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含砷碳金矿石全泥氰化浸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甘肃省某金矿难浸矿石类型,提出了一种含砷碳金矿石全泥氰化浸金的工艺方法。研究表明,采用浓度为15%的NaOH和浓度为2%的H2O2对矿石进行预处理,可有效地消除砷对氰化浸金的影响。碳的干扰可采用加入煤油的方法,使矿样中的碳活性产生钝化,从而消除碳的“劫金作用”。该工艺方法可使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到95%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某碳质含砷金矿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样品采自黔西南某金矿,含金1.97×10-6,砷1.27%,有机碳1.62%,是典型的低品位含碳难处理金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3%。试验对比了碳浸法、煤油掩蔽法、次氯酸盐处理法和微波处理法的提金效果。碳浸氰化金浸出率仅为17.26%,添加煤油作为掩蔽剂磨矿-氰化后金的浸出率可提高到41%~42%,次氯酸盐预处理工艺效果不佳。微波处理工艺取得较好的结果,金浸出率可以达到82%以上,但需要在矿石中配入一定量的辅助药剂。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可溶性铜盐难处理金银矿石性质,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并考察了洗涤过程中铜矿物的溶解规律及铜在氰化反应体系中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矿样采用预处理—浮选—氰化工艺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试验效果;矿样经过水洗除铜后,采用浮碳药剂及新型复合捕收剂进行浮选,可有效降低尾矿金品位;浮选精矿采用氰化贫液磨矿,并加入NaOH调节pH10,可明显降低NaCN消耗量,由直接氰化的110 mL降低至70 mL,且Au浸出率达94.8%、Ag浸出率91.0%。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金精矿中碳质在生物预氧化提金工艺中的影响,以贵州泥堡高硫卡林型金精矿为原料,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可能的有机组分;结合拉曼光谱分析了该碳质在微观空间尺度上碳原子的空间排布特征和规律,并讨论了其与劫金性质的关系;结合劫金指数(PRI)测定以及对不同含金溶液的吸附实验,进一步分析其劫金能力和载金能力;最后结合生物预氧化产品炭浆法(CIP)氰化提金实验,分析了该碳质在实际生物预氧化提金工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样中有机碳组分为干酪根,其裂解气含有多种干酪根母源有机质,不利于氰化;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与PRI测试结果吻合,均表明矿样中碳质具有高劫金性质;在实际生物预氧化产品CIP氰化提金过程中,采用添加活性炭与劫金碳质竞争吸附,可减少10.14%已溶出的金被劫金碳质吸附,后续金浸出率可达80.17%.   相似文献   

5.
复杂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凯  马科友  吕久吉 《有色矿冶》2010,26(3):32-33,37
本文针对成分复杂金精矿的特点,采用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通过实验研究了铜、硫、碳和砷等元素对氰化过程的影响,并在生产上对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取金银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复杂金精矿中金银的浸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晶  任金菊 《黄金》2008,29(4):38-41
对某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研究采用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降低了矿石中碳质矿物活性,抑制了碳质矿物对已溶金吸附,使金浸出率达88.49%,活性炭对金的吸附率为99.71%。预处理—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比直接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7.
从焙烧氰化尾渣中回收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光  李先恩 《黄金》2012,(8):41-42
通过试验提出一种从焙烧氰化尾渣中回收金、银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是将氰化尾渣加添加剂再磨至-400目含量大于95%,以除去矿样中的砷,并使氰化尾渣中脉石包裹的金、银暴露;然后用30%除杂剂加热浸取杂质,并除去金矿物表面的钝化膜。处理后的矿样采用氰化法进行浸取金、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焙砂氰化尾渣中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达到65.00%和41.49%。  相似文献   

8.
薛光  于永江 《黄金》2010,31(4):42-43
采用边磨边浸氰化工艺对山东某矿山的金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11(NaOH用量10kg/t),浸出液氰化钠质量分数为0.3%条件下,对金精矿进行边磨边浸4h(矿样细度-325目90%),可有效地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法相比,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4.8%,达到97.8%。  相似文献   

