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婕  曾诚 《人民长江》2008,39(6):88-91
结合国内外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经验,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理以及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湖泊时要注意的问题.对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营养盐的机理,影响去除水中氮、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但腐烂的植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水生植物还具有吸收重金属、抑制藻类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分别对水生植物的这些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白洋淀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在所选实验水域建立由不同类型的食物链组成的围隔生态系统。从2010年8月份到10月份每周采样一次,共8次,测定水体中的pH、溶解氧(DO)、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氨氮、总磷(TP)、叶绿素a的浓度,研究围隔生态系统对于水质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初期围隔内水质明显好转,富营养化程度降低。在各个实验组中金鱼藻组对于水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对SD、DO、CODMn、TP、TN、NH 4+-N、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改变率分别达到192%、204%、73.8%、21.3%、56.0%、75.0%、28.6%,使水体的富营养化指数减低为初始值的74%。  相似文献   

3.
针对景观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差、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过度生长等现状,课题组通过新型微生物复合菌剂、增强型锁磷剂的研制,对微生物、化学、水生植物复合净化技术进行集成,开展了水质净化及控制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分为小试试验、生产性试验和示范工程三个阶段,实现了Ⅴ类水体的控制目标,复合技术通过兼顾三种技术的空间和时间效果,取长补短,实现水体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为景观湖泊、河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南通中央创新区规划为一个独立水系,为使补水水源达到水生态系统对水质的需求,首先对整个水系进行净化功能分区,然后在各分区内根据河道的不同功能定位,分别应用生态清淤、种植水生植物、水投放生动物、生态拦截网+微生物强化等措施。文章通过对整个水系的污染物负荷和削减量计算,构建生态系统,近期针对TN、TP的削减量不足,需采取污染源控制等措施;远期能有效控制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5.
流域景观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时空之中,梯级水电站建设引起的景观生态系统演变是水电开发累积环境影响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分析了典型水电工程影响区不同时间段景观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水电站在开发前、施工期与蓄水后三个不同时期,区域多项景观生态指数均保持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长期来看,水电站建设不会使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质量等级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水电梯级开发对乌江流域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江流域(贵州境内)景观生态系统为对象,在GIS支持下,应用缓冲区分析法,研究了水电梯级开发前后流域景观结构的梯度变化以及水电梯级开发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缓冲距离内植被类型呈梯度变化;水电梯级开发对灌丛和农田的影响较大;水电梯级开发使缓冲距离500~2000 m范围内景观格局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7.
龙子湖为平原浅水型新建人工湖泊,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水体富营养化。结合其现状及集雨区的污染特征,通过水生植物群落、大型底栖生物群落、鱼类群落及净化辅助工程等人为引导水体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清水型生态系统转变,从而提高龙子湖水体自净能力,并对构建过程中水质进行跟踪监测,根据数据分析龙子湖水质指标达到IV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的波动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态进行调整,正趋于自然界本应有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防治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转化功能,降低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并提出了水生植物生态工程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之产生的径流污染、洪涝灾害以及雨水资源化要求等雨水问题已引起重视.介绍了低影响雨水管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设计方法.分别从低影响开发的原理、综合管理措施和低影响开发场地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设计程序进行了分析,低影响雨水管理的城市生态系统可保护城市自然水循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下微生态系统构建及水体净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试验条件下,选用水生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细叶蜈蚣草(Egeria najas)、长叶九冠(Echinodorus uruguayensis)和水生动物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组合构建稳定的水下微生态系统,探讨不同水生植物配置模式下各系统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水生植物在中度营养底泥和劣Ⅴ类水体中正常生长且成活率达到100%,水生动植物组合系统稳定后以营养盐为主的水质指标值有所下降;净化效果最好的是3号系统(以苦草为主),各处理组系统对水体DO和p H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对氮素营养(TN、NH_4~+-N、NO_3~--N、NO_2~--N)和TP表现出较强的去除能力(p0.05),试验最终3号系统对TN去除率达78.29%,对TP的去除率达到92.63%;和对TP的去除一样,整个试验过程中系统对COD_(Cr)去除率一直是3号2号1号0号系统,3号系统对COD_(Cr)的最终去除率为82.03%。综上,以水生植物为主导,与水生动物形成组合且采用不同的配置模式构成稳定水生态系统符合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理念,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集成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泰山山多高,水多高。山中高崖深谷,常见细流潺潺。涓涓细流汇成了泰山之阳的两条河,一曰奈河,一曰梳洗河,二者构成了泰山诸多的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3.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流域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进行管理,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指出在目前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人工调控机制。对照人体的各个功能器官,构造出具有类似功能的管理模块,健全了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特殊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社会经济、人类、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如何评价河流生态状况正成为水利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涵义和开展河流健康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评价了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法之间的优缺点与发展历程,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发展方向和亟待开展的工作。认为今后的重点是开展流域尺度上不同时期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基于遥感、GIS、GPS新技术的河流健康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定义、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研究现状、水生植物在水体修复过程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植物选型和群落配置、温度、透明度、污染物浓度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概述国内外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和组成,辨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内涵,阐述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从水文水动力、生物生态、生物地球化学、社会服务四大过程出发,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分类体系,具体包括调节、支持、信息和承载功能,实现了河流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服务和产品的有机衔接,为功能评价指标的构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水土保持生态系统的产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该系统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景观格局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Rapport提出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VOR)理论,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滦河流域的4个市为例,采用综合参数评价模型评价了2008年各市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承德市生态系统属于一级很健康,秦皇岛属于二级健康,唐山市属于三级亚健康,锡林郭勒属于四级不健康。锡林郭勒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而唐山市是由于过度城市化与沿海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产生、发展、内涵,梳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几种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包括生物监测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剖析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借鉴环境质量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领域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时空尺度更为完善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并总结了目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健康内涵和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时空尺度结合、关键性指标的阈值和数据精炼等,认为结合遥感、GIS以及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定量技术,建立多尺度互为耦合的模型,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