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属性类型多,蕴含的地学信息既有相同,也有差异,单一地震属性信息量少且信噪比低,解释存在多解性,而多属性联合解释工作量大且很难得到统一的解释结果。围绕这些问题,把图像处理的RGB-IHS变换引入到地震属性解释中,建立了地震属性融合算法及其实现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地震属性融合及提取效果,采用二维傅里叶变化滤波方法提高地震属性信噪比,用地层切片方法解决层间地震属性提取的地质时间非一致性问题。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地震属性融合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地质目标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
地震—地质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大庆油田G533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G533区块葡萄花油层三个砂层组中各种粒级的砂岩交互分布,声波测井曲线不能完全反映地层岩性变化,进而给岩性识别、储层分布预测带来困难,为此研究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技术和应用策略,对储层进行预测。地震—地质储层预测技术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信息融合技术等,通过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及地质、测井与地震一体化思路,特别是采用电阻率拟声波反演及频谱成像衰减属性频谱分解技术可以提高油气检测的精度。   相似文献   

3.
现今油气勘探目标已逐步向岩性、裂缝、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移,勘探难度加大,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地震资料中的丰富地质信息,同时结合地质、钻井等资料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流体性质等综合解释。地震属性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及其发展,通过实例充分展示了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地震属性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等方面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震属性的历史回顾(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是对目的层地震特性的量化测量。自地球物理工作者开始将旅行时拾取到野外地震记录上的20世纪30年代起,属性分析在反射波地震解释方面已经变得相当重要。现在已经从地震资料中计算出50多个明确的地震属性,并将其应用到了地质构造、地层和岩石/孔隙流体特性的解释中。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天,能够将不同资料综合成大数据体并计算大量地震属性的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已经成为地震解释人员从地震资料中寻找地质和油藏工程信息的日常工具。在庆祝SEG75界年会的回顾文章中,我们列出了现代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5.
地震属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地震构造解释、地层分析及油藏特征描述等领域,也逐渐应用于常规地震解释无法满足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隐蔽油藏勘探领域。以ZB1区块隐蔽油藏勘探为例,详细阐述了地震属性聚类分析、相干体检测和波形分类等多种方法的应用,同时结合地质区域认识,提高该区有利储层范围的划分精度,在实际勘探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传春 《岩性油气藏》2010,22(2):133-139
在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地震技术和地质思维方式不断结合,相继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地震地层学探索地震反射相位与地质层位、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反射特征与地质构造、岩石沉积的成因联系;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研究方法,尝试寻找地震特殊处理与解释、地震特征属性与地层沉积特征的内在联系。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使用地震第三级特征属性,尝试进行地震储层、流体地震识别的研究。文中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4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主要在陆相湖盆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出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油田地下断裂系统复杂,地层较破碎的情况,探讨了如何选取相应的地震属性,进行正确的提取,合理的解释和识别。通过对地质微相划分,寻找地震属性与地质目标的映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精细提取地震属性的技术方案,探索出一套属性分析和解释的有效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JH凹陷西斜坡带北部LZB地区的隐蔽油气藏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构造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则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地震平面岩相解释,它在地震切片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属性融合成像、切片沉积相投影、平面岩相智能追踪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密集连续的特性,提高了地震—地质解释的效率和精度,对地下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勘探》2010,(6):84-84,F0003
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 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基于全/宽方位地震观测、相对保持地震数据处理和基于等时地质切片上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空间相对变化和等时地质切片间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垂向连续变化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杨波  高军  侯峰  刘明杨  王俊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9):209-213,217,2
地震属性技术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提取和利用,但是单一地震属性分析与解释存在较强的多解性、不确定性。属性降维是通过K-L变换把属性空间的高维样本变成低维样本,降维后的地震属性更加具有代表性,更能反映地质特征,然后再将降维后的地震属性用于储层预测更加符合地质规律。通过地震属性降维方法对陆梁油田陆15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进行储层预测,其预测结果与部署的评价井在地质参数上符合程度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多元线性回归法在砂砾岩储层孔隙度定量预测中的应用:①在分析测井解释孔隙度基础上,开展地震地质层位解释,进而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进行属性优选;②通过对地震属性的相关性及物理意义的分析,确定强度总和、负振幅总和、零点相位数是最优地震属性组合;③通过对地震属性参数与储层孔隙度离散数据的趋势性分析,识别和去除奇异值的影响,提高数据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储层孔隙度预测精度,从而达到定量预测储层孔隙度的目的。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规律,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图5表2参7  相似文献   

12.
