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氢储能可以储存多余能量,解决光伏系统中的弃光问题。介绍了一种光伏-储氢耦合发电系统:使用蓄电池进行短期存储,使用氢存储设备进行长期存储。利用TRNSYS软件对光伏储氢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模型选择和仿真分析,验证了光伏电站与氢储能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各类能源开发,能源技术的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为了更好地匹配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现有问题,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储能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储能技术在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化石能源价格日益走高、排放物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现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各个国家的政策重点.在分析光伏发电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光伏发电市场的现实情况,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光伏发电的各个变量进行模拟仿真,确定其影响系数,为提高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由于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点,光伏发电的装机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分布和光伏发电的现状,探讨了光伏发电的优缺点,并对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实例综述了太阳能发电(包括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原理、产业基础以及我国光伏发电的现状;结合国情,对我国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及市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暂态稳定性差的问题,在PSCAD/EMTDC环境中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三相短路故障和光照强度跃变等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响应特性.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建立由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模块、升压电路和三相并网逆变器等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光伏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电压以及电流的暂态特性,结果表明逆变器输出功率和电流会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平滑地改变,短路故障则会引起电压跌落和瞬态过电流.  相似文献   

7.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连接线,方便维护,提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连接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光伏发电智能防雷汇流箱装置.在光伏防雷汇流箱里配置了光伏专用直流防雷模块、直流熔断器和断路器、防反二极管等.实践表明:内置光伏汇流采集装置可用于监测光电池阵列中电池板运行状态、光电池电流测量、防雷器状态采集、直流断路器状态采集等,并把测量和采集到的数据和设备状态上传,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挥最大功效.最后阐述了光伏发电智能防雷汇流箱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接入容量,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光伏发电及并网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设计了相关的实验系统.系统中关键设备为并网变流器,结合各项实验的原理利用该设备进行了MPPT、低电压穿越等实验,符合国际相关规定及我国并网技术规范要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光伏发电实验系统理论可行,实际硬件设计可以满足各项相关的常规光伏并网实验,可以通过本系统针对光伏池板电压功率特性、光伏并网变流器三相PWM控制、电网波动时控制策略等多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寻求改进方法,使所设计的实验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0.
面对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因其突出的优点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推广.而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仅仅出现在少数示范建筑设计当中,推广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对建设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情况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同时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多种因素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影响的前提下,建立适合确定性影响因素和多种随机性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数学模型.然后编写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的可执行程序,进行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适用于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太阳辐射变化与电网负荷波动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电网有可能在负荷高峰期更多地使用光伏电力以替代传统煤电,而成本的下降将使光伏发电首先在提供峰荷电力时具备经济性。本文利用某区域电网的年太阳辐射和电网负荷统计数据,在不设置储能环节,以及不降低基荷机组上网电量的条件下,确定电网能够容纳的光伏发电量以及对应的成本。结果显示,当光伏电力利用率从100%降为95%,单位光伏电力成本增加4.8%,电网光伏电力占比从3%提高到7%。不采用储能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具有显著的并网潜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学规划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优化数学模型,可应用于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优化与评估分析.基于该模型,以上海地区办公楼、宾馆、医院、商场等4类典型公共建筑为例,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的经济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上述4类建筑中均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的支持;如果每度电的补贴降低到0.1元/k Wh,则投资回收期将增加1倍.  相似文献   

14.
着眼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我国居住建筑中采用的良好发展前景,以我国北方城市宝鸡特定的自然条件及陕西省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为背景,选择内部收益率为主要分析指标,居民用电量、光伏系统单位造价以及贷款模式作为投资收益影响因素,采用SAM软件为研究工具,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敏感性分析和财务杠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居住建筑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补贴的前提下,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价值,但其盈利水平受到居民用电需求、系统构建成本、贷款利率、贷款比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光伏系统的发电特性以及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取代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的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在小样本的机器学习中有着优异的性能.用某一天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集,首先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然后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样本集进行训练和发电功率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光伏发电因其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的特点,随着新能源技术高速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与传统交流系统在系统结构和运行特性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所用变压器的特性也与传统变压器特性大不相同.文中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下变压器励磁涌流特性,并理论推导了励磁涌流的表达式,以某光伏电站66 kV升压变压器参数建立模型,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建模并针对影响励磁涌流的因素将光伏发电系统下变压器励磁涌流特性和传统交流系统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变压器励磁涌流特性和传统交流系统下励磁涌流特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伏发电模块输出电压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来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并联型调节装置.在光伏发电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该装置可以快速抑制光伏发电模块的电压波动,使得光伏发电模块只需向负载提供预先设定的单位功率因数的恒定有功功率;该装置还可以在光伏发电模块发生短时供电中断时充当UPS电源,短时间内向负载提供全部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改善光伏发电模块输出电压,提高电能质量,增强负载用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型石油及石化集团BP集团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的1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深圳成功投入运行,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亚洲总装机容量第一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同时,该系统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发展推动着科技发展,分布式发电是一项全新的发电技术,使用分布式发电技术时能够有效减少资金的支出,还能有效保护环境.所以本篇文章就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高效充电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功率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放电脉冲的3阶段充电方法.该方法通过放电脉冲控制铅酸蓄电池的自放电,以增大铅酸蓄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使铅酸蓄电池能够完全吸收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的电能,提高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充电效率.该方法结合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协调铅酸蓄电池与光伏电池组件之间的工作关系,提高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根据这一思路设计具有高充电效率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器.与传统控制器相比,它不仅提高了光伏电池组件的利用率,加快了对蓄电池的充电,而且可以保护蓄电池并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