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气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综述了大气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尤其是薄液膜下 的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Kelvin探针技术的应用,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EIS比较适合 于研究薄液膜下金属的腐蚀历程;Kelvin探头适合于研究金属表面的局部腐蚀.最后展望了 大气腐蚀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埋地管线表面剥离高绝缘性聚乙烯(PE)涂层下模拟缝隙实验装置,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阴极保护(CP)水平和环境气氛(CO2和O2)条件下剥离涂层下缝隙薄液电化学环境(电位和溶液pH值等)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剥离涂层下近中性pH环境存在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阴极保护水平和CO2分压条件下,剥离涂层下可出现近中性到高pH值各种薄液环境.高阴极保护电流使管表产生并维持高pH环境;大面积剥离、阴极保护屏蔽或缺失和CO2的缓冲作用可使剥离涂层下封存近中性pH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薄液环境;由剥离涂层下缝隙薄液pH值可判断剥离涂层下阴极保护有效性及其屏蔽程度.  相似文献   

3.
无机盐微粒沉积和大气腐蚀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Kelvin探头电位分布测量技术研究了无机盐微粒沉积在大气腐蚀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无机盐沉积诱发金属大气腐蚀的必要条件是环境相对湿度大于该无机盐与其饱和溶液平衡的相对湿度RHoss.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无机盐微粒能够吸收环境中的水汽,在金属表面形成了薄电解质液层并改变电极表面的电位分布为不均匀的火山型电位分布.峰电位Ep和谷电位Ev,会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而迅速变化,而金属基体电位EM不随环境湿度变化.增加干湿循环次数会增大峰电位Ep和谷电位Ev,的差值即腐蚀电动势,从而增大了大气腐蚀速度.无机盐颗粒沉积金属表面化学分布与电位分布密切相关.提出了无机盐颗粒沉积金属表面不均匀电位分布模型.说明了无机盐颗粒沉积诱发大气腐蚀过程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薄液层下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薄液层下金属腐蚀行为研究方法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薄液层下金属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大气腐蚀监测仪、微电极技术和Kelvin 探针参比电极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和主要优缺点.同时简要介绍了薄液层下金属腐蚀行为研究的关键实验技术,并展望了薄液层下金属腐蚀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Kelvin探针测量技术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elvin探针测量技术被引入到腐蚀研究领域后,成为研究薄液膜和有机涂层下金属腐蚀的有力电化学工具和手段.Kelvin探针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相结合产生出扫描Kelvin探针力显微镜,使Kelvin技术在材料研究和腐蚀领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本文简述了Kelvin 探针技术的测量原理和装置,重点综述了近十年来该技术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线性回归法进行Kelvin电位测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Kelvin电位,以克服交流信号在零振幅点附近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设计的Kelvin探针装置可进行薄液层下金属电极电位测量和在有、无涂层下金属表面电位分布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中涂层下金属的腐蚀和涂层的失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大气环境中腐蚀和涂层失效的机理,影响腐蚀失效的各种因素及研究方法和手段,展望了研究前景,老化和涂层下金属腐蚀是引起涂层失效两个重要的因素。老化为自由基机理,涂层下金属腐蚀为电化学反应机理。影响腐蚀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涂层性能,气体污染物,基体金属上可溶盐污染,基体金属表面状态和处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方法和光谱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中最主要的是电化学阻抗法,较新的是Kelvin扫描电极,光谱学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等。现代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并且倾向于使用原位在线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8.
金属涂装预处理新技术与涂层性能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评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硅烷化和原位磷化两种金属涂装预处理新技术和有机涂层金属体系腐蚀降解行为的现代研究方法(红外照相法、红外技术)的最新进展.此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有机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有望取代对环境具有危害的传统磷化和铬酸盐转化技术.红外照相技术可更直观地了解涂层下金属的腐蚀发展过程及腐蚀类型;结合SKP和SAM 两种技术能够更深入认识涂层金属发生腐蚀过程中腐蚀电位及腐蚀区域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工业连续热浸镀锌生产线上,沉没辊、轴承等部件受到锌液的强烈腐蚀.耐液锌腐蚀涂层能够保护其免受液锌腐蚀的破坏.现有的耐液锌腐蚀涂层如金属涂层、金属陶瓷涂层、氧化物陶瓷涂层等耐液锌腐蚀寿命短、材质脆、易脱落,无法为部件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回顾了液锌对铁基合金的腐蚀机理,综述了耐液锌腐蚀涂层的研究现状.同时,文章指出了发展新型涂层材料和制备技术是未来耐液锌腐蚀涂层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套管结晶器在保冷条件下由于采用常规的防腐涂层体系防腐效果不好,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分析了涂层损坏和金属表面腐蚀的原因.采用环氧富锌底漆与环氧玻璃鳞片的涂装体系,通过6年多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薄层液膜下金属电化学腐蚀电池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种研究金属在薄层液膜下电化学行为的三电极腐蚀电池.该电池在降低研究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IR的同时消除了参比电极中离子对薄层液膜的污染,并且易于操作.通过稳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电池在薄层液膜下和在大量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该电池适合研究金属在大气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对锌在薄层液膜下腐蚀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研究金属材料在薄层液膜下腐蚀的三电极电化学测量电池。Cl^-浓度的增大,促进了Zn在大量溶液中的阳极反应,降低了传递电阻和自腐蚀电位,从而导致腐蚀速率增大。在0.01mol/L的NaCl溶液中,随着液膜厚度的减小,传递电阻增大,腐蚀速度降低。在同浓度、不同电解质的大量溶液中,Na2SO4溶液对Zn的腐蚀最严重,其次是NaN03,腐蚀最轻的是NaCl;而在薄层液膜下,对Zn的腐蚀作用最明显的是NaCl;其次是Na2SO4;再次是NaN03,最轻的是Na2CO3。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critically evaluates the electrogravimetric curves measured on the thin metal (Fe, Ni, Al and Cu) film electrode/aqueous electrolyte system at our laboratory and elsewhere, to introduce how to apply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technique to the study of such interfacial reactions at electrode/electrolyte as corrosion, passivation and deposition of metals. From the electrogravimetric curve measured on various thin metal film electrode specimens simultaneously with steady state voltammogram, quasi-steady state or transient voltammogram,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metals have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在A3钢大气腐蚀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电化学法并结合XRD及SEM,研究了大于临界相对湿度条件下,CO2浓度对A3钢在薄层液膜下大气腐蚀的影响。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A3钢的大气腐蚀速率随CO2浓度的上升而增加。X射线衍射分析及SEM观察表明,金属表面腐蚀 产物中无碳酸盐生成;腐蚀产物在金属表面分为内、外双层结构,CO2在A3钢表面的吸附是不均匀的。故CO2对金属的大气腐蚀起着加速作用,腐蚀产物膜对金属的保护作用微弱,同时提出了CO  相似文献   

