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向细编碳/碳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自制装置研究了多向细编C/C复合材料纤维束性能,分析了工艺过程的影响。同时用界面微脱粘实验技术研究了C/C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界面应力分布,提出了由界面脱粘力,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性能表征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为C/C复合材料优化设计提供了定量参数。结果表明:织物结构、织物编织工艺以及织物/基体复合对纤维的强度影响很大,降为原始纤维的20%左右,对模量影响小。不同界面层次,纤维/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和界面剪切强度不同,Z向纤维束中纤维/基体结合好,具有最高的结合强度,SEM观察证实有大量基体碳在纤维上枝联。  相似文献   

2.
用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研究了细编穿刺3DC/C复合材料在2800℃时的位伸性能,把碳纤维和基体的性能作为已知参数,选取适当细观代表性单胞,利用细观力学和三维有限无方法预报共高温弹性模量,分析了织物结构参数的影响,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孙文训  黄玉东 《高技术通讯》1999,9(11):45-48,49
研制了一套表征碳/碳(C/C)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单丝顶出测试系统,实现了对碳纤维的单丝顶出测试。利用该仪器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几组C/C复合材料样品的界面粘接性能,研究了界面剪切强度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原位法表征碳/碳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丝顶出和束顶出法分别测试了细编穿刺碳/碳(C/C)复合材料不同层次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了生产工艺对不同层次界面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顶出试验的力学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界面上应力的分布情况,对可能的界面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为最终优化C/C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界面是复合材料极为重要的微结构,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准确地评价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情况,进而对界面进行优化设计与调控,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之一,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表征技术也因此备受关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并分析对比了两类表征方法的优缺点,对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表征方法及实验仪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碳/碳复合材料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火炬作为高温热源,研究了细编穿刺碳/碳复合材料高温烧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蚀区域从火焰中心到边缘的变化,材料的烧蚀特性从中心区域的以热力学烧蚀为主向靠近边缘区域的以热化学烧蚀为主过渡;碳基体和碳纤维的抗热力学烧蚀性能相当,而抗热化学烧蚀和抗氧化性,碳纤维则明显优于碳基体。  相似文献   

8.
周少荣  乔生儒 《材料工程》1997,(6):15-16,33
利用0.8T强磁场处理单向C/C复合材料的中间相沥青基体后发现其界面层呈TOG弱界面结构,弯曲强度稍有下降,其韧性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石荣 《材料导报》1998,12(3):65-69
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的研究情况,指出了应着重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位测试系统得到细编穿剌C/C复合材料纤维/基体及纤维束/基体两种不同层次界面的顶出实验数据,然后利用界面弹簧模型对纤维及纤维束的顶出实验过程进行有限元法计算机模拟,编制了分析程序,得到了不同层次界面的剪切强度值。  相似文献   

11.
细编穿刺C/C 复合材料不同层次界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细编穿刺C/C 复合材料中单丝/碳基体和纤维束/碳基体不同层次界面结构特性, 分别设计、建立了表征这两个层次界面结合性能的原位顶出仪, 并将界面结合性能与C/C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进行了比较。利用该原位技术, 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C/C 复合材料这两个层次界面结合性能的关系, 并讨论了它们对C/C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表明: 本文中所建立的单纤维和整束纤维顶出技术可用于定量表征C/C 复合材料的不同层次界面粘合性能。不同层次界面结合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三维四向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三维四向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得到了弹性常数及反映材料非线性行为的力学性能指标随编织角的变化规律, 并分析讨论了编织参数对该类材料破坏模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类型、制备方法及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能等。  相似文献   

14.
炭纤维增强明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不同形式炭纤维增强的明胶复合材料,对不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长炭纤维增强明胶(CL/Gel)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模量,而炭纤维毡增强明胶(CF/Gel)复合材料因内部存在较多的孔隙使其力学性能最差,因此,炭纤维毡不能用于增强明胶材料,由于纺织炭纤维布增强明胶(Cw/Gel)复合材料的纤维维束内亦有孔隙,炭纤维布的增强效果不及长炭纤维。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的特性及其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纳米管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极高的纵横比和独特的导电特性,是制备复合材料的理想形式。评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的动态。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镍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比传统的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结构为非晶态。讨论了复合镀制备金属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的优越性及应用。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电池和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等温氧化实验方法,在800~1000℃、氧分压21.3kPa的条件下研究了A3-3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行为;借助质谱全元素分析技术研究了杂质催化对其氧化速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氧化反应前后A3-3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A3-3碳/碳复合材料在氧化时,其氧化速率开始时随氧化失重和氧化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增大,然后趋向一个稳定值;其稳定氧化速率为:r=119exp(-15613/RT)mg/cm2·h;此时,其氧化速率不受杂质催化的影响,其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时间和氧化失重无关;影响A3-3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是酚醛树脂炭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将微观界面组分纳入宏-细-微三个尺度的多尺度渐进损伤失效分析中.对细、微观单胞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获取放大因子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缩聚;通过缩聚的放大因子求解宏观模型对应的细、微观组分应力并进行损伤失效判定;计算宏观模型退化后的弹性参数用于后续计算;针对2D编织SiC/SiC复合材料开展了渐近损伤失效...  相似文献   

18.
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拉伸 ( 含开孔拉伸 ) 、压缩 ( 含开孔压缩 ) 、面内剪切及冲击后压缩实验,获得了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基于宏观实验,探讨了材料在拉伸、压缩及剪切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失效机理,分析了开孔类型 ( 机械孔、编织孔 ) 对材料拉、压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冲击对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所获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强度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