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举办一场有关现代景观艺术巨匠——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世界观的展览。此次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现勒·柯布西耶的著名建筑类作品,还着重探索他如何将这些作品从纯粹的图纸——转换成现实的建筑。通过展现勒·柯布西耶事业早期一系列的水彩画、图纸以及照片,策展人Jean-Louis Cohen希望带领人们深入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旅程,了解他的创作历程,揭示他如何在探索这个世界的同时,依靠其敏锐观察力从设计旅程中获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许林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20-121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在欧洲确立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城市规划设计对现在新建城市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反对只为富裕阶层设计住宅,主张为广大民众设计住宅使他和其他设计师显得尤为不同。  相似文献   

3.
邹颖  徐欣 《世界建筑》2006,(11):118-121
本文从建筑的秩序,技术、结构和形式,以及平面与空间3个角度出发,以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观点对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两位旗手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创作进行了类比与对比,并由此认为,现代建筑浪潮与其说是与传统的决裂,不如说是在对传统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而柯布西耶和密斯的名字之所以排在无数同时代建筑师的前列,正是因为他们对古典建筑学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将其中的精华经过发展并和他们自己的新思想结合后融入他们时代的建筑当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柯布西耶的"小屋"告诉人们,设计是来源于自然、又应用于自然的理念和生命有机体的再创造。"小屋"让人们思考一个人一生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西里.  维龙华 《华中建筑》1992,10(3):68-72,34
对勒·柯布西埃建筑作品的介绍均着重于其独特的造型、空间特征方面,而对他作品中结构的作用则少有论述。而事实上,结构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选择了一些工程实例来说明建筑与结构两者在其作品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劼 《华中建筑》2003,21(5):54-57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地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刁游 《建筑技艺》2022,(S1):226-229
通过解读柯布西耶建筑中视知觉呈现的不同策略,将之归纳为一个线索:通过制造“重叠,冲突与矛盾”来引发“思考”。以该线索审视王澍的建筑作品,发现其暗含的思维相似性,从而提供解读王澍建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勒·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建筑界杰出的人物.通过探讨柯布西耶的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找寻其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解其深层的观念、精神实质及其突出的创作与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2)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与他的绘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他的很多建筑作品当中都能够体现出绘画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因此,绘画产生了对其后来建筑设计的影响,从绘画的视角来剖析建筑,寻找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0.
机器,建筑——柯布西耶是如何思考建筑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明 《建筑师》2007,(6):15-22
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文本及作品的解读,着重疏理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者的柯布西耶的建筑思考之路,并试图分析其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当今的建筑学思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预制化建造是法国一战战后快速和经济性重建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佩雷和柯布西耶的"预制"观念,揭示"建造"思考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钢筋混凝土建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创作》2008,(12):12-12
因: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建筑是体块在阳光下精湛的、正确而出色的表演。”  相似文献   

13.
勒·柯布西耶的“新精神”和“纯粹主义”思想贯穿其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而他对于生活中的体育元素的独特理解成为促生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原则的缘由之一,并体现在他从早期的小型居住建筑直到后期的大型居住综合体的实践中.本文对上述要素于相关设计实践中的呈现进行解读,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柯布西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因: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建筑是体块在阳光下精湛的、正确而出色的表演。”  相似文献   

15.
魏彤岳  田野  杨军 《规划师》2011,27(Z1):183-187
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是柯布西耶“现代城市”理论下的实践典范,拥有众多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在高原建都,具有简洁的“十”字结构和“飞机”形布局,具有结合了公共空间组织功能和城市象征性意义的绿色中轴线,打造了以邻里单位模式组成的理想住区模式——“超级小区”,构筑了众多“新建筑”式的高原地标建筑.同时,巴西利亚也遭受着众多“...  相似文献   

16.
王验阳 《新建筑》2014,(2):8-13
以勒·柯布西耶的名著Veune Architecture在国内外不同版本的比较为线索,通过对该书文本的再阅读,讨论了勒·柯布西耶这部具有现代建筑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的思想内涵,同时对我国建筑学界基于1927年英文译本而形成的译名《走向新建筑》的得失进行分析,阐述了对这部已在中文建筑学语境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的书名进行重新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将空间、形式、结构及理念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建筑作品能够充分揭示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等之间的联系。本文分析1910~1929年间柯布西耶早期的住宅作品,从结构方面剖析新建筑五项原则形成的历程及背景,透视柯布西耶不为人熟悉的一面,即自始至终对结构关注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8.
金秋野 《华中建筑》2006,24(2):43-44
该文通过纪念勒·柯布西耶逝世40周年,指出在当今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更加全面地重新认识柯布西耶的可能性、意义和途径,并指出柯布西耶的建筑的真情感属性,正是他的作品超越时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走向新建筑     
<正>走向新建筑——这五字标题,在建筑学界人尽皆知,皆因柯布西耶那本影响极大的著作《走向新建筑》。至2013年秋,此书出版90周年之际,《新建筑》杂志在武汉组织了创刊30年纪念会暨"走向新建筑"学术论坛。《新建筑》杂志以此为旗帜设坛开讲,不仅因其与"新建筑"之名的契合,更是希望引发对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建筑之"新"路的关注,既有对现代建筑史的回眸,也有对新建筑未来走向的前瞻。还记得1987年,其时恰逢勒·柯布西耶百年诞辰,《新建筑》杂志社首次以"走向新建筑"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论坛。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二元对立意识形态尚存的背景下,纪念一位西方建筑大师无疑具有突破性意义。那次论坛聚集了中外一批年富力强的建筑学者和一线建筑师,如戴复东、罗小未、陈志华、邹德侬、黄康宇、黄兰谷、布正伟、向欣然、项秉仁等  相似文献   

20.
袁涛 《华中建筑》2011,29(5):53-58
该文以柯布西耶建筑实践中窗的设计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他不同时期设计实践的比较分析,试图呈现一条基于"窗框"的观察视角与演变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