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8个城市公园中的植 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使用行为观察法和行为地图法记录游 人的景观偏好与行为偏好,用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研究植物 景观空间特征指标与游人偏好的关系,为提升游人在植物景观 空间的游憩体验、构建人性化城市公园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游人偏好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且游人偏好与植物观赏特 性、季相变化、色彩构成呈显著正相关,与亲水性呈显著负相 关;游人喜欢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中欣赏美景和社交;游 人倾向于在野生植物种类少、可达性好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 休闲娱乐活动,在气味芳香、硬质广场面积较大的植物景观空 间内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在郁闭度高、较封闭、离水边较远、 离出入口较近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安静休憩活动。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的发展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工业信息时代的种种负面效应给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此背景下,景观环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园林康养景观理念为现代化景观设计提供了新路径。此次调查研究以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公园和涟水风光带为例,以使用者为主体,对所选城市公园康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考虑景观与人的心理联系,找出现今城市公园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日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富有诗情画意的花木之城,在“自古诗人例到蜀”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描写成都花木景观的诗词文本,挖掘花木诗词中的植物资源,提炼花木景观意境,对彰显成都花木诗词文化底蕴,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借助文本挖掘分析软件Rost CM6,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326首描写成都花木景观的诗词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挖掘成都历史经典花木种类,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对花木诗词中的植物景观意境进行解析。[结果]成都花木诗词文本呈现出8个类簇,可归纳为梅林花海、海棠满园、牡丹花州、锦城芙蓉、蜀柳笼堤、绿竹绕宅、桃英逐水、翠柏掩寺8类植物景观意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花木诗词景观的场景表达路径:1)加强特色花木品种应用,延续花重锦城诗意画卷;2)探索花木诗词形意表达,增强公园城市诗意氛围。[结论]提供了“花木诗词文本分析—景观意向提炼—场景表达”的完整研究思路,为公园城市植物景观场景营建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4.
知觉恢复量表(PRS)在恢复性环境评价中有广泛应用,其中文版在城市公园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尚未予以验证。以城市公园为单一评价对象,探讨中文版PR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选取城市公园中具有不同要素、开敞度和场景的6个空间类型,分别录制成景观视频作为实验素材。共有120名男女比例为1:1的在校大学生参与了测试,在经历口语考试的压力后,通过观看城市公园的一个场景视频缓解压力,采用中文版PRS量表对场景的恢复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文版PRS量表在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估中具有良好的评估者间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量表条目的代表性与适宜性程度较高,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构架基本一致,对不同环境有一定的区分度,可用于城市公园恢复性环境评估。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步入品质提升阶段,以场景营造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激活城市发展潜能的场景营城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街区作为生活空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单元。对城市街区进行公园场景营造不仅是以美好生活为中心的场景营城理念逐渐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美学营造的范式,也是公园城市美学在街区层面的直观表达。以成都望江楼街区场景营造实践为例,从场景融合促进公共空间形态渗透、营造创新服务机制激活街区核心价值、以人文体验赋能业态重塑街区风貌3个方面,提出不断融入城市发展治理体系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美学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人们游赏自然风景的感知、感受和感应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方法】从风景旷奥理论出发,应用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探究城市郊野公园景观旷奥视觉感知对游人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并选取福州的9个城市郊野公园作为研究样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发现:1)旷奥空间特征对旷奥感受的影响作用最显著,旷奥景观要素对恢复性知觉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而旷奥空间特征对恢复性知觉和游人行为意向不产生显著影响;2)恢复性知觉和旷奥景观要素对游人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结论】旷奥视觉感知对游人行为意向的驱动机制有“旷奥视觉感知—旷奥感受—行为意向”“旷奥视觉感知—恢复性知觉—行为意向”和“旷奥视觉感知—旷奥感受—恢复性知觉—行为意向”3条路径。揭示了旷奥直觉、知觉和意向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为城市郊野公园景观建设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城市公园绿地指标细化的一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10,26(3):9-13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针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进行剖析,在与国外类似指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建设情况,从社区和城区2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尝试提出对现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进行细化的设想,以期为今后公园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环境偏好是游憩者对城市公园环境的一种评价,场所依恋是游憩者与城市公园之间的情感联结,而恢复性评价则是人在城市公园中感知到的心理健康效益。论述了环境偏好、场所依恋及恢复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借鉴自我调节理论,构建了城市公园恢复性评价心理模型,并以福州的9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恢复性评价心理路径有2条,分别是"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的简单影响路径和"环境偏好→场所依赖→场所认同→恢复性评价"的综合复杂影响路径。表明游憩者在城市公园中的恢复性感知是一个渐进式的心理感知过程,尤其是在具有场所依恋情感的环境中,经历了"环境认知评价→情感响应→情绪启动"的心理过程,认清这种复杂的心理路径对今后塑造更具恢复性的城市公园景观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北京植物园8个专类植物景观区域,使用行为观察法观测记录游人行为,用行为地图法及列联表分析游人的行为偏好,研究游人行为与专类植物景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专类植物景观区域中,拍照、穿行、散步和观景等与优美的专类植物景观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行为活动最多.游人偏好于可达性强、有集中展示效果的专类花展景观,以及观赏期长...  相似文献   

10.
11.
自然环境与城市之间 卡布雷拉群岛国家公园游客中心所在地原来是地中海松树林,可以说是处于自然利益的开始或最后坚守的重要领域.在海滩、港口和建筑物之间,有人提议在松林中建设一个小型建筑工程,并利用场地剩下的地块设计一个公园,而游客中心则利用公园的地景置于斜坡之下以避开酷热的阳光.  相似文献   

12.
巧于因借理山水——昆山市亭林公园西部景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佃伟 《中国园林》2002,18(4):55-58
以昆山市亭林公园西扩景区规划为例,提出了“以理为主,造为辅”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立地条件,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布置9个景区。不破坏原地形,顺热改造地貌,遵循自然景观,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宜入环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并试图对此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园城市建设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为中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实现公园城市美好愿景,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积极响应地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组织编制了团体标准《公园城市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研究确定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建华 《城市建筑》2014,(14):293-294
本文以城市公园亲水空间的安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亲水空间景观元素的潜在安全隐患(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基于安全角度的游人环境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利用鱼刺图对城市公园亲水空间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梳理分析,最后提出了潜在安全隐患的消除途径。  相似文献   

15.
独特景观 位于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吉尼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在这个地区广泛开采的铁矿石也明显地分布于整个公园内.远古那饱经风霜的小山覆盖着如三齿稃般的植被,像是被直直地横切一刀,露出陡峭的悬崖、黑矿石和深赭石色.五合国际需要为此项目设计一幢建筑,作为对公园的诠释,展示其地质、植物、动物、人类与历史.吉尼项目获得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协会的两项国家奖,也是最近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展示的澳大利亚六个设计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镇燃气管道的几种安全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安全评价与定量安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一套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境、业、城、制"五元素的理想及其哲学观为线索,分析了公园城市理想的价值观、目标追求及其作为公园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的根据缘由.以淄博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项目为实践验证,依据城市现有条件反馈调整,提出构建包含5项评价基准、15项评价标准、45项评价指标的公园城市评价体系.从城市现状研判、公园城市规...  相似文献   

19.
刘晓 《城市住宅》2015,(8):72-7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在速度及规模上都引起了世界关注。在建设项目总量大为增长的同时,单一模式的复制性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这导致各城市景观风貌趋同,城市文化及本土特色缺失。为解决干城一面的问题,我国很多城市争相进行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及实践工作,力图在风貌规划及管理中形成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导则,以利于对实践的指导。本文以临沂市滨河开发实践为例,旨在通过对风貌管理现状问题的归纳与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指引风貌规划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地王城市公园是深圳市一项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改造计划中的实施项目。设计尝试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整合自成体系的建筑物所分割的城市空地,并将新的地铁出入口、过街桥以及地下商业空间链接到被快速交通切断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通过对城市表层结构的重整,编织出一层无限伸展的公共空间网络,创造激发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将城市表层之上零散的公共领域拼接为完整且开放的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