影响,提出施工期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5):F0004-F0004
<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潞王坟试验段位于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全长1.5km。主要任务:一是通过试验研究,为工程优化提供依据,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膨胀岩(土)渠段的大面积施工;二是试验结束后,恢复至设计断面,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交叉建筑物洪水风险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阶段的风险是工程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只单纯考虑水文不确定性或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也只提供交叉建筑物在其设计基准期内的风险概率,不能给出不同洪水条件下的工程风险,对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意义不大。通过综合考虑水文不确定性和工程结构不确定性,提出适用于交叉建筑物在各种洪水条件下的失效风险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给出交叉建筑物在各种洪水条件下的失效风险。以河南省境内湍河梁式渡槽为例,建立渡槽失效故障树以及各种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给出了一套可适用于渡槽水毁失效风险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瑜  梁波  杨志芳 《水利水电快报》2004,25(21):13-16,24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总干渠沿线电力系统的调研资料.应用可靠性原理对供电系统将采用的方案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分析涉及电源的可靠性、供电网络接线的可靠性及运行与调度对可靠性的影响等。提出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供电系统的总体看法和意见.从更广阔的角度论证南水北调供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跨越地貌单元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危害,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的处理措施的阐述,处治方法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对工程地质问题危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防洪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以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先建立二维复合事件风险组合模型,然后再进行两两组合,逐步给出整个引水工程防洪风险的估算方法。并以河北省段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的防洪风险大约为30年一遇左右,其输水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论证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渗透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岩渠坡在处理和未处理条件下的渗透性状,分别开展了现场双环、 GUELPH 仪以及室内渗透试验。原位试验结果表明:泥灰岩的稳态渗透系数及入渗深度均大于黏土岩;格栅加筋处理场地的稳态渗透系数和入渗深度分别约为土袋处理场地的 1/4 , 1/2 。格栅加筋处理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膨胀岩边坡处理措施。室内重塑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含水率下相同干密度的重塑泥灰岩的渗透系数大于黏土岩,其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小于黏土岩,且测得重塑膨胀岩样渗透系数均小于场地的原位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渠道与建筑物需大量天然建筑材料,沿线查明了各类天然建材的场区地质条件、岩相变化质量、储量、分布位置、开采运输条件。提出了对渠道开挖土的利用及用人工骨料代替天然骨料,解决了远距离运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春燕  赵峰  朱学贤  陈卓 《人民长江》2010,41(16):69-7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工程量很大,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处理得合理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占地、投资等方面有较大影响。为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占地,根据总干渠渠道工程的长跨度特点,提出相应的土石方调配平衡规划的设计原则,利用线性规划技术研究了总干渠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合理、优化的土石方调配平衡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控制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控制计算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泽宇  周斌 《人民长江》2000,31(5):10-1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供水范围广,沿线分光口门多,做好总干渠的运行控制十人刀要。闸前常水位和控制容量方式是中线最合适的控制方式。根据中线工程总体设计成果,分别为这两种运行方式研制渠道控制计算模型。由用水户的分水流量和计算模型可以出渠道节制闸的最终闸门开度,供调度使用。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河流白河设计洪水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明波 《人民长江》1998,29(7):17-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白河交叉断面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594.6km^2。控制干流河长115km面上游有相关联的大中型水库3座,设计条件复杂,水文资源匮乏,交叉断面设计洪水计算在南水北调总干渠沿线交叉流中极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水文现象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的配置工作难度很大.基于中线工程范围广、用水户多、供求关系复杂等特点,建立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银行"的合约机制可以大大降低水资源配置的成本,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银行"的水合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移民占迁调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复杂,技术性强,涉及的专业知识众多,而搞好移民占迁调查工作,是整个南水北调移民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工程顺利实施的保证。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筑物移民占迁实物量的调查工作,提出工程占迁实物量调查的方法,对今后的占迁实物量调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控制运行设计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全长1200km,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面积15.5万km^2。由于供水对象复杂,沿线缺少调蓄工程,按传统的控制运行方式,将造成大量的弃水。南水北调中线水量求大于供。当供水对象确定之后,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考虑到受水区当地水文丰枯变化,各用水户需水量需水要求某一时段内峰,谷的特点,如仍按完全的计划供水及上游控制方式将难以满足这些具体的变化而合理供  相似文献   

17.
介绍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项目建设质量情况,主要单元工程优良率100%。建立完善了建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设计单位服务、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在多级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仿真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畅建霞  黄强  王义民  杨房廷 《水利学报》2002,33(12):0085-009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个大型复杂调水系统,本文在分析其调水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建立了该系统的水量仿真调度模型,合理地确定了系统网络结构和模型计算原则,并通过加入辨识模块和控制修正模块,使模型能快速找出满意解。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引汉水给沿线各省市的分配水量。对比分析引汉前后的供水情况,表明引汉水与当地水源的联合调节,可使沿线各省、市各用水部门的供水保证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自然环境和工程实际出发,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监测站网的规划原则、监测站分类、站网布设及监测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设站目的将水质监测站分成4种类型,规划布设了重点监测站4个、基本监测站3个、辅助监测站11个和流动监测站4个,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监测项目、采样时间和频率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监测站网的详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坝在人类改造自然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坝工程是对流域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进行人工调控的工程.论述了大坝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防洪、清洁能源、灌溉、供水、旅游等主要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大坝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移民,生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等.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修建大坝要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工程的利与弊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不利因素要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使其得到控制或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