地震平面沉积相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构造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岩性油气藏的 勘探研究则缺乏有效的手段。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地震平面沉积 相解释方法,它是在地震切片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属性融合成像、切片沉积相投影、平面沉积相 智能追踪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密集连续的特性,提高了地震-地质解释的效率 和精度,对地下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邵远  李涛  韩光明  李伟  汪锐 《石化技术》2024,(2):213-215
莺歌海盆地近年来在中深层钻遇具有“亮点”地震响应特征的低速泥岩层,其与传统对含气储层特征的认识一致,因此会给地质导向目的层的识别带来陷阱。本文基于直井的测井地震对比,锚定低阻低速泥岩的随钻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属性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应用在地质导向上的随钻测井解释,分析了钻井钻遇低阻低速泥岩的随钻测井特点和避免影响目的气层的地质导向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案例说明如何在多断层复杂储层钻井作业中利用地质导向避免落入泥岩陷阱,及时判断钻遇地层的边界位置并调整井眼轨迹,减少无效进尺、提高钻遇率,结合其他地震属性资料指导水平井施工,较好地实现了地质导向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系统是由863计划支持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它由工程浏览、测井解释、地震层位解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优化分析、地震属性可视化等8个子系统及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组成。该系统为复杂构造解释、岩性识别、油气检测与预测以及各种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计算提供依据,满足了渤海大油田时移地震监测中有关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应用的要求,是勘探开发人员进行地质分析、储层预测、油藏开发的有效工具。它完成了时移地震属性应用技术的程序化、自动化、科学化、可视化和标准化,为石油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综合信息挖掘、分析决策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勘探和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 ,地震资料在复杂油藏系统的解释过程中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缺少一种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中的工具。波形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满足了这种需求 ,并且给地质家提供了快速从三维地震数据中获得地质信息的能力。尤其在常规方法难以识别薄互层储层的情况下 ,波形分析技术更是给地质工作人员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勘探》2010,(3):F0002-F0002,I0001
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 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基于全/宽方位地震观测、相对保持地震数据处理和基于等时地质切片上地质休引起的地震属性空间相对变化和等时地质切片间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垂向连续变化的地质解释,最终认识薄储层空间展布的综合地震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基于全/宽方位地震观测、相对保持地震数据处理和基于等时地质切片上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空间相对变化和等时地质切片间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垂向连续变化的地质解释,最终认识薄储层空问展布的综合地震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地震属性优化提取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地震属性参数已发展到8大类93种。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地震属性技术任然存在种种不足。许多属性在数学上有很好的定义,但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往往含糊不清,有意义和无意义属性值的混合可能是解释者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因素。针对地震属性种类繁多和具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并结合焉耆盆地本布图三维工区的生产实例,讨论了地震属性优化提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储层预测及物性分析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1):231-232
<正>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基于空间相对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基于全/宽方位地震观测、相对保持地震数据处理和基于等时地质切片上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空间相对变化和等时地质切片间地质体引起的地震属性垂向连续变化的地质解释,最终认识薄储层空间展布的综合地震勘探技术。3.5D和4D地震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储集层预测技术的发展。提取众多的属性参数进行判断已成为地震解释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储集层预测和评价时,通常使用与储集层预测有关的各种地震属性.以各种方法从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包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不同的地震属性值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层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死油区。描述 了地震属性中的振幅、阻抗频率及能量衰减四种基本类型参数的特征意义。并对泌阳凹陷核二段白云岩区进行了振幅频率衰减阻抗等属性提取分析.成功地预测出白云岩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