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万莉 《时代建筑》2023,(2):130-137
作者以米思建筑新近完成的山水柴院为讨论对象,指出建筑师在“普通乡村”中实践时的双重考虑,即对空间、材料、建造等建筑学本体议题的关照,以及建筑师如何作为一个协调者,令建筑能够获得更大的能动性。文章认为米思建筑从“基本”出发,从而致力于在更大的语境中对建筑学之内与外的挑战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技术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关系成为了建筑发展的重要议题,我们需要重新关注身体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以身体为线索梳理建筑环境调控对气候、对健康的回应,文章分析生理学、热力学与建筑学的相互影响,从而在多元建筑史中提供对环境调控的一种理解。文章探讨了身体作为环境调控主体参与建构的可能性,为建筑学回应当今的环境议题提供一种面向历史和未来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时代建筑》2014,(6):34-39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图景里,观念的话语被不断地“叙述”和“重构”。反思80年代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文章以建筑专业期刊文献的话语生产为线索,围绕80年代建筑学科内部讨论较多、论争活跃、话语生产密集的事件主题,聚焦建筑媒体对重要学术会议的主题、决议与论争和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想的热点议题两个方面的报道,归纳和分析建筑专业期刊的文本话语,以此呈现当时的热点议题及其论争下学科内外的学术景观和中国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窦平平 《时代建筑》2015,(2):83-85,75,82
文章围绕三个议题,就当代建筑学语境下的蚕室建筑与9位观展嘉宾进行了讨论:如何看待蚕室建筑;蚕室建筑涉及建筑学本体的哪些问题;蚕室建筑对当代建筑实践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研讨嘉宾为冯果川、冯路、傅筱、郭屹民、李兴钢、刘克成、张雷、周凌、庄慎。  相似文献   

5.
寿焘  刘芳  程啸 《建筑师》2022,(3):102-112
既往建筑学中对装饰的讨论多侧重其表层文化意义与符号象征等视角,有将其与建筑本体割裂的倾向。本文 将建构视野融入装饰议题,以徽州民居这一中国乡土建筑经典样本为载体,通过类型学图解方法,从形式表征、建 造表达和空间表意三个核心维度剖析民居装饰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建构规律与秩序,以匡正建筑学本体语境中对装 饰的理解偏差,揭示其内在建构逻辑,为当下乡村建设和民居保护再生提供理论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筑类学科作为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而常用常新的重要工程学科,由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物理和更加广义的学科交叉方向共同构成。本文从未来中国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出发,系统整理和收集了近十年的中外权威学术期刊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数据集,探讨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建筑物理学科的关键研究领域及其演进脉络,进而建构了学科发展地貌图,对建筑类学科的“学科高地”“学科热点”“学科前沿”“学科洼地”“学科边缘”作出研判。基于建筑类学科的内核式交叉、外延式创新等发展趋势,探讨了建筑类学科的几大热点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当下,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理论学者将“大气”引入建筑讨论中,这意味着一种越发全面的环境视野,是对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探索。文章以建筑学中的“大气”话语为线索,追溯了1960年以来的环境批判性建筑理论与实践。建筑学中的大气话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探讨,分别是大气作为建筑的环境、建筑的氛围、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研究的媒介。文章从“物质技术与感官心理”和“材料实践与理论架构”这两组维度,对照性地梳理了以上四个阶段之间的理论演变,最后提出了回应生态危机的建筑研究新领域―“大气建筑学”。  相似文献   

9.
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学界的一项热点议题,但仍缺乏对其发展历程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因此,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将20世纪30年代以来轻质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设计、实践与研究成果进行纵向梳理与并置对比,进而归纳其发展的三个维度—建构效率、空间适应、性能表现,并加以讨论,最后得出轻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当回归建筑本体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思想图景里,观念的话语被不断地"叙述"和"重构"。反思80年代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文章以建筑专业期刊文献的话语生产为线索,围绕80年代建筑学科内部讨论较多、论争活跃、话语生产密集的事件主题,聚焦建筑媒体对重要学术会议的主题、决议与论争和建筑理论与创作思想的热点议题两个方面的报道.归纳和分析建筑专业期刊的文本话语,以此呈现当时的热点议题及其论争下学科内外的学术景观和中国80年代建筑观念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生土建筑的研究日趋热门,已经从孤立实践变成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多数研究以文化历史视角和生态技术视角不同,本文基于建构的视角将生土建筑拉回建筑学本体的建造讨论,区分出砌筑土坯、版筑夯土、塑性泥作三种建构模式,并引介哈桑·法赛、马丁·劳奇和安娜·赫林格尔三位实践者的作品对应三种建构逻辑,希望以此厘清生土建筑的建造议题。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不应以“漂绿”以及技术的杂汇集成为唯一取向,而应立足于当地的气候与文化,基于能量流动与热力学原理,在建筑学的能量议程下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开拓一条基于建筑学本体的路径图。文章始于能量与热力学建筑的前沿议题,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提出能量形式化的几个策略来展现绿色建筑进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形态不断迭代变幻、建筑思想日趋多元跨界、行业面临转型沉淀的社会条件下,建筑学视野下的未来性讨论尤其应当回归建筑自主性的学科脉络,重拾契合时代精神的建筑学未来话语。文章从乌托邦、反乌托邦与进托邦三个方面的价值与争议为当代建筑学未来性议题进行认识论层面的解读与思辨。  相似文献   

14.
史永高 《建筑师》2013,(1):41-44
“半工业化”不仅是社会在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生产性特征,还是实践意义上的建筑学的一种内在实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王澍和朱竞翔的建筑的分析中,重点揭示了这一状况和实质赋予建构学的可能及其提出的挑战。指出作为一种外部条件,“半工业化”鼓励和邀请了多重身体的置入与存留。作为建筑学的一种内在实质,它也使以材料和建造为核心的建构与广义的地形学不可分离。在今天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这种身体与地形要素的介入,则可能促使长期以来聚焦于本体与再现问题而相对孤立自足的建构学,更能接续“地气”,进入“世界”。  相似文献   

15.
邱永明  潘永刚 《城市建筑》2023,(19):157-161
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的某种隐性的建构秩序,探索建构背后的建筑精神。讨论路易斯·康在建筑实践中追问“建筑存在的立足点”,探究建筑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探讨其整合建筑空间存在的意义,以及一系列对建筑存在的相关因素的本质追寻与呈现的建筑活动。发掘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对我国建筑实践的意义,有助于建筑师在当下思潮泛滥的建筑学语境中把握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岩     
教学、实践与理论 建筑师站在何处去着手做设计,是为立场.我想我们的立场是对建筑学本体问题的探讨作为出发点的.我们所说的建筑学本体问题,它是建筑学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存在的特有要素.这些要素与时间、空间、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建筑结构与技术、建造材料与建构等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地块及地块格局是城市与建筑之间重要的转化环节,也是城市建筑学研究和实践中探讨的关键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不同类型案例中实践问题、研究议题、知识生产和应用检验的过程梳理,呈现作者团队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关于地块格局的研究状态,并提出研究作为设计实践与知识建构融合路径的讨论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发展局限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解析"数字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涛 《新建筑》2008,(3):13-16
从分析“数字建筑”概念语境出发,讨论了“数字建筑”概念内涵和内容架构,数字建筑的理论建构,建筑学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设计》2016,(8):24-27
城市与建筑·地域性 李翔宁:南沙原创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是一个特殊的样本.很多建筑师更专注于建筑本体的设计,多从建构、材料、空间等更核心的建筑学角度进行创作,而南沙原创选择的角度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用“模糊的边界”来形容非常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