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静态电器的电磁兼容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电磁兼容的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三要素,分析了静态电器中电磁兼容的基本技术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器电磁兼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器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高性能、高可靠、小型化、电子化、数字化、组合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及网络化,其核心是智能化和网络化。随着电器智能化的发展和应用,智能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从智能电器的概念及组成出发,阐述了在智能电器中应用电磁兼容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介绍了提高智能电器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稀疏向量技术在静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向量技术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采用稀疏向量法、基于因子表路径树的矩阵部分重新因子化法、快速前代/回代法等稀疏向量技术,充分利用了矩阵的稀疏性,避免了求解电力网络方程中的不必要计算,使静态安全分析程序的计算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对IEEE—118、IEEE-300算例系统的验算分析,表明了该算法能够显著地减少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5.
6.
7.
电磁兼容中的接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电磁兼容中的接地技术,包括接地的种类和目的、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的计算以及设备和系统的接地等,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8.
9.
讨论了电磁兼容中的隔离技术,包括磁电隔离、光电隔离、机电隔离、声电隔离和浮地技术,其目的在于安全运行和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清梳联流程中存在的电磁干扰,提出解决电磁干扰相应的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对电子设备间电磁兼容状况进行预测时,设备间距离往往很近,相互间很少存在直线照射的情况.干扰源发出的电磁波往往通过舰体表面爬行至被干扰设备,这就需要对干扰源发射的电磁波在被干扰设备处的绕射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分析被干扰设备的受干扰情况.利用几何绕射理论中的典型模型,建立了干扰源的绕射场分布模型.特别仿真了阵列天线的绕射场分布情况,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达到了预测效果.研究可为分析设备间的受干扰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SpaceWire总线是由欧空局提出的一种面向航天应用的通信技术.在航天领域,电磁兼容性是航天器研制所应达到的重要性能指标.鉴于航天应用中面临的严苛的工作环境以及狭小的工作空间,各仪器设备具有良好的EMC性能,是航天器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保障.首先简要介绍了SpaceWire总线特点;然后对其EMC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列出了EMC性能测试相关结果,结果表明按照本文要求设计的SpaceWire总线设备其电磁兼容性符合指标要求;最后在SpaceWire总线电缆改进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GJB 152A-97等电磁兼容(EMC)标准的规定,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ne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简称LISN)广泛用于多项EMC测试中,是目前重要的EMC测试设备之一.这里,简要介绍了LISN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以实际的EMC检测为例,阐述了LISN在EMC测试中的应用;说明了EMC测试中使用LISN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微机型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电力系统中电磁干扰的来源、传输途径入手,对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微机型产品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行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火工品无损测试仪的电磁兼容及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火工品发火实时检测过程中,由于电磁环境复杂,因此必须考虑电磁干扰(Eleetroman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问题.介绍了电火工品无损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并针对系统的电磁兼容(Electroman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问题,提出了提高兼容性的具体措施,包括感应线圈设计、电磁屏蔽、滤波技术、接地设计以及PCB设计.电磁兼容性测试证明,采用该方案及相关措施够能有效遏制电磁干扰,提高测量信号的质量,达到工程要求,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为火工品町靠性试验和评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的单片集成化是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电路的高度集成化有助于开发出高效率、高密度、高可靠性、体积小的、重量轻的优质电源。但是,电磁干扰问题的复杂性和潜在危害性却随之加剧。所以,电磁干扰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提高所设计产品的可靠性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危害,以无线电动钻充电电源为例,分析了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源存在的地方,进而介绍了针对确定的干扰源和耦合途径进行相应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获得满足电磁兼容性能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