9.
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提高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光  任文生 《黄金》2006,27(2):33-35
进行了添加亚硫酸钠焙烧—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样中加入1%~3%亚硫酸钠进行焙烧。可使焙烧一氰化工艺金、银的浸出率分别提高2%和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镇沅某砷锑碳质金矿中砷的质量分数为0.75%, 锑的质量分数为1.53%, 碳的质量分数为4.08%, 金主要被硫化物包裹不易氰化浸出。金精矿直接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77.67%, 加入助剂焙烧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2.31%以内。若在氰化反应体系中加入2㎏ /t增浸剂后, 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7.63% ~ 93.22%, 金的氰化浸出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铜难处理金矿经酸性热压氧化后,铜基本被浸出进入溶液中,消除了铜对氰化过程的影响,而银在热压处理过程中易与生成的黄钾铁矾相结合,生成难处理的银铁矾[AgFe3(SO42(OH)6],在随后的常规氰化试验中,金回收率达99%以上,但银回收率不足10%。针对银回收率低的问题,系统考察了矿浆浓度、NaCN浓度、石灰用量、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氰化时间及炭密度等因素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85~90 ℃、矿浆浓度为40%、石灰用量为40 kg/t的条件下,对氧化渣进行碱性预处理,随后在NaCN用量为0.10%的条件下浸出8 h,银回收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85%),金浸出率也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含铜金矿石是重要金矿资源.含铜金矿石的细菌氧化作用导致硫化物溶解,铜呈硫酸铜形式被脱除.生物浸渣用氰化物提金获得较高的金回收率.采用焙烧氧化、酸浸脱铜、氰化提金的处理方法,也能使含铜金矿达到脱铜提金的效果.细菌预氧化处理含铜金矿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金矿是中国第一大金矿,属于低品位氧化金矿,随着开采标高的降低,金矿中的铜含量不断升高,给金矿堆浸、炭吸附和载金炭解吸—电积等工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详细考查了紫金山金矿的生产工艺,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剖析了含铜金矿堆浸过程中铜的行为,并对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提出了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尽量降低浸出液中的游离氰化物浓度,减少铜矿物的浸出,并增加喷淋液中铜氰络合物转化为氰化亚铜的量,降低含铜浸出堆浸—炭吸附体系的铜浓度,从而减小铜对金浸出和吸附的影响,降低氰化钠的用量,这对紫金山金矿堆浸和炭吸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含铜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时浸出,在浸出后期出现沉铜现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含铜氧化金矿开展高氰高碱综合回收金铜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细度-0.074mm占93.54%、氰化钠浓度1000mg/L、矿浆浓度40.00%、浸出时间48h、炭用量10g/L的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9.67%,炭金品位313.20g/t,铜品位1304.48g/t。炭浸贫液通过酸化法脱铜回收氰根,氰根回收率超过99%,同时铜以品位超过60%铜精矿回收。  相似文献   

16.
鑫汇金矿矿石为多金属硫化矿,有用元素为Au、Ag、Cu和Zn等,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有害元素C,并且随着井下开采深度的增加,矿石和精矿中的含碳量也逐渐增加。由于碳的劫金特性,金精矿中含碳量增多,导致浸出和洗涤效果差,氰渣品位偏高,氰化回收率较低。为了减少碳对氰化指标的影响,提高金的回收率,从2011年初开始,在实验室进行了“在浸出过程中添加碳抑制剂”的小型试验,在对大量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在浸出过程中添加碳酸钠能够抑制碳的劫金性能,有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从2011年6月开始进行工业试验,在氰化生产中添加碳酸钠,通过对比2011年6-12月的生产指标与2010年同期指标可以看出,氰渣品位同比降低了0.26 g/t,每年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155万元。  相似文献   

17.
铁帽型金矿石制粒堆浸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泥质金矿石金浸出率低的问题,对某铁帽型金矿石开展了制粒堆浸提金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这类含泥较多的铁帽型金矿石,采用制粒堆浸工艺,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金的浸出率由常规浸出法的33%提高到72%。  相似文献   

18.
薛光 《黄金》2002,23(12):32-35
提出了一个含铜金精矿加氯化钠焙烧(酸浸铜)-氰化浸出的工艺方法。对其工艺方法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加氯化钠焙烧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回收率。经不同类型矿样验证,银的浸出率提高30%以上,金和铜的浸出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云南某卡林型金矿石堆浸生物氧化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光  陈景河 《黄金》2012,33(1):45-47
云南某金矿矿石,含砷及吸附氰化已溶金碳质物和黏土矿物,金以超显微赋存于其他矿物中,属卡林型金矿石,直接氰化金的浸出率为3.17%-4.7%。采用堆浸生物氧化,经过6个月的预处理后,矿石中金的堆浸氰化浸出率可达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