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焦炭质量预测线性方法的现状及不足,建立了共轭梯度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焦炭质量预测模型。该模型既能满足焦炭质量预测的非线性关系,又克服了神经网络收敛速度低、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模型的实例验证分析表明,共轭梯度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焦炭质量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了焦炭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焦炭质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并选取合理的焦炭质量指标及表示方法, 进行了实例分析和验证, 结果表明, 模型精度较高, 适用于焦炭质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张明慧  金凤 《煤矿机械》2012,33(8):257-259
BP算法基于梯度下降原理是一种局部寻优算法,在变压器故障诊断应用中网络学习过程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遗传算法(GA)具有并行计算的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搜索过程收敛于局部最优解。将二者结合起来,由GA寻找最优的BP神经网络权值与相应节点的阈值。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既能快速收敛,又能大大提高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的能力,改善了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原料煤的变质程度、黏结性指标和矿物质含量等性质以及炼焦温度、结焦时间等工艺条件在炼焦过程中对焦炭质量产生的影响,总结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对基于回归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等智能算法的预测模型以及改进后预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最后对焦炭预测模型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杨建国  赵虹  岑可法 《煤炭学报》2006,31(2):211-214
采用遗传算法(GA)对BP神经网络(结构和初始权值、阈值)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影响煤粉着火温度预测的主要煤质指标(Mad,Aad,Vad,Oad),建立了优化的煤粉着火温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20个校验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9%,均方差为59.29,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矿山瓦斯突出与爆炸事故的预测预报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入BP神经网络的拟牛顿(Newton)优化算法,在保留空间实体相关和多种分布并存的前提下,讨论了建立拟牛顿优化算法BP神经网络瓦斯灾害预测预报模型的数学模型设计、网络结构设计和程序设计3个部分,并以济宁二号井为实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快速、预测精度高,能够较好地模拟矿山瓦斯突出与爆炸事故特征,对瓦斯灾害作出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湖南土朱矿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及瓦斯放散初速度为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利用MATLAB软件,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适合土朱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际检验,确定了模型的可行性,为指导土朱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10):284-286
介绍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合理的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诊断训练,分析神经网络存在的局部最优解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分别对原始的BP神经网络和改进后的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地层可钻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BP网络模型预测地层可钻性的新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模型的参数,避免了BP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预测速度和精度。结合钻探实例,利用测井资料和地层可钻性级别的关系建立了可钻性级别实时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传统的BP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BP网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选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遗传算法(GA)及BP神经网络(NN)的理论基础,提出了GA与NN结合的主要方式和步骤。讨论了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建模思路,主要针对矿石可选性预测、选矿生产指标预报问题,建立相应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论述了选矿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GA-BP神经网络的设计。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阳俊  曾维伟 《矿冶工程》2022,42(2):42-45
为了提高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准确性,选择上覆岩层弹性模量、泊松比、内聚力、内摩擦角、开采深度、采高、矿体倾角和采场尺寸共8项影响采空区沉降的指标进行研究,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了GA-BP神经网络采空区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对采空区地表沉降趋势初步预测与分析。模型解算结果表明,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拟合性能和收敛速度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崔双平 《金属矿山》1998,(11):36-38
针对太钢尖山铁矿铁精矿品位仅为64%左右、SiO2含量高于9.0%等问题,提出了预测和控制精矿质量,建立质量控制模型的必要性;所采用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很好地解决了精矿质量的控制,为矿山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瓦斯浓度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将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结合的预测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能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的优点,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建立GA—BP混合算法模型预测瓦斯浓度。实验结果表明,GA—BP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贾林刚 《煤矿开采》2008,13(1):15-17
简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建立了时间序列BP网络模型,并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经过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回归分析,证明了该网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可作为一种预测方法对地表沉降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瓦斯预测模型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矿井瓦斯涌出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经研究表明,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含量、煤层间距、日进度及日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的主要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理论,分别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兼顾了多元回归分析的非线性特性和神经网络的时序特性,通过具体的实例研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有较高的拟合度,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动力煤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动力煤质量评价方法,阐述了基本原理和算法步骤。利用BP算法对训练样本进行学习,确定评价模型,进而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评价样本进行评价,并与模糊评判结果对比,得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线性聚能装药爆破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且各因素的影响多是非线性的,而且非常复杂,其中药型罩结构的优化设计一直是重点。为了探索有效的药型罩优化方法,本研究对楔形罩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方案,利用ANSYS/LS-DYNA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结果,再以结构参数和最大射流速度分别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训练,并将预测值作为适应度,结合遗传算法对药型罩进行最优结构药型罩参数和最优最大射流速度搜索。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结合正交试验法和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优点,快速精确地进行药型罩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刘春梅 《煤炭技术》2012,31(4):247-249
焦炭的质量对高炉冶炼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焦炭质量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算法,文中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建立过程和实现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在进行模型处理的时候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非线性问题的模拟能力,构建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在100组不同类型的焦炭质量预测分析中,质量预测的精度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19.
针对炼焦行业亟待解决的降低成本、提高焦炭质量的问题,提出了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焦炭质量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在分析了影响焦炭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配合煤煤质和焦炭质量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选取合理的焦炭质量指标及表示方法,建立了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焦炭质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煤矿机械》2017,(12):133-135
针对磨料水射流抛光质量与各工艺参数间,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建模的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磨料水射流抛光BP神经网络模型。以磨料水射流抛光铝合金轮毂为例,在考虑磨料浓度、入射角度、射流压力、靶距、横移速度5个工艺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正交实验收集27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F检验,获得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的强弱,从而确定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为磨料浓度、靶距、横移速度与表面粗糙度,输出参数入射角度、射流压力,并将样本数据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检测。在网络模型预测的入射角度与射流压力下进行抛光实验,测得铝合金轮毂表面粗糙度的实际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最小为0.92%,最大为2.89%。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入射角度与射流压力,实现对抛光质量的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