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提高连铸机的作业率,缩短中间包周转时间,炼钢厂研制开发了单包连拉时间大于50h的干式工作衬。应用表明,高寿命中间包干式料烧结层薄、抗浸蚀、单包连拉时间长、操作简单,比用涂抹料年降成本近300万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中间包使用寿命和连拉炉数、降低耐材消耗,莱钢特钢厂采取了改进中间包砌筑工艺、应用干法振动成型式中间包、应用导流隔墙、改进LF脱氧工艺、提高电炉生产率、改进结晶器密封结构、应用中间包重接技术等多项措施,使吨钢耐材消耗降低7 57元,单包连拉炉数达到35炉。  相似文献   

3.
连铸矩形坯漏钢的原因是设备管理不到位,结晶器冷却水和二冷水控制不当、钢水过热度高、操作不当等。通过采取加强设备管理、严格操作规程、改进一冷和二冷系统、加强结晶器管理、实行低过热度浇注等措施后,漏钢事故大幅度减少,铸坯合格率达到99.9%,铸机生产率提高,单包连拉炉数达130炉。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采用气循环烧结法时,烧结料层吸入气体中的氧和水蒸气对烧结反应的影响。通过烧结杯试验,探讨了氧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烧结时间、成品率、烧结料层内温度被动等的影响。随差点及入含量的下降,烧结速度、烧结料层最高温度及成品率都下降。当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水分时,烧结料层内同温度下降。因为水分蒸发需要时间。同时,由于烧结料层表面热量减少,使料层内水冷凝区气流阻力增大,结速度也下降。如果在降低氧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韶冶ISP厚料层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产实践表明,厚料层烧结在提升烧结产能、改善烧结块质量以及处理混合矿和氧化物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5182合金罐盖料在纯拉伸生产过程出现的色差问题,本文系统研究罐盖料色差的产生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比分析了罐盖料在纯拉伸机列(简称纯拉)与拉弯矫直机列(简称拉矫)下的色差,并系统研究清洗介质、纯拉工艺和涂层工艺对色差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1 前言烧结机上不同横向位置的烧结料层的烧结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整个烧结时间内的任一指定时刻,这些条件都会产生波动。尤其在大型烧结机上,这些变化和波动较大。此外,烧结条件与烧结矿质量和成品率密切相关。因此,烧结条件达到均匀和稳定,不仅可以使烧结矿质量和成品率得到改善,而且可以提高烧结生产率。日本钢管公司京滨厂开发烧结料层加热方式控制系统,就是为了使烧结条件达到均匀和稳定。该系统已应用到扇岛1号烧结机(有效烧结面积=5m×90m=450m~2)上。它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是烧结料层横向加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中间包使用寿命,宣钢炼钢厂采用液压式连铸中间包快速更换定径水口技术,在3#R6m小方坯连铸机上11个中间包应用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均单包连浇最少79.91炉,平均连浇最短22.38h,钢水收得率由97.61%提高到97.75%,吨钢成本降低2.07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转炉投弹式终点不倒炉出钢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鞍钢第一炼钢厂100t转炉炼钢操作过程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投弹式终点不倒炉出钢技术对缩短熔炼时间、提高中低碳钢一次拉碳命中率、降低终点钢中氧含量及降低钢铁料消耗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韶冶ISP厚料层烧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产实践表明,厚料层烧结在提升烧结产能、改善烧结块质量以及处理混合矿和氧化物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连铸中间包采用快换机构,浇钢时间和包龄大幅度增加,对中间包工作衬和永久衬提出新的要求.与现有条件相结合,根据大包和中间包的工艺特点,对原用的中间包进行适应性改进.完全杜绝了中间包底大包钢流冲击点的穿漏事故;增加永久层厚度,减少工作层厚度,由自然侵蚀永久层相应位置,从而增加相应位置工作层厚度.经过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以很小的消耗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固体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研制成功与电炉炼钢配套使用的中间包工作层用镁质干式捣打料。实验讨论了结合剂、外加剂的用量对于式捣打料综合指标的影响。应用实验表明。该中间包干式捣打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中间包实际使用时间在48h以上)等优点。大幅度提高了中间包寿命。减少了中间包周转次数。  相似文献   

13.
张立峰  许中波 《钢铁》1997,32(10):15-18
针对国内某厂60t中间包浇注低碳铝镇静钢的多次试验数据,从理论上建立了浇注过程中中间包钢水氧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钢包渣中FeO及MnO含量,耐火材料SiO2含量,钢包到中间包钢水吸氮量,浇注时间,拉速,铸坯断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改进中间包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钢厂180 t RH精炼结束到45 t中间包浇铸过程中钢包衬、中间包涂料和覆盖剂等对MA超低碳钢水(≤0.005%C)增碳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浇铸第1炉增碳较大,增碳量5×10-6~10×10-6,其余炉次增碳量≤3×10-6。通过第1炉缓缓加入覆盖剂控制中间包液面波动,加Al2O3减少钢包渣线侵蚀,减少钢包砖衬、中间包涂料和覆盖剂游离碳含量,可使RH精炼终点-中间包浇铸过程中钢水增碳量≤3×10-6。  相似文献   

15.
碱性干式自流料在方坯连铸中间罐上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波  张洪涛  杨海滨 《中国冶金》2006,16(2):20-21,25
为适应高效连铸和开发新品种的需要,邯钢第三炼钢厂方坯连铸中间包工作层用碱性干式自流料取代了硅质绝热板。生产实践表明,它在提高中间包使用寿命、降低钢水消耗、减少夹杂废品量、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及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钢铁冶炼》2013,40(8):602-607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billet caster tundish lif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evance of the replacement of regularly used olivine–periclase based mixes by purer MgO containing dry vibe mass (DVM). After service, tundish working lining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MgO saturation of the adhering slag and working lin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infiltrated sla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undish working lining was penetrated and corroded by the molten slag for both DVM recipes. However, an increase in MgO content in the DVM exerted a chemical filtration to the molten slag, and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periclase dissolved into the slag, forming a saturated layer at the slag/refractory interface that resulted in the restriction of further slag penetration, probab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the slag viscosity.  相似文献   

17.
连铸板坯中夹杂物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济钢实际生产,通过在炼钢和连铸过程的各个阶段加入不同的示踪 剂及基成分含量变化情况,系统分析与深入研究了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来源、大小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耐火材料对钢水纯净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钢包、中间包衬层内示踪剂在浇铸过程中变化的试验分析,判断衬层耐火材料在钢水中的变化情况,分析每炉钢水对耐火材料的冲刷量及耐火材料对钢水纯净度的影响程度。从而提出减少耐火材料衬层对钢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石钢炼钢厂电炉工序碱性干式工作衬中间包的使用情况,中问包受侵蚀均匀,抗渣性能好,扣包容易,永久层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启东  钟凯  邵俊宁 《中国冶金》2019,29(12):19-24
为了研究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规律,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以及ParaMesh网格随移技术建立了考虑包衬侵蚀的钢包传热计算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包衬侵蚀对包衬及钢水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包衬侵蚀对包衬温度影响较大,在相邻两个修包周期内,包衬侵蚀造成渣线和包壁的包衬内部(工作层与永久层交界处)温差为14~114 K;包衬侵蚀导致包壳外表面温度升高,包壳向外散热增加,与此同时,包衬受侵蚀变薄,蓄热减少,两者同时作用导致包衬侵蚀对钢水温降影响不大,最高不超过1 K,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地忽略钢包侵蚀对钢水温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