15.
NaCl和CO2对Zn在薄液膜下腐蚀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在85%RH(相对湿度)和NaCl存在的条件下,金属Zn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大气腐蚀动力学,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Zn在薄液膜下的大气腐蚀机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腐蚀产物进行形貌分析,阐述了腐蚀产物的保护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薄液膜下,NaCl的存在使金属  相似文献   

16.
The corrosion of tin under thin electrolyte layers containing chloride was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and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rate increases as the electrolyte layer thickness deceases in the initial stage. Moreover, the corrosion rate under the same electrolyte layer thickness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exposure time. In the later stage, the anodic processes under thin electrolyte layers of 50 and 100 μm are inhibited due to the difficult diffusion of dissolved metal ions. The corrosion products formed on tin surface are composed of stannous and stannic oxides and hydroxides.  相似文献   

17.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晶粒尺寸在400 nm左右微晶铝膜.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噪声技术研究了微晶铝在酸性氯化钠溶液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微晶铝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明显减小,维钝电流、点蚀击破电位显著升高;微晶化对纯铝点蚀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点蚀孕育速度增大,另一方面点蚀牛长速度降低,导致微晶化后纯铝的耐点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8.
设计研制了微 Ag/AgCl 复合电极和微 Cl~-选择性液膜复合电极,考察了这两种微复合电极作为传感器用于现场测量金属腐蚀体系表面二维方向微区cI~-浓度分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微 Ag/AgCl 和微 C1~-选择性液膜复合电极均可敏感检测金属表面微区C1~-浓度分布,是研究金属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Cl~-的微区行为及局部腐蚀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