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后数据的稀疏性降低、训练样本增多导致运算规模不断增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稀疏约束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的增量学习算法。该方法不仅考虑数据的几何信息,而且对系数矩阵进行稀疏约束,并将它们与增量学习相结合。算法在稀疏约束和图正则化的条件下利用上一步的分解结果参与迭代运算,在节省大量运算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解后数据的稀疏性。在ORL和PI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稀疏约束下非负矩阵分解的增量学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万良  蔡竞 《计算机科学》2014,41(8):241-244
非负矩阵分解(NMF)是一种有效的子空间降维方法。为了改善非负矩阵分解运算规模随训练样本增多而不断增大的现象,同时提高分解后数据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稀疏约束下非负矩阵分解的增量学习算法,该算法在稀疏约束的条件下利用前一次分解的结果参与迭代运算,在节省大量运算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解后数据的稀疏性。在ORL和CBC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算法降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杨亮东  杨志霞 《计算机应用》2019,39(5):1275-1281
针对鲁棒非负矩阵分解(RNMF)的运算规模随训练样本数量逐渐增多而不断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限制的增量式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对初始数据进行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然后,将其分解结果参与到后续迭代运算;最后,在对系数矩阵增加稀疏限制的情况下与增量式学习相结合,使目标函数值在迭代求解时下降地更快。该算法在节省运算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分解后数据的稀疏度。在数值实验中,将所提算法与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稀疏限制的鲁棒非负矩阵分解(RNMFSC)算法进行了比较。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运算时间和分解后数据的稀疏度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算法,并且还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尤其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当聚类类别数为3时该算法的聚类准确率达到了91.67%。  相似文献   

4.
孙静  蔡希彪  孙福明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834-2840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后数据的稀疏性降低、单一图像特征不能够很好地描述图像内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多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了少量已知样本的标签信息和稀疏约束,还对其进行了图正则化处理,而且将分解后的具有不同稀疏度的图像特征进行了融合,从而增强了算法的聚类性能和有效性。在Yale-32和COIL20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和稀疏性。  相似文献   

5.
矩阵分解算法是模式识别中一种常用的图像表示方法.针对传统的矩阵分解算法不能提取数据本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敏感的稀疏概念编码的图像表示算法.在基向量学习时,利用局部敏感鉴别分析方法提取样本的几何结构和判别信息,使得学习到的基更能体现数据的高层语义结构信息;然后对每个样本在基向量上进行稀疏表示学习,得到样本的表示系数;最后对样本进行表示与分类.在COIL20和ORL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矩阵分解算法相比,文中算法聚类的准确率和互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稀疏约束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姜伟  李宏  余霞国  杨炳儒 《计算机科学》2013,40(1):218-220,256
非负矩阵分解(NMF)是在矩阵非负约束下的一种局部特征提取算法。为了提高识别率,提出了稀疏约束图正则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数据的几何信息,而且对系数矩阵进行稀疏约束,并将它们整合于单个目标函数中。构造了一个有效的乘积更新算法,并且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在ORL和MIT-CBC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是基于子空间降维技术的无监督增量学习方法.文中将Fisher判别分析思想引入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中,提出基于Fisher判别分析的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利用初始样本训练的先验信息,通过索引矩阵对新增系数矩阵进行初始化赋值.然后,将增量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目标函数改进为批量式的增量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施加类间散度最大和类内散度最小的约束.最后,采用乘性迭代的方法计算分解后的因子矩阵.在ORL、Yale B和PIE等3个不同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NMF)相对稀疏或局部化描述原数据时导致的稀疏能力和程度比较弱的问题,提出了L1范数约束正交子空间非负矩阵分解方法.通过将L1范数约束引入到正交子空间非负矩阵分解的目标函数中,提升了分解结果的稀疏性.同时给出累乘迭代规则.在UCI、ORL和Yale三个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类效果以及稀疏表达方面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影梯度及下逼近方法的非负矩阵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军 《计算机工程》2012,38(3):200-202
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中,为提升基矩阵的稀疏表达能力,在不事先设定稀疏度的情形下,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梯度及下逼近方法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PGNMU。通过引入上界的约束条件,利用基于投影梯度的交替迭代方法提取基矩阵的重要特征并加以应用。在人脸数据库CBCL和ORL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进基矩阵的稀疏描述能力,且其识别率也优于已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学考  孙福明  李豪杰 《计算机科学》2015,42(7):280-284, 304
矩阵分解因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处理而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是一种在约束矩阵元素为非负的条件下进行的分解方法。利用少量已知样本的标注信息和大量未标注样本,并施加稀疏性约束,构造了一种新的算法——基于稀疏约束的半监督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推导了其有效的更新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在常见的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NMFS算法相对于NMF和CNMF等算法具有较好的稀疏性和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
非负矩阵分解(NMF)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图像表示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模式识别领域.针对NMF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算法,无法同时考虑样本类别信息和固有几何结构信息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正则化的受限非负矩阵分解(GRCNMF)的算法.该算法利用硬约束保持样本的类别信息,增强算法的鉴别能力,同时还利用近邻图来保持样本间固有的几何结构.通过在COIL20和ORL图像库中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GRCNMF优于其它几种算法,说明GRCNMF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姜小燕  孙福明  李豪杰 《计算机科学》2016,43(7):77-82, 105
非负矩阵分解是在矩阵非负约束下的分解算法。为了提高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约束和图正则化的半监督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低维非负分解时,既保持数据的几何结构,又利用已知样本的标签信息进行半监督学习,而且对基矩阵施加稀疏性约束,最后将它们整合于单个目标函数中。构造了一个有效的更新算法,并且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在多个人脸数据库上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NMF、GNMF、CNMF等算法,GCNMFS具有更好的聚类精度和稀疏性。  相似文献   

13.
非负矩阵分解是一种流行的数据表示方法,利用图正则化约束能有效地揭示数据之间的局部流形结构。为了更好地提取图像特征,给出了一种基于图正则化的稀疏判别非负矩阵分解算法(graph regularization sparse discriminan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GSDNMF-L2,1)。利用同类样本之间的稀疏线性表示来构建对应的图及权矩阵;以L2,1范数进行稀疏性约束;以最大间距准则为优化目标函数,利用数据集的标签信息来保持数据样本之间的流形结构和特征的判别性,并给出了算法的迭代更新规则。在若干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GSDNMF-L2,1在特征提取方面的分类精度优于各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4.
高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4):1588-1590
通过对投影非负矩阵分解(NMF)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的分析,针对NMF的特征提取存在无监督学习以及特征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了组合2DFLDA监督的非负矩阵分解和独立分量分析(SPGNMFICA)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样本进行投影梯度的非负矩阵分解,将得到的NMF子图像进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主要反映类间差异信息构建子空间;对子空间的向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得到独立分量特征空间;其次将样本在独立分量特征空间上进行投影;最后使用径向基网络对投影系数进行识别。通用人脸库ORL和YALE的识别实验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using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AIS) for face recognition. Inspired by face recognition ability in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this algorithm fus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holistic and partial facial features. The holistic facial features are extracted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hile the partial facial features are extracted by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with sparseness constraints (NMF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is then applied to enhance adaptability to illumination and express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used to select the fusion rules by minimizing the Bayesian error cost. The fusion rules are finally applied for face recogn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UMIST and ORL face databas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usion algorithm outperforms individual algorithm based on PCA or